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家崛起之前的夏州歷任節度使(1)

因為苦惱党項依附吐蕃做馬前卒,屢屢侵擾邊界的問題,大唐王朝也是想盡了方法,對党項各部採取招撫安撫政策,並從振武分割出來綏州和銀州,任命右羽林將軍韓潭為夏、綏、銀節度使,讓他率領神策軍將士五千人和朔方、河東將士三千人,鎮守夏州。

【資治通鑑二三二卷】

夏綏銀節度使正式設立,這個藩鎮的主要主要功能就是招撫安置党項人,當然,還有防範党項人的作用。

拓跋家崛起之前的夏州歷任節度使(1)

在說党項人拓拔家崛起之前,某先把夏州歷任節度使列一下。

唐德宗貞元三年【787】七月甲子(十三日),朝廷從振武分割出綏、銀二州,任命右羽林將軍韓潭為夏、綏、銀節度使,讓他率領神策軍將士五千人和朔方、河東將士三千人,鎮守夏州。------資治通鑑二三二卷

第一任韓潭【787-798】

貞元三年【787】七月,以左羽林大將軍韓潭為夏州刺史、夏綏銀等州節度使。------舊唐書本紀十二德宗上

韓潭在任上事蹟不多,鹽州夏州諸事好像還是由靈鹽節度使杜希全處理。

韓潭曾經在貞元十二年【796】為前宰相崔寧昭雪,皇帝許崔家人收葬崔寧。

第二任韓全義【798-805】

貞元十四年【798】閏【五】月庚申,以左神策行營節度韓全義為夏州刺史,兼鹽、夏、綏、銀節度使,以代韓潭。----------舊唐書本紀十三德宗下

韓全義新舊唐書都有傳記,這個職務是他依附大宦官竇文場才得到的,以討伐淮西吳少誠的事蹟聞名,還是在太監的幫助下諱敗為勝逃過懲罰得到褒獎,但這隻能矇蔽德宗,後來的憲宗很討厭他,憲宗剛即位,韓全義很怕新皇帝修理他,自願入朝覲見,太子少保的職位退休死。

拓跋家崛起之前的夏州歷任節度使(1)

第三任楊惠琳【805-806】

先是韓全義入朝,令其甥楊惠琳知留後,俄有詔除李演為節度,代全義。演赴任,惠琳據城叛,詔發河東、天德兵誅之。元和元年【806】三月辛巳,夏州兵馬使張承金斬惠琳,傳首以獻。---------舊唐書憲宗本紀

楊惠琳是夏州第一個自立的節度使,沒有朝廷的合法策命,甚至據城拒絕新節度使李演,最後被梟首。

第四任李演【805-806】

永貞元年【805】十月,以左驍衛將軍李演為夏州刺史、夏綏銀等州節度使。

第五任李願【806-811】

元和元年【806】八月癸亥,以左衛大將軍李願檢校禮部尚書、夏州刺史,充夏、綏、銀節度使。

李願是李晟的兒子,而此時的憲宗還是比較明智的,知道用懷柔的政策對待党項人,所以選擇節度人選很注意。

李願整頓弊端,境內比較有條理。元和九年又把宥州歸屬夏綏節度。

這個時候的政策依然是防備吐蕃,安撫党項為主,並給予党項頭領各種職務,例如銀州刺史、夏州刺史。這個時期党項人比較知名就是拓拔乾暉,以及拓拔乾暉的叔叔拓拔澄峴。

拓跋家崛起之前的夏州歷任節度使(1)

第六任張煦【811-813】

元和六年【811】八月乙丑,以天德軍防禦使張煦為夏州刺史、夏綏銀等州節度使。

張煦是張獻恭的兒子,張守珪的孫子。跟著堂叔張獻甫征戰積累戰功升遷這個職務,曾在任內接受調令入振武平亂,後來調任振武節度使,九年十二月卒任上。

第七任田進【田縉】【813-819】

元和八年【813】十二月丙午,以金吾衛將軍田進為夏州刺史、夏綏銀節度使。元和九年【814】五月庚申,移宥州於經略軍,郭下置延恩縣,隸夏州觀察使。元和十一年【816】五月丁卯夜,

辰、歲二宿合於東井。宥州軍亂,逐刺史駱怡。元和十四年【819】九月庚寅,貶右衛大將軍田縉為衡王傅。縉前鎮夏州,私用軍糧四萬石,強取党項羊馬,致党項引吐蕃入寇故也。

