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瑞士最知名的,除了有军刀,有手表,还有全球最安全、最神秘的瑞士银行。

但最近瑞士银行又摊上大事儿了!

被称为全球最佳私人银行的瑞银集团陷入税务欺诈指控,被法国税务机构指控帮助法国富豪逃避税,涉及法国客户约3.8万人,总金额达到130亿瑞士法郎。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法国国家财务机构估计,其中没有向法国当局上报的金额至少97.6亿欧元(约合776亿元人民币),根据法国相关法律,如果最终瑞银集团被判罪名成立,其最多可被处罚近50亿欧元。

仅仅是帮助逃避税,就被处如此高额罚金。

其实近年来瑞银集团已经数次受到类似指控。2009年,美国当局指控其帮助近2万名美国客户逃税,涉及金额200亿美元,被处罚金7.8亿美元。

2014年,法国当局指控其通过秘密账户帮助法国客户逃避税……

但是,瑞银集团只是瑞士银行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瑞士就是一个靠瑞士银行撑起来的“避税天堂”。


1、家里没有矿,但遍地是钱


瑞士的国土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矿产资源十分匮乏,能源以及很多工业材料靠进口。

但却被尊为世界十大避税天堂之首,其资产管理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预计管理着6.5万亿美元的财富,存款占到全球总储蓄额的1/3。

瑞士银行,更是一个被赋予了浓重神秘色彩的地方。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007》詹姆斯·邦德只相信自己和瑞士的银行家。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瑞士存放的资金绝对安全”也早已成了很多人的一贯认识。

瑞士银行业的历史很悠久,从14世纪开始,日内瓦等地已经出现私人银行家和货币借贷者。

经过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19世纪瑞士大兴建设以及二战后的欧洲重建,瑞士银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如今,瑞士仅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超过400家银行,分支机构5000多个,平均1400多人就共用一家银行办事机构,这还不包括在海外的分行以及外国银行在瑞士的分行。

名义上的“瑞士银行”,其实就是瑞士数百家银行的统称。


2、瑞士银行=把金库塞进阿尔卑斯山+利息是负的


瑞士是世界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欧洲首个永久中立国。

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稳定,没有战乱的摧残,很让人放心。

但仍毫不吝惜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强化银行但硬件和软件。

把金库塞进阿尔卑斯山

瑞士银行对金库修建地点的选择可谓费尽心机。

比如,冷战时期瑞士曾建造了上千的防御工事,如今其中大部分已被收购并改造成金库。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有但藏在湖底,有的隐蔽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深处,有的甚至位于地下数百米深处的防核工程之中。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抗攻击能力超强,高科技门禁系统。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很多金库的储物箱都是钢和黄铜打造,防火防爆。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还有武装保卫人员不间断巡查。至于服务,也是没得说了,即便是普通的储户也能享受到类似于私人银行级别的服务。

但是,如此高规格的安全保障,高规格的服务,管理费很是不低,尤其私人银行,本来欧洲的存款利息就低,瑞士银行的存款利率还是负的,-0.75%。

不知从何时开始,“藏污纳垢”成了瑞士银行的一个标签。

而诟病之源,正是瑞士银行业视为立身之本的银行保密制度。


3、被盯上,让人又爱又恨的“镇国之宝”


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被视为“镇国之宝”,它击中了很多人的痛点,保密。

保密!任何国家首脑来了也不好使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瑞士关于银行保密的立法最早起源于1713年,当时日内瓦大理事会明确规定,银行必须登记、保存客户信息,并且,除非与理事会有书面协议,否则银行职员不允许将客户信息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只是当时的保密法属于民事法。

到1934年,瑞士正式制定了具有刑法效力的《联邦银行和储蓄银行法案》,其中第47条明确规定:

1.任何银行职员,包括雇员、代理人、清算人、银行委员会成员、监督员、法定审计机构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守其与客户往来情况及客户财产状况等有关机密。上述人员,包括引诱银行职员泄露客户和银行信息的第三方,都将面临最低6个月到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5万瑞士法郎的罚款。

