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急着交卷?

近几年,造车新势力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蔚来、威马、理想智造等新晋品牌迅速进入公众视野,经过几年的研发和测试,2018年成为了造车新势力集中交出答卷的一年。

但对某些品牌来说,试题还没做完就匆忙交卷,这让批改试卷的老师——消费者无奈又气愤,毕竟造车新势力的产品也不便宜,同等的价钱,完全可以买到品质不错的燃油车型。造车新势力,他们在急什么?


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急着交卷?

曝光率颇高的蔚来ES8

PPT造车之照进现实

造车新势力大多起步于一张PPT,最出名的莫过于当年还在乐视的贾总,凭借一张PPT,引无数投资人竞折腰,可造车哪有那么容易?花钱太快的乐视汽车最终停留在了PPT上,贾总也远走美利坚。

相对于乐视汽车,其他造车新势力就要“靠谱”的多。截至2018年9月30日,蔚来旗下首款产品ES8已累计交付3,368台,其中2018年第三季度交付量为3268台。此外,蔚来ES8在9月份的单月交付量为1766台,环比增长约58%。


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急着交卷?

贾总可谓是PPT造车的个中高手

造车新势力的另一个大户——威马,也在今年9月底开始了订单交付的工作。新车交付,成了造车新势力比拼的第一个环节,谁慢了,就可能意味着被淘汰。

除了交付,造车资质也是很多造车新势力头疼的一个问题,2018年,第一款车型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企业有:蔚来、前途、新特、小鹏、合众、威马、车和家、游侠、刺猬、奇点和爱驰亿维。

除去已经获得“生产资质”的15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蔚来、新特、小鹏、威马、车和家、游侠、刺猬、奇点和爱驰亿维均“没有资质”,车尾需要打上生产企业简称,这就怪不得吉利的舒服哥说“互联网造车就是一天到晚瞎忽悠”了。


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急着交卷?

没有资质的新能源车企,只能找人代工

不仅资质问题是摆在造车新势力面前的一座大山,资金短缺更是造车新势力需要解决的燃眉之急。今年8月,蔚来汽车正式向美国SEC递交IPO申请招股书,成为中国首家成功上市的新能源造车企业。

在纽交所门口,蔚来的产品一字排开,享受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风光背后,则是蔚来对资金的极度渴求,2016、2017、2018年上半年蔚来先后亏损约人民币25亿、50亿和33亿左右。

和蔚来处境相似的,大抵就是身处美国的特斯拉,他们不仅面临着Model 3产能不足的问题,前几日还传出了资金链紧张,供应链可能断裂的新闻。比起蔚来,特斯拉年长不少,可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些年一直伴随着特斯拉。


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急着交卷?

蔚来花钱的速度,投资人听了会得心脏病

订单交付只是开始

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蔚来的订单交付速度,无疑是快人一步,但已经开上蔚来ES8的车主,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吐槽最多的,就是蔚来ES8的方向盘虚位问题。由于蔚来ES8方向盘虚位极小,很多车主在高速行驶时都神经紧绷,因为方向盘只要有少许的转动,前轮马上就会做出转向的动作,极易引起交通事故。

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急着交卷?

蔚来ES8的内饰很“科技”

蔚来ES8的续航,也是车主广泛吐槽的一个方面。按照蔚来之前发布的数据,最大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公里,在NEDC标准下续航里程为355公里,但实际使用过程中续航为200公里左右。

不久前,蔚来ES8举行了挑战600公里的新疆之行。9月14日,蔚来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Day 10,从哈密到乌鲁木齐,全程600km,补能两次。再一次感受油车能去的地方我们都能去。”

600km补能两次,说明ES8的续航的确介于200km—300km之间。而这一活动也遭到了网友和媒体的强烈吐槽,这种依赖“充电宝”的长途路程毫无意义。之后蔚来删掉了该微博,并对外表示,续航里程不单是单次充电的行驶保障,而是整个能量网络的动态保障。

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急着交卷?

买车送充电宝,划算!

更让人担忧的是,蔚来ES8还发生过多次车载系统死机的情况。9月29日中午,微博用户@亚东 表示,饭后驾驶自己的蔚来ES8时,发现车载系统启动不了,类似于计算机的“死机”状态,“所有屏幕都是黑的。”

屏幕不亮,车却能正常开动,出于担心,@亚东赶紧通知蔚来客服派人处理。苦等两小时后,蔚来的维修人员终于到来,在重新拔插了保险丝后,之前“死机”的系统恢复正常,果然重启大法好。

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急着交卷?

如果在高速行驶中死机,会不会造成意外?

9月26日,某业内知名大V怒喷蔚来ES8为“完成度低于市面上几乎一切车型的半成品”,一时间蔚来ES8可谓是身陷舆论的风暴中心。而事实上,蔚来确实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善就匆匆交付了。

蔚来ES8作为一款“互联网汽车”,配置单上写了很多高科技配置,但目前这些高科技配置并没有办法使用,由于软件问题,蔚来ES8车身四个摄像头只有倒车影像可以用,辅助驾驶就更别提了。

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急着交卷?

要啥有啥,只是不能用而已

车神辣评

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吉利一款新车从立项到上市,“仅”用33个月,赶超了豪华品牌沃尔沃。自主一哥造新车尚且需要至少33个月,2016年才发布品牌名称的蔚来是不是有些太过“神速”?

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急着交卷?

李斌曾说: “汽车业,算不算地狱,我不敢说,但它的挑战无疑是所有创业领域当中最难的。”造车新势力固然勇气可嘉,可不管是谁,都要为自己的产品负起责任,交付,只是开始,不是终点。

造车新势力害怕淘汰可以理解,但是为了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交付订单,从而忽视了产品的测试以及完善,将“半成品”交给用户,最终只会适得其反,遭到用户的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