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在邏輯學與心理學之間

當然,另一方面,無論是胡塞爾還是他的後繼者都沒有將現象學僅僅看作是一種方法。如萊維納斯所說,一種方法是無法取代哲學的。胡塞爾的《邏輯研究》之所以是劃時代的,不僅是因為它的方法意義,而且還因為它的課題意義。胡塞爾不僅首次為哲學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方式,而且也提供了新的研究對象。這種特殊的研究方式和特殊的研究對象如此有機地結合在胡塞爾的哲學勞作之中,以至於我們可以說,胡塞爾開闢了一門全新的學科,一門既非僅僅與經驗主體有關,也非僅僅與經驗客體有關的學科;一門既非僅僅包含在心理學領域,也非僅僅包容在邏輯學領域的學科。現象學涉及這些學科,但本身又不是這些學科中的任何一門;它包容這些作為主體和客體的對象,但不只是討論它們,而主要是描述和分析它們之間的構成與被構成關係。

因此,胡塞爾這樣來描述現象學的研究領域:“純粹現象學展示了一箇中立性研究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中有著各門科學的根。一方面,純粹現象學服務於作為經驗科學的心理學。它純粹直觀地——特別是作為思維和認識的現象學——在本質一般性中分析和描述表象的、判斷的和認識的體驗,心理學將這些體驗經驗地理解為動物自然現實關係中的各種偶然實體事件,因而只對它們做經驗科學的研究。另一方面,現象學打開了‘湧現出’純粹邏輯學的基本概念和觀念規律的‘泉源’,只有在把握住這些基本概念和觀念規律的來歷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賦予它們以‘明晰性’,這是認識批判地理解純粹邏輯學的前提。純粹邏輯學在認識論或現象學方面的基礎工作中包含著許多極為困難、但卻無比重要的研究。”

胡塞爾在這個方向上的努力被他的學生芬克概括為:“他以思想上驚人的努力對意向性聯繫進行分解,直至其最精微的分支;他用敏銳的細心觀察對各種意向活動和意向相關項作出區分;他用周密的、銳利的反思的眼光揭示了被動綜合與自發性的對立、行為結構與習性眾環節的對立。他開創了一種在規模上和嚴格性上都是空前的意識研究。”

可以說,即使不去考慮其他現象學運動成員的貢獻,在胡塞爾那裡,一門以現象學為名的新型學科已經展示出來,它在很大程度上將自己定位於心理學與邏輯學之間。

現象學:在邏輯學與心理學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