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貴陽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化學君


我是浙江人,我來說說對貴陽的印象,小時候,父輩們對於貴州或者貴陽的評價是這樣的,窮,打工的特別多,少跟那邊的打交道。或許是因為父輩們沒有去貴陽,單憑接觸部分貴州人,或許貴州人真的是出來打工的人太多了,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於貴陽的印象就是如此。



直到大學畢業後去了一趟貴陽,我才對貴陽的印象發生了改變。在我看來貴陽是一座風景特別美的城市,綠化非常棒,環境非常好,空氣清新。旅遊的地方雖然不過,但是黔靈山,花溪,青巖古鎮,都還算不錯的景點。


貴陽現在真的是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發展速度可以說排到了全國前列,一方面國家對貴陽的扶持,另一方面貴陽以前各方面都比較薄弱,現在都在改變,比如大數據建設可謂是響亮響亮的。



貴陽這座城,好吃的非常多,酸湯魚、絲娃娃、牛肉粉、辣子雞、腸旺面等等,美食多,節奏慢,也使得這裡的生活太安逸,很容易就貪圖享樂。

相比較而言,貴陽人其實還算耿直的,尤其是周邊一些不是旅遊區的寨子,少數民族人特別熱情和淳樸。不過貴州整體的教育水平不太好,所以整體的綜合素質不如東部城市。

最後,我還是非常推薦大家去貴陽乃至貴州玩,因為真的是太好玩了,尤其是黔東南的一些村落,我已經去過5次,在我看來每當工作累了,去那邊找個村子,安安靜靜的待上幾天非常舒服。


小馬說旅行


2005年2月初,過年前,我第二次來到貴陽。因為我愛人家就在這個美麗的林城,這次回來就是成親、宴請親朋好友,在我心裡自然把這當成了第二家鄉。在短暫的假期中,我把相機對準了貴陽大街上的人與物,想以此來紀錄這個變化飛快的世界!

    在北京、上海這樣繁華的大都市,在我的家鄉上饒這樣的小城市,都見不到一樣東西,就是貴陽市區隨處可見的“背篼”。

  

    記得第一次到貴陽在火車站出口處,夜色中就看到了很多背背篼的人在張望、等待著,那也是第一次看到真實的背篼,覺得特別新鮮!轉過頭卻發現在車站牆邊,還有一個把頭伸到背篼裡睡著的人,心裡不禁暗暗地有股酸楚!

  

    這次來貴陽在不同的地點見到了無處不在的“背篼大軍”,更是感慨他們生活的艱辛!而他們只是在貧困線上掙扎的人們的一個縮影,不由得我更感慨社會的貧富懸殊!

  

    在價值上百萬的小車開過的路邊,在幾十萬一套房子的樓盤大門口,在大型商場的門口,在普通的菜市場街邊,都有他們的身影!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我眼中的他們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都在等待著,等待著一聲“背篼”的叫喊……有單獨一個孤軍奮戰的,也有三五成群邊抽菸邊四處張望的,有在一處平靜等待的,也有邊走邊看的。一聲“背篼”的叫喊,頓時會讓他們來了精神,而當背篼滿滿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就會不同程度地向前彎去,他們的步子會堅實地向前邁去……每一次,不過是一元、兩元、三元的報酬……

  

    因為要辦酒席買東西,我們家這次也請過兩次“背篼”,一次是從3樓家裡把幾箱酒背到馬路邊,一次是從商店背了幾箱酒到酒店,一次給了三元,一次五元,這還是因為過年又是辦喜酒,平時可能就是一、兩元。

  

    這些背背篼的人大多是從貴陽周邊的農村來的,可以想象在那裡的生活更苦。背背篼給了他們生活經濟來源,而廉價的背篼無疑極大方便了貴陽人的生活,不論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還是大小單位的貨物搬運。我想,如果現在突然有一天街上一個背篼都沒有了,這裡的人們肯定會叫苦連天的!建設農民工建設著城市,環衛農民工清潔著城市,而這些背篼農民工則滋潤著城市人的生活! 在四川、重慶、雲南,聽說也都有“背篼”大軍--中國落後的偏遠山區太多了,貧窮的人太多了!

  

  在快離開貴陽時聽貴陽的朋友說起,他們有人給背篼取了個新名字:喇叭花。因為背篼的形狀就象喇叭花。我在心裡默默祝願他們今後的生活、他們的孩子的生活能象喇叭花一樣更美好!祝他們一生平安!


化學君


老實說,貴陽原來在我的心中十分不好,不安全不衛生,到處都是小偷小摸,坐過公共汽車,都讓這些人煩死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我來貴陽上中專,兜裡僅有的兩元錢都被小偸偷走了,還好天不絕無路之人,碰到一個同學,他負責了這一天的所有開支,還痛訴了小偸的不仁不義。八十年代後期我又在貴陽讀黨校,卻發生變化了一些變化,貴陽似乎要比過去稍微要好點,對貴陽也開始有了好感,不巧,女兒也考到貴陽一家新聞單位工作,貴陽上班,我們就退了休跑到貴陽去坐了五年,孫孫都上幼兒園了,我們編了個理由又從貴陽下來了,老伴還說,這回回來就不想走了,還是凱里要好些,最主要是人情冷暖遠比貴陽好些,到貴陽幾年,人都不熟悉幾個,說真的,貴陽人大部分還是可以的,來得去得就可以了,你還要咋個的,人家和你素不相識,能夠像這樣保持得好,就是現代人的態度,不錯,能夠有這樣的情懷就不錯了。我們等過幾年才去貴陽住,那時候貴陽你還認識我們嗎?


6353902879


第一映像:米飯3元一位、餐桌上幾乎沒有紙巾。太會做生意了,成本控制得不錯..一元一包的抽紙可以接待好幾桌客人,搞不懂,為了賣紙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