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移動端應用相互跳轉的 16 種路徑詳解

本文詳細講解一下小程序、公眾號文章、H5 頁面,以及其他 APP 之間的跳轉路徑都是怎樣的,一起來看看~

知識分享:移動端應用相互跳轉的 16 種路徑詳解

移動時代,我們手機裡的東西越來越多,佔用的時間也越來越多。有時候要用 APP,有時候要在微信裡跳來跳去,有時候又要打開瀏覽器,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作為普通用戶,我們只能按照產品的指引去使用,無法選擇我們的使用路徑。而作為產品經理,我們則需要清楚究竟哪些路徑可以使用,而哪些跳轉方向,只是一廂情願。

這裡,我們不討論類似下載二維碼圖片到手機,再識別二維碼這種間接路徑;也不考慮類似公眾號資料頁進入小程序這種低頻入口。我們只討論那些高頻常用的,或者可以帶參數統計用戶行為的路徑跳轉。這些路徑,才是我們最常用也是最應該關注的。

下面,我就詳細講解一下小程序、公眾號文章、H5 頁面,以及其他 APP 之間的跳轉路徑都是怎樣的。

小程序跳轉到公眾號文章,目前是實現不了的。確切地說,只能叫打開公眾號文章。所謂“打開”其實是在小程序的框架內支持了叫做 web-view 的組件,你可以理解為就是一個內置瀏覽器,後面會提到 APP 也有這種組件。

那麼,這裡的打開就相當於在這個內置瀏覽器裡瀏覽公眾號文章了。不過,既然是在小程序環境,那也必然是在微信環境內,所以這個文章還是可以點贊和評論的,但是由於小程序 web-view 功能限制,暫時是不能讚賞作者的。

此外,這裡打開的公眾號文章也只能是小程序綁定的公眾號文章,小程序可以被 500 個公眾號綁定,做個文章合集也是可以的。

結論:通過 web-view 打開綁定的公眾號文章,可以點贊評論,不能讚賞。

公眾號文章嵌入小程序,大家應該都見過了。主要是文章內嵌的小程序卡片和文字鏈接等,可以直接打開綁定的小程序。注意:這裡幾次都提到了綁定關係,許多能力的前提都要有綁定關係先,或者是業務域名白名單,後面還會再提到。

文章嵌入小程序的好處非常明顯,可以放在文章的任意位置,還可以準備一張自定義的海報,並且可以帶參數。這點非常重要,我們可以直接指定跳轉到小程序某個頁面的某種狀態,並可以通過參數來統計來源渠道等數據。

結論:文章可以嵌入小程序卡片,公眾號自定義菜單可以跳轉小程序,都可以帶參數。

(3)小程序 -> H5 頁面

同 1 小節一樣,也不存小程序跳 H5 頁面的路徑。同樣只是通過 web-view 內打開業務域名白名單內的頁面而已,功能受限,比如:不能支付。具體可參考微信小程序開發文檔,裡面有詳細的 API 列表。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小程序裡面打開的 H5 頁面又使用了公眾號網頁授權接口,會是什麼效果呢?

很簡單,跟在微信裡直接打開 H5 是一樣的,如果是獲取用戶信息的授權,則會彈出授權確認界面。這裡是個獨立的空間,跟外面的小程序是否授權已經沒有關係了。

當然,如果小程序和小程序的 web-view 打開的 H5 授權用的公眾號綁定了同一個 unionid,那麼兩個場景都是可以拿到這個 unionid 用來識別用戶,可以達到識別同一用戶的目的。

結論:通過 web-view 打開 H5 頁面,功能受限,若有網頁授權,與微信內置瀏覽器表現一致。

(4)H5頁面 -> 小程序

這個真沒有,甚至 H5 頁面可能都打不開微信。但是,對於已經在小程序的 web-view 中打開的 H5 頁面,由於本身在小程序框架內,所以是可以返回“外層”的小程序的,但是不能直接跳轉到其他小程序。

結論:普通 H5 頁面無法跳轉到小程序,web-view 中的 H5 頁面可以回到“外層”小程序。

(5)小程序 -> APP

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下,微信是允許小程序跳轉 APP 的,但是需要用戶主動觸發。即,你只能引導用戶來點這個按鈕,而不能替用戶直接打開 APP。這些特定場景,主要是 APP 分享消息卡片,或 APP 打開小程序。簡單來說,就是從哪個 APP 來的,就有能力回到哪個 APP。

結論:哪來的回哪去。

(6)APP -> 小程序

與 5 小節相對應的,當 APP 側嵌入了微信提供的 OpenSDK 後,就可以實現前面提到的 APP 小程序,或者 APP 打開小程序了。

結論:嵌入 SDK 後可小程序或直接打開小程序。

公眾號文章本身也可以當做一個網頁,但是,只有經過微信認證的服務號才能添加外鏈。普通的訂閱號和服務號只能通過被動回覆給用戶某個 H5 鏈接,算不上直接跳轉。或者通過文章底部的“閱讀原文”添加外鏈,但是入口比較隱蔽,故轉化率也很低。

