我国海洋二号B卫星成功发射!有什么作用?没想到用处这么大!

自7年前成功发射海洋二号A星之后,10月25日,海洋二号B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开启了世界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建设的新征程。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业务化观测能力,提高我国海洋预报与监测预警水平和海洋防灾减灾与海上突发事件响应能力,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新时代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建设。

随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不断前行,卫星的发展趋势逐渐从原有的功能单一化向多功能集成化转变,但实现起来却步履维艰。以海洋二号B星为例,六大载荷的存在让卫星的工作频率跨越8个波段,天线数量国内最多,电磁环境十分复杂。

专家介绍,海洋二号B星在A星的基础上新增了船舶识别和数据收集分系统,实现了六大有效载荷的完美融合,它不仅能对海面高度、风场、温度等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精准观测,还有了两项“副业”——具备对全球船舶自动识别以及接收、存贮和转发我国近海及其他海域的浮标测量数据的能力。

我国海洋二号B卫星成功发射!有什么作用?没想到用处这么大!


为实现载荷彼此间的“和谐共处”,航天五院海洋二号卫星研制团队在测试方法上进行了系统规划,从整星总装、分系统、载荷、单机以及电缆包覆等层面做了针对性处理,使得各个载荷互不影响,能够正常的收发信号。

一星多用,一专多能。对于未来卫星的多功能集成化发展,海洋二号B星无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为微波遥感卫星,海洋二号B星的优势在于其不受天气、光照等客观条件的干扰,能够提供全天时、全天候的不间断服务。

这颗卫星就像一台飘在太空中的手机,随时随地保持着开机状态,且设计寿命长达5年,为了保证卫星长期稳定在轨运行,海洋二号B星做了优化设计,并通过大量地面验证试验和关键环节冗余设计优化,给卫星在轨上了“双保险”。

我国海洋二号B卫星成功发射!有什么作用?没想到用处这么大!


海洋二号卫星的雷达高度计和扫描微波辐射计能够识别出大洋中的锋面和中尺度涡,可以用来探测大洋渔场。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及微波辐射计还可为大洋捕鱼提供渔场气象保障。

海洋二号B星安装的微波辐射计,是卫星中的主要遥感器,对探测海洋动力环境参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用于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和海洋动力环境的预报和监测,就像是探测海洋动力环境的灵敏“金手指”。

这个“金手指”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能力,可覆盖全球90%以上区域,能够实时获取观测区域内海面温度、海面风速、海冰、海洋上空降雨量、水蒸气含量、液态水含量等海洋动力环境参数,帮助及时、全面地掌握全球海域的海况信息。

而海洋二号B星搭载的微波散射计则是一种高度集成的雷达,能够通过精确探测海洋表面微弱的散射信号,利用几何模型函数推导出海面的风向和风量,从而迅速全面地搜集全球海洋表面的矢量风场,具有大尺度、全天时、全球观测的特点,一天可以覆盖全球90%以上的海域面积的海洋风场探测,就如同台风监测的“千里眼”。

我国海洋二号B卫星成功发射!有什么作用?没想到用处这么大!


对于海洋二号卫星出色的在轨表现,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蒋兴伟院士表示:“海洋二号卫星在国家的海洋资源探测、防灾减害、海洋环境治理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续业务星组网,将更好的服务全球,支援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

海洋二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第一颗获取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专用对地遥感卫星。值得关注的是,在研制过程中,依靠自主创新,海洋二号卫星实现了技术突破,已提交专利申请150余件。

海洋二号卫星工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其中包括自主研制的微波遥感器获取定量化的海洋动力环境数据,其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成为国际对地观测系统的关键数据源;星地激光通信试验,将探索高速率数据传输的新途径;完成了行波管放大器、三浮陀螺等多种关键部件国产化,在卫星高精度控制、整星电磁兼容、长寿命活动部件等方面提交专利申请150余件。

“海洋二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三颗海洋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观测卫星。它具有投入大、技术新等特点,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和不受天气影响的微波观测功能,是中国海洋系列卫星中的“大家伙”。

我国海洋二号B卫星成功发射!有什么作用?没想到用处这么大!


从技术上来说,“海洋二号”的测高精度优于4厘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在轨期间的微波散射计很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微波散射计,“海洋二号”的发射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海洋二号”的成功发射,将为中国海洋观测开辟一个崭新的领域,使中国海洋卫星首次以厘米级定轨的精度和微波探测的方式,全天时全天候地获取宝贵的海洋动力环境数据,极大地提升中国海洋监管、海权维护和海洋科研的能力。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海洋卫星向着系列化及业务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研制“海洋二号”卫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它首次实现精密定轨,定轨的精度达到了厘米级,而且还将首次开展激光通信链路星地试验。“海洋二号”应该说是填补了中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的空白,对厄尔尼诺现象监测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海洋二号B卫星成功发射!有什么作用?没想到用处这么大!


海洋二号卫星的研制,推动了中国卫星研制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其成功发射及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中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大幅提升中国对地观测卫星的调查和监测能力。

据悉,国防科工局负责海洋二号B星工程组织实施管理,自然资源部为牵头用户部门,自然资源部所属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为项目法人。目前已经建立包括北京站、牡丹江站、海南站、杭州站以及相应分系统在内的地面应用系统。后续,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将会同相关应用单位组织开展卫星在轨测试工作,保障卫星按时投入业务运行。

航天五院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庆君说:“海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前一颗星20多天才能针对全球观测一次,无法满足我们海上运输、大洋渔场、海洋科考、海上安全等多方面要求,所以必须建立海洋观测网,快速提供高精度海洋环境数据,而海洋二号B星就是组网的首发星。”

我国海洋二号B卫星成功发射!有什么作用?没想到用处这么大!


据悉,2012到2014年间,海洋二号卫星完成了全部台风的监测任务,在每次台风的生命周期中,至少对其完成一次观测,3年共计捕获79次台风,为科研、业务和分析预报台风提供了新的准确的数据源。

张庆君表示,随着海洋卫星组网的不断深入,这个数据将呈几何式增长的同时,变得更加稳定可靠,为世界海洋信息库更新提供持续不断服务,为人类更好的开发、利用、保护、管控海洋提供行之有效的“中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