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痛觉消失:超级止痛药将使人体告别疼痛

人吃五谷杂粮,一般都避免不了头痛脑热的毛病,比如季节转换的时候,正是流行感冒高发的阶段,这时候许多人都会因为感冒导致头痛难忍,高烧不退的现象。医生就会开一些感冒药,当然有时候少不了止痛药物。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一项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让痛觉消失,有一种超级止痛药将使人体告别疼痛。请跟我一起看看这是为什么吧。

让痛觉消失:超级止痛药将使人体告别疼痛

据报道,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重现了无法感知痛觉的罕见遗传病。这一成果或许将带来“超级止痛药”,造福成千上万的人。

由于缺乏相关的神经通路,有些人感觉不到肢体的痛觉,科学家利用小鼠重现了这一生理机制。该研究结合了阻断痛觉受体的药物和低剂量的阿片类止痛药,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人体告别疼痛的“秘密配方”。

当人体受到损伤时,痛觉的电信号会沿着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通道传递到大脑。一个被称为Nav1.7的钠离子通道在痛觉传导中尤其重要,有些先天性Nav1.7通道无法正常工作的人,就无法感知到痛觉,但还是能感觉到正常的触摸。当阻断该通道的药物发挥作用时,正常人也几乎感觉不到疼痛。

不过,研究者发现,先天缺乏Nav1.7通道的人能产生比普通人更高的阿片肽。这种化学物质与吗啡等强效止痛药密切相关。

研究者在经过遗传修饰的小鼠身上进行了实验,之后在一位39岁、先天无法感知痛觉的女性身上注射了纳洛酮--一种阿片阻断剂,之后她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痛觉。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神经通道与阿片类药物之间存在这样的联系。

广谱的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被作为局部麻醉剂使用,但会导致全身麻醉,有时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吗啡等阿片类止痛药广为人知,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但它们会随着耐受性的建立而药效减弱,并且能导致严重上瘾。

“经过十年来相当令人失望的药物试验,我们现在已经证实,Nav1.7确实在人类痛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专家称,“结果我们发现,秘密配方其实是已经用了很久的阿片肽。在与Nav1.7阻断剂结合使用时,用于止痛的阿片类药物用量其实很少。”

研究团队的发现发表在近期的某著名杂志上,他们计划在2017年之前进行新药物组合的人体实验。这项工作有赖于转基因小鼠的应用,通过基因修饰,科学家在小鼠身上重现了感知不到痛觉的遗传突变。

“没有在转基因小鼠身上进行的工作,这些实验就完全不可能成功,我们也就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世界上数百万被慢性疼痛折磨的病人,”

从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他们重现了无法感知痛觉的罕见遗传病,而且这一成果或许能为人类带来“超级止痛药”。让痛觉消失,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但是该研究通过在小鼠来试验,通过基因修饰,在小鼠身上重现了感知不能痛觉的遗传突变。或许这一成果今后随着科学的发展,让那些因为疼痛忍受折磨的人解放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