結論:認證服務號可添加外鏈,非認證的通過閱讀原文,自定義菜單,模板消息,被動回覆等實現。

H5 鏈接到公眾號就簡單了,只是在網頁上增加一個普通鏈接而已。具體文章打開的樣式,要看這個 H5 是在 PC 瀏覽器、PC 微信客戶端、手機瀏覽器、手機微信客戶端中的哪一個環境打開。不同的環境表現不一樣,在微信的環境內就可以評論點贊,非微信環境就只能看。PC 和 H5 主要是佈局不同,其他差異不大。

如果是在微信環境,那麼 H5 裡面嵌入的二維碼圖片是可以直接長按識別的,也算是一步跳轉。那麼這個二維碼,就可以是文章頁、群二維碼、小程序、歷史記錄(資料頁)、會話界面(已關注)等等玩法。

結論:直接插鏈接即可,具體長相看環境。長按識別二維碼可以有更多玩法。

(9)H5 頁面 -> APP

H5 跳轉到 APP,可以通過一種叫做 url schema 的跳轉協議實現,但是這種協議不是所有瀏覽器都支持,所以你經常會見到有些產品在微信裡會提示你點右上角用 safari 打開。這就是引導你利用 safari 對 url schema 的支持,再跳到其他的 APP 去。

如果是在微信內置瀏覽器中,目前是支持自家的應用寶應用的,會引導用戶跳轉到應用寶,再在應用寶界面下載 APP 並打開。

結論:在支持的瀏覽器中通過 url schema 打開; 微信內支持應用寶鏈接跳轉打開。

(10) APP -> H5頁面

前面提到過,同小程序類似,APP 也可以打開 web-view。並且,由於 APP 也是自己開發的,所以可以給 web-view 放開全部可能的權限,在 APP 支持的基礎上,是不會再人為限制 web-view 的能力了。而對於支付部分,可以嵌入微信或支付寶的 SDK,跳轉到微信或支付寶進行支付。

此外,APP 還可以支持更多功能,比如:監聽 web-view 內的頁面跳轉,並攔截符合某些規則的頁面,進行其他操作。也可以像微信給其內置瀏覽器提供的 JSSDK 一樣,為你自己的 APP 內嵌入的 H5 提供附加的 JSAPI,實現更多能力。

結論:通過 web-view 打開 H5頁面,原則上沒有功能限制,支付可以跳轉到微信或支付寶等。

這兩個沒有直接聯繫,可以參照第 7,9 小節,通過公眾號文章打開 H5 頁面,再打開 APP 實現。

結論:真沒有,可以先打開 H5頁面,走 H5 跳 APP流程。

同樣通過 web-view 打開公眾號文章,與瀏覽器打開相同,由於不在微信環境內,也不能點贊評論贊賞等。可以作為信息展示,比如:幫助文檔,活動規則等信息的展示。

結論:和打開 H5 類似,但只能作為信息展示,沒有其他能力。

(13)小程序 -> 小程序

那麼,你以為同樣的環境就一定能跳嗎?

當然不是,前面提到過,許多跳轉都依賴綁定關係,那麼小程序之間的跳轉也是。

這裡說的綁定,是指小程序綁定到某個公眾號,只要兩個小程序都綁定到了相同公眾號,那麼它們之間就是可以互相跳轉的。每個公眾號可以綁定相同主體的 10 個小程序,不同主體的 3 個小程序;每個小程序可以被 500 個公眾號綁定。

所以,如果你的小程序想跳到某個小程序,就要先綁定。如果不是你的小程序,就要跟那個小程序的所有者聯繫申請綁定關係,並且你還要準備一個有坑位的,且已經綁定了你自己小程序的公眾號,用來綁定這個小程序。

結論:存在綁定關係的小程序才可相互跳轉。

(14)公眾號文章 -> 公眾號文章

APP 之間的跳轉大體跟前面提到的 H5 頁面打開 APP 類似,通過 url schema 來實現。技術上是沒什麼限制的,只有公司和業務衝突,導致互相之間強制不允許跳轉,就不舉例了。

因為這些人造牆的存在,就出現了許多,比如:口令啊,識別二維碼啊什麼的路子,或者想分享內容的時候,不直接打開其他 APP,而是引導用戶保存內容,再手動打開其他 APP 繼續操作。

結論:沒有技術障礙,只有人造牆。

好了,到這裡 16 種路徑就講完了。這 16 種路徑重點還是圍繞微信場景的延伸,沒有涉及諸如輕應用、支付寶小程序,百度小程序等。原理大同小異,如果有需要可以多參考官方文檔,結合上文提到的基本原理,應該可以弄清楚了。

注:本文出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發佈仙人掌看家,轉載請註明。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