【元和十一年【816】五月丁卯,宥州軍亂,逐其刺史駱怡,夏綏銀節度使田縉敗之。--新唐書本紀第七】

因為振武軍亂,朝廷倉促調離張煦任振武軍節度使去平亂,田進上任,他是田承嗣的兒子。田縉任期內,宥州才確切歸屬夏綏節度。

田進是唯一一個在夏綏節度任上有惡名的人。他私用軍糧四萬石,強取党項羊馬,引起党項人的不滿,又一次引吐蕃入寇,情節很惡劣,因此導致自己被貶。

元和十四年十月,吐蕃又圍攻鹽州,党項人驅羊馬以助吐蕃,圍鹽州二十七日,由於鹽州刺史李文悅死守又有援兵,吐蕃不得已退兵,皇帝想起始作俑者,再貶田縉為房州司馬。為了安撫党項,憲宗特遣李寮為党項宣撫副使安撫党項諸部。

拓跋家崛起之前的夏州歷任節度使(1)

第八任李聽【819-820】

元和十四年【819】五月庚辰,以楚州刺史李聽為夏州刺史、夏綏銀宥等州節度使。

李聽是李晟的兒子,夏綏第五任節度使李願的弟弟。任期一年,十五年六月,改靈州大都督府長史、靈鹽節度使。

第九任李佑【820-824】

元和十五年【820】六月戊寅,以金吾將軍李佑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夏州刺史,充夏綏銀宥節度使,代李聽。

長慶四年【824】三月甲戌,夏州節度使李佑奏:於塞外築烏延、宥州、臨塞、陰河、陶子等五城,以備蕃寇。又以党項為盜,於蘆子關北木瓜嶺築壘,以扼其衝。

李佑原本是吳元濟的勇將,被李愬收服,為平定吳元濟立下大攻。吳元濟文有董重質武有李佑,卻遭遇李愬,真是無比苦逼啊。

李佑在職期間,党項頗有異動,仍然暗中勾搭吐蕃,党項進攻靈州、渭北,搶奪官馬,被李佑派兵擊敗,党項都督拓拔萬誠請降。李佑威震党項,諸蕃畏懼,党項的小動作被暫時遏制。

第十任傅良弼【824-828】

長慶四年【824】五月癸亥,以鹽州刺史傅良弼為夏州節度使。

傅良弼善射,勇冠軍中,與牛元冀齊名。“異時蕃帳亡命來者,必償馬乃與,良弼至,皆執付其部,酋種歡懷。”--新唐書牛元冀附傅良弼

拓跋家崛起之前的夏州歷任節度使(1)

第十一任李寰【828-830】

太和二年【828】九月,以新除橫海軍節度使李寰為夏州節度使。

李寰與傅良弼並肩過,被皇帝認為有忠心獲得賞賜。李寰調為夏綏節度使,替代傅良弼,而傅良弼調到橫海軍接替李寰任節度。

太和四年【830】二月辛未,夏州節度使李寰卒。

第十二任董重質【830-832】

太和四年【830】二月壬申,以神策行營節度使董重質為夏、綏、銀、宥節度使。

李寰卒於任上,董重質接任,董重質是吳少誠的女婿,是大舅子吳元濟的大謀主,史書都說吳元濟連歲不拔都是因為董重質,李愬擒拿吳元濟,安撫董重質家屬,董重質才無奈歸降。後來以功升遷鹽州刺史再任夏綏節度。重質訓兵立法,羌戎畏服。

第十三任李昌言【832-836】

太和六年【832】十月壬午,以左金吾衛將軍李昌言檢校左散騎常侍,充夏、綏、銀、宥節度使。

此人沒有找到太多資料,調離夏綏後,開成四年【839】夏四月壬子朔,以右羽林統軍李昌言為鄜坊節度使。這個李昌言和晚唐鳳翔節度使李昌符的哥哥李昌言不是同一個人。

每個時代都有很多同名者,此時不但有兩個李昌言,還有兩個李昌符,鹹通十哲裡有一個李昌符,晚唐的鳳翔節度使李昌言的弟弟也叫李昌符,兄弟倆都做過鳳翔節度使。

拓跋家崛起之前的夏州歷任節度使(1)

第十四任劉源【836-838】

開成元年【836】正月以銀州刺史劉源為夏、綏、銀、宥節度使。

大和七年,度支鹽鐵使言:「銀州水甘草豐,請詔刺史劉源市馬三千,河西置銀川監,以源為使。」襄陽節度使裴度奏停臨漢監。開成二年,劉源奏:「銀川馬已七千,若水草乏,則徙牧綏州境。今綏南二百里,四隅險絕,寇路不能通,以數十人守要,畜牧無它患。」乃以隸銀川監。-----新唐書卷五十六志第四十兵

開成三年【838】十月卒任上。

未完待續。

就是這樣。

唐方鎮年表,作者吳廷燮

唐刺史考全編,作者鬱賢皓

隋書舊唐書舊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以及不提名的墓誌

感謝五十吧吧友自帶便當和碧雲城、小盆友大槍王彥章、元大鷹、嫪毐,還有千帆的張議潮,謝謝各位朋友的討論以及資料支持。

請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覺得猴格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吧!

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謝謝!

咱們史料說話,謝絕以訛傳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