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自己相处,也是种“自我修复”

大家在成长中学习了太多如何与人相处的教条,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即

如何与自己相处。

他们经常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实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和谐。一个不会与自己相处的人,也一定不会与他人相处。

人们的内心总是有无穷的欲望,又有无穷的矛盾。在这些没完没了的念头中,我们就像海浪上的一片树叶,时而被冲向这里,时而被甩向那边,片刻不得安宁。那么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伏,又有多少情绪在纠缠不休。

心理|与自己相处,也是种“自我修复”

马克尔斯在《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孤独和解,如何与时间为伴,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而且它如同养分,对人的滋养,是缓慢渗透的。

心理|与自己相处,也是种“自我修复”

喜欢“孤独” 其实并不是时代病。越多人越活越孤独,但这并不是时代病。

人是群居的动物,内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理解,渴望得到共鸣、爱与被爱、理解与被理解,都是天性。所以我们可能费心地去经营朋友圈,去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同时,人也是个体,也会有需要和群体“隔离”的时候。

由于文化历史等原因,不同国家、地区的这个舒适距离是不一样的。在一些北欧国家,舒适距离比起亚洲国家来得远得多,有时候朋友之间还得有一拳、陌生人之间必须远到一臂。有的国家亲热、有的国家疏离,同样的,在同一个社会中,个人的舒适距离也会有差异。但没有谁比谁更高级,也和社会发展程度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心理|与自己相处,也是种“自我修复”

人不是机器或者电脑 独处是种自我修复的“充电方式”

还需要明确的是,一个人的孤单,并不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会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产生异乎寻常的、持久的恐惧和紧张不安。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会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知道自己的这种恐惧反应极不合理,同时又难以自制、深受其扰,通常会影响人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正常的社会功能。

在更为传统的性格分类里,外向性格的人更适应这个社会,内向的性格则是偏负面的、需要被纠正的。越来越多的“一个人的孤单”,和传统的内向、外向的性格分类,其实也不完全的贴合。在工作上十分外向的人,在现代社会里,也可以选择有越来越多的私人空间。人不是机器或者电脑,拧得越来越紧的发条,并不能带来完全效率,给人际关系一点留白,给自己一点点私人的时间,用来重新组织脑中的想法,用来梳理着急想做到找不着路径的任务,哪怕只是用来完全的放空,也能让人更快地“回血”。而很多工作和生活的困扰,也需要通过独处时的思考,去想通去接纳去解决。孤独,这也许只是一个人自我修复的“充电方式”而已。

反而,允许一个人用一种相对独立的方式和自己相处,和其他社会人建立一种有距离的连接,对“一个人孤独”的包容,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