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读不读师范?教师:心里有苦难言

作为一份十分稳定的职业,教师一直以来颇受青睐,即便是目前国内教育环境饱受争议,每年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仍旧达到上百万,这其中包括了约三分之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以及三分之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和社会人士。对于非师范生来说,报考教师资格证算是另一个就业出路,但对于师范生来说却是“唯一”的出路。可想而知,师范生心里还是苦啊。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读不读师范?教师:心里有苦难言

教育界的老师们一直自嘲自己是上辈子杀猪,所以这辈子才教书。也有调侃自己现在为工作流下的眼泪,那都是当初报考师范时脑子进的水啊。自嘲归自嘲,毕竟每份职业都有着他们的辛酸血泪,今天小赞就来结合周边的老师的经历,聊聊当初大家为什么会选择师范这份专业。

1、高考分数相对较低

国内除了少数的诸如“北京师范大学”这类顶尖一本师范学校外,其他的师范学校相对门槛还是比较低的。除了二本三本外,甚至你可以通过报读本地出门的师范专科学校获得一份不错的职业。报考分数较低,自然少了许多竞争对手,那些分数高的,都去报一些金融,计算机,工程等热门的专业,师范则成了高考分数刚好成“高不成低不就”的考生的最佳选择。同样师范学校毕业的马云就曾经在自己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校庆时调侃“只有成绩不好的同学才会读师范。”虽然颇为自嘲,但的确也是目前大多数地区师范学校的窘境。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读不读师范?教师:心里有苦难言

2、家庭经济困难

作为国内少数的几个免费专业。师范自然也成为了许多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首选。如果你还记得当初的《报考指南》,那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专业的报名费是在3000-6000左右,而艺术类院校则是动辄上万,最便宜的,就是师范类了,不仅有公费师范生这些免费的学校,即便是收费的,大多也只在两三千左右,当然,公费师范生是要签约的,以前是十年,现在是变成6年了,不过从这项政策也可以看出,师范生的主要目标人群,的确是以经济困难的农村家庭为主,几乎很少有富裕的家庭去就读师范,有钱他们当然更愿意花钱去读三本学校或者艺术院校了。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读不读师范?教师:心里有苦难言

3、父母“强制”要求

上面提到就读师范绝大多数是农村家庭,那么自然,农村家庭环境也影响着考生的报考,高考刚毕业,对于18,9岁的青少年来说,最多的社会经验来源于学校,涉世未深的情况下,报考的专业的方向主要来自父母,老师的建议,在家长眼里,教师和医生是全世界公认的最“稳定”的工作,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他们不奢望未来的孩子大富大贵,只希望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嫁一个好人家或娶一个贤惠的妻子就满足了。上辈子苦怕了的父母,他们不会对你描述设计师,咨询师,程序员未来行情有多好感兴趣,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医生门槛相对较高,除了5年的学业生涯,还需要多年的实习经验等,熬出头估计都35岁了,所以,教师自然成为了父母的不二选择。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读不读师范?教师:心里有苦难言

4、真正热爱教书育人

教师除了后天培养学习外,还不得不提到一类人,他们似乎天生就带有一种魔力,不仅可以和孩子们和谐的相处,再调皮捣蛋的孩子,到他手里都只能乖乖服从。站在三尺讲台上,就能带动起所有人的听课欲望,这类人,他们不喜欢社会中的“尔虞我诈”,只喜欢埋头于教育事业,更愿意呆在教师的小圈子里而不是职场的灯红酒绿,为下一代的教育付出自己的满腔热血,这些人,是因为真正热爱教书育人,所以才选择报考了师范。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读不读师范?教师:心里有苦难言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那就是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寂寞,自然要忍他人所不能忍,容他人所不能容,处他人所不能处。即使再苦再累,也要把教书育人当成我们一生的目标,心若向阳,无畏悲伤。那么,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教师这份职业,读不读师范学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