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秋天的留言

給秋天的留言

秋日寄語

想來我是喜歡秋天的,不然為什麼立秋剛過,我就一直嚷嚷著秋天來了、秋天到了呢?然而秋天像一位靦腆的姑娘,總是姍姍來遲,因為只有秋分過後,江南才真正進入物候上的秋天。

江南有著明顯的四季交替,但是於我來說四季的感受卻是很模糊的,能讓我感受深刻的大概只有四季更替時氣溫的變化,因為隨著氣溫的變化要適時地添減衣物。就像前幾天,穿著短袖還有點熱,可是現在我已經穿著長袖襯衫在碼字了。

相比於春夏的躁動,秋天就顯得安靜了。寒蟬聲減,蛙聲已停,夜晚格外寧靜,這種寧靜也能讓人心安靜下來,可以安靜地坐在桌前思考、看書、亦或是隨便寫點什麼,這是一個人獨處的時間,而獨處貴靜。

春有百花爭豔,秋有丹桂飄香;春是五顏六色的,秋則獨屬一片金黃;春風送暖,秋風漸涼。春秋各有姿態,你我各自精彩。

愁字,上秋下心,多是因為秋天人心易生愁之故,倒也應對了“傷春悲秋”之說。只是為什麼秋天要生愁呢?如果放在農業社會里,因秋雨連綿而影響了收成,農夫心裡自然會愁。至於如今要說秋愁的話,愁自何起呢?如果非要說愁,我想多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中的“愁”吧。

春困秋乏,此話倒也不假,於此我深有體會。最近總感覺乏得很,整個人沒有精氣神,頭腦空空如也,時而伴有頭痛,不耐久坐久思。即便是早晨醒來,也感覺渾身無力,更不用說用心做事。我以為這便是秋乏。年輕人精力旺盛,應該不會有秋乏之感吧。

但即便有秋乏,我仍然喜愛秋天,這無關秋月、秋風,而是因為秋天獨有的寧靜,還有那獨屬於秋天的醇厚。

我最喜歡的一首關於秋天的詞,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古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情與境相交融,道出了秋思之真諦。


三少閒談

寫著寫著感覺乏了,後來也不知道寫了些什麼東西,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忘我境界。

忽然覺得此文叫“秋之寄語”有點矯情了,應該叫“秋之亂語”比較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