2.如因为疏忽而泄露客户和银行信息,将酌情处罚,罚金不超过3万法郎。

3.保密协议终身生效。不因为银行职员离职、退休、解雇而失效。

另一个似乎有些悖论的规定是:任何外国人和外国政府,甚至包括瑞士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法院等,都无权干涉、调查和处理任何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除非有证据证明该存款人有犯罪行为——而银行账户信息常常是用来作为定罪的证据的。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在苏黎世和日内瓦有120家左右专门办理秘密存储业务的银行——这还不算各大银行内设的私人储存窗口。

在这些银行里,不准拍照,不讲姓名,有些甚至不设招牌,只标有经营者的名字。而且,办理个人秘密账户的职员也要绝对可靠,大都是子承父业,接受过学徒制的职业教育。

但网上说瑞士大多数银行可以匿名存款是一个误解。

银行主要是确保不把客户信息泄露给第三方,第一次存款的时候是要提供真实信息的,并且还需要很多证明文件,之后才会把账户编上代码,不再出现真实姓名。

所以,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客户名下资金属于违法所得,比如贪污受贿,否则这笔存在瑞士银行的钱除了可以逃过母国的税收,在瑞士不用交利息税,也没有遗产税。

现实版007

而这次针对瑞银集团的指控,据彭博社报道,法国检方对瑞银法国帮助法国富人、官员隐瞒身份转移财产的手段的一些描述,“堪比詹姆斯·邦德007电影”。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据彭博社报道称,卷宗文件显示,瑞银总部曾大量派遣银行家到法国寻找新客户,他们在法国当地找人伪造各种身份证明和从业资质,使用的都是加密计算机,银行卡没有银行徽标,定期更换居住的酒店,密切注意法国当局的一举一动。

接待的法国客户包括富商、高官、体育明星等,并组织高尔夫比赛、艺术展等客户活动,以说服这些人将未申报的资产转移到瑞士。

最主要的是,瑞银被指控涉嫌设立双重记账系统来隐藏资本流入瑞士的行踪,即“阴阳账本”。

保密的代价:四面树敌

深得客户心的保密制度,如今已经成为被外界攻击最多的一个焦点,尤其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因瑞士吸纳本国避税客户,对瑞士积怨已久。

在2000年的一次欧盟高峰会上,欧盟要求瑞士废除保密法,协助各国打击越来越严重的跨境金融犯罪活动,但遭瑞士的反对。

2008年,美司法部指责瑞银帮助约2万名美国人逃税,税额达200亿美元。之后美国还曾进一步要求瑞士提供多达5.2万名美国客户的信息,被瑞士政府和瑞银拒绝。

德国和法国还曾呼吁把瑞士列入“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黑名单。……

来自国际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2014年7月,OECD发布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简称AEOI),目的是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打击跨境逃避税。根据该标准与瑞士签订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有96个。

9月底,瑞士联邦税务管理局同欧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属根西岛、冰岛、英属马恩岛、日本、英属泽西岛、挪威以及韩国这9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机构交换了约200万金融账户信息,为史上首次。

瑞士还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字国,有义务将外国腐败官员隐匿在瑞士银行的资产返还给当事国,比如瑞士银行已将菲律宾前总统科克斯存放的5亿美元还给菲政府,把尼日利亚前总统阿巴查存放的6亿多美元返还给尼政府。


776亿不交一分税?这就是瑞士银行的神秘“勾当”!

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如今就是悬在瑞士银行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把剑足够锋利,一路为瑞士银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也真正帮助瑞士银行业做到了“一厘米宽,一公里深”。

有人说,随着金融涉税信息交换的常态化,瑞士银行独特保密机制不会再无条件保护客户隐私,也就意味着瑞士独特的保密制度将迎来终结,瑞士这个避税天堂的大门将就此关闭。但瑞士银行界人士却称,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与反腐、反恐等并不冲突。

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