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会编程的北邮人,如何拿到税后30W收入的?

首先给大家明确一个概念,年薪30万和税后30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当你毕业时去应聘一家企业,他们如果和你谈年薪30万,那其实扣除税和五险一金后,到手在20万左右。大概是每月到手1.2加上年终奖5-6万的水平。

一般来说,很多时候你和企业谈的时候,谈的都是税前薪水。但是你问你师兄师姐,他们能拿到多少时,他们告诉你的都是税后的收入,一般是到手加上公积金。因为其他的费用不是财务出身的人,可能都不太了解了,也是非常小的一块,到手加上公积金是工资里面最大的部分。

那目前大家知道的互联网企业薪水都是非常高的,应届毕业生起步就能够达到年薪20-25万,工作3-5年左右,一般可以翻一倍左右,也就是年薪40-50万,税后在30万-40万之间。这个薪水已经非常高了,你可以看看网上报北京白领的平均月薪才1万左右,还是税前数据,很多国企的一个工作十几二十年的中层领导,年薪都可能达不到这个水平。

那很多同学都会非常担忧,我技术不行、不会编程,去不了互联网,能否拿到这么多薪水呢?坦诚的说,目前大部分行业都达不到这个薪水,但是依然有一些高薪行业,给不会编程的北邮人留了路子。就像下面的几个北邮人,他们不会编程,但是年收入依然达到了30+。

那些不会编程的北邮人,如何拿到税后30W收入的?

01产品经理小雯

小雯是我们那一届的一个传奇,我们是一个研究生班的,但是除了在研究生第一次班会课上和为数不多的考试时见过她几次之外,其余时间一直没有见到过她。而关于她的传说却一直不绝于耳,主要内容不外乎:研一就在外面租房子住,基本不去实验室,一直在外面实习。虽然我们也不知道她是如何能做到一直实习的,但是她却按时毕业,并且去了BAT其中的一家做了产品经理。这个offer是非常难得的一个offer,因为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很少校招,大部分是通过社招或者体系内培养起来的,像小雯这样校招进去的非常少。

几年之后,小雯跳槽到了我另外一个同学所在的互联网公司担任高级产品经理,据我同学说他们公司非常重视产品这一块,小雯的薪水可能会比他们这些开发人员更高一些。

后来我们了解到,小雯在读研期间就做好了去互联网公司的规划。但是她很明确自己的强项不在于编程,没有办法通过技术路线进入互联网,但是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口才能力都不错,也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和心理学知识,因此她早早给自己定下了产品经理的求职目标。但是单凭这些素质,难以达到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要求,于是她开始通过实习来弥补自己的差距。刚开始实习并不是和产品直接相关,但是她不断的往产品靠近,最终顺利的拿到了心仪公司的产品经理的offer。

很多同学一定会疑惑,她是怎么做到能够一直实习的?这一块我当然没法回答你。也不鼓励你强行实习最终导致无法正常毕业。每个实验室的规定和情况各不相同,只要你想明白了要去哪个职位,你一定能够找到方法去往这个方面积累,慢慢靠近这个岗位,最终顺利拿到你想要的offer。

那些不会编程的北邮人,如何拿到税后30W收入的?

02.银行IT 小孙

由于通信行业逐步进入了下降期,我们那一届去银行的特别多,以我们实验室来说,我们那一届50%的毕业生去了银行,工农中建都有,一般都是去了开发中心或者是数据中心。小孙编程一般,所以他当时投递了很多银行的数据中心,毕竟操作数据库的那些语句比编程要简单。最终凭借北邮的招牌和自己考取的相关证书进入了一家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心。

近几年随着银行对于数据越来越重视,小孙也在单位里面承担了不少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他还在工作之余自己学习了大数据的相关知识,并且通过大数据的筛选为建立了一些小的营销模型,效果非常好。这些工作迅速得到了领导赏识,并且获得了一定职级的升迁,目前小孙已经能够达到30+的收入,并且由于业绩出色,不断的有猎头给他开出更高的薪水。

我觉得小孙的案例可以算是典型的降维打击,就是以小孙的技术,他在互联网公司未必能够拔尖,获得领导重视。但是一旦去了银行,他的技术优势就会凸显出来,加上一些业务知识的学习,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做出更好的成绩。加上银行业目前的待遇还不错,小孙能够获得很高的收入,而且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非常稀缺的,他的身价在人才市场上也是逐步看涨的。

那么大家可以进一步拓展一下思路,虽然你的技术能力在北邮不算拔尖,在互联网不算厉害,但也许换了一个行业,就立刻成为佼佼者,获得领导重视,获得更多资源去发展自己。银行IT仅仅是一个例子,互联网金融这一块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在研究生阶段,自己可以通过考一些金融类证书,毕业之后能够进入金融行业做IT,也会获得很好的收入。

那些不会编程的北邮人,如何拿到税后30W收入的?

03.运营商大鹏

很少有人想到运营商能拿这么高的收入,当然这里不仅仅是薪资,还包括大鹏下班后的收入。大鹏毕业后回到了家乡运营商,这几年运营商收入已经降低了,4G发展也比较成熟,带来的一个效果就是工资虽然不高,工作也不太忙。大鹏刚开始从北京回来,非常不适应这种慢节奏的生活。

尤其是周末,没有了宿舍小伙伴的他总觉得闷在家里非常郁闷,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伙伴出去玩。于是乎大鹏就想到了以前在北邮做过户外野营的领队,刚开始他自己先出去踩了几条路线,然后开了个公众号,先招募了几次免费的周末户外一日游的团,大家反响非常不错。

这种周末户外旅游的公众号在北京非常多,咱们北邮就有好几个做的很好的,但是在二线城市来说,就比较新鲜了。大鹏顺利打了一个时间差,恰好当时微信公众号做的人不多,人数增长非常的快。大概仅仅运营了半年,大鹏的公众号就顺利的成为当地旅游的名号,粉丝十几万。

后来随着业务越来越大,大鹏联合几个朋友注册了一个公司,做短途旅游,还招募了好几个领队。现在大鹏也不用亲自做领队了,主要是下班和周末拓展下业务,和一些旅行社进行合作搞深度产品定制,也帮忙旅行社推一些优质的旅行产品。年底他一合计,一个人收入十几万,加上工资收入,顺利突破30。

大鹏的故事告诉我们二线城市不一定没有发展,很有可能发展的很好。就像早期中国很多互联网产品,其实都是把美国的那一套产品翻译过来,依靠庞大的用户基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人人网模仿Facebook,微博模仿推特,现在的很多热门节目也是模仿国外的节目。如果你有能力把自己在一线城市见到的商业模式顺利引进到自己的家乡,结合自己在家乡的资源将其放大,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赚钱之路,甚至能远远超过你工作的收入。

当然不是每一种商业模式都能够顺利的移植,大鹏的成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例如赶上了公众号的红利期。但是这也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思路,就是很多时候二三线城市有巨大的人口体量,但是缺乏优秀的商业模式,很多北漂在北京呆了一段时间回去创业成功,都是把北京的好东西好模式引入了自己的家乡。

所以如果你已经在家乡工作,且工作不忙,那你千万不要虚度光阴,要多和北京的同学聊天沟通,保持对机遇的敏感性,多多尝试,一旦你走对了某条路线,很有可能收获巨大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