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小楷獨秀,學者甚多!行書讓人動容,卻無人願學?

文徵明小楷獨秀,學者甚多!行書讓人動容,卻無人願學?

文徵明小楷獨秀,學者甚多!行書讓人動容,卻無人願學?

歷代文人書法家對文徵明的書法評價很高,如同朝祝允明、晚明董其昌等書畫大家都對他的書法給予高度讚譽,然而對他的誇讚都是在楷書上,其他書體評價較少,即使有也是批評或是中立的評價,並沒有像“衡山楷書第一”讚譽那麼高,這是為什麼?

文徵明小楷獨秀,學者甚多!行書讓人動容,卻無人願學?

文徵明畫像

“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可以說在明代書畫界獨居鰲頭。他是一位集詩、書、畫為一身的綜合型藝術家,尤其在書法上成就最大,他的小楷用“晉唐後第一人”來讚譽都不為過,後來學者甚多,行書也是獨具特點,然而他的行書卻無人願意學,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文徵明小楷獨秀,學者甚多!行書讓人動容,卻無人願學?

文徵明小楷

歷代對他的行書評價為什麼不高?為何沒人願意學他的行書?難道文徵明行書寫的不好?因為只有不好才會導致學者少評價低,其實不然。今天,筆者就帶著大家分析一下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文徵明小楷獨秀,學者甚多!行書讓人動容,卻無人願學?

文徵明小楷

一、文徵明行書到底怎麼樣

他的行書多以《集王聖教序》為宗,字裡行間盡顯二王書法的俊秀。用筆圓轉上多取顏真卿《祭侄文稿》、《爭座位》。更在宋代蘇軾、黃庭堅書法上下過很多功夫,稍大些的字凸顯蘇黃的結字和用筆,蘇軾行楷《前赤壁賦》前面損壞的部分,後來就是他補寫上去的,其字竟與蘇無二。因此可見文徵明在行書上也是一個高手。

文徵明小楷獨秀,學者甚多!行書讓人動容,卻無人願學?

文徵明行書

二、有筋骨而無血肉

  1. 古人說:書若人然,須備筋骨血肉,血濃骨老,筋藏肉瑩,加之姿態奇逸,可謂美矣!書法要具備筋骨血肉,缺一不可,而文徵明行書恰恰缺少“血肉”。
  2. 文徵明的行書全是“筋骨”,有人說文徵明的行書像是一個骷髏,雖然很有力度,結字用筆都很美觀,但是確讓人感覺到“扎心”。
  3. 有筋骨而無血肉,這樣的行書是沒精神的,文徵明的行書類似一個架子,而這個架子上空空如也。人們常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不也是這個道理嘛!
文徵明小楷獨秀,學者甚多!行書讓人動容,卻無人願學?

文徵明行書

三、眾名蓋之

開頭我們說文徵明是一個很全面的藝術家,詩文繪畫上成就斐然、書法上小楷獨步當朝,這些名氣早已蓋過在行書上的成就。在這些“技能”裡他的行書屬於中等水平,然而人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往往對中等評價最少,要麼說最好,要麼說最差。如同李白,我們都知道他詩文獨步天下,然而他是個劍客卻很少有人知道。所以,歷代對文徵明行書評價不高的極大因素源於此。

文徵明小楷獨秀,學者甚多!行書讓人動容,卻無人願學?

文徵明行書

綜上所述,我認為人們不願意學文徵明行書的原因是“缺少血肉”,書法審美有別導致的。而歷代對其行書評價不高的原因是他“眾名蓋之”,致使人們忽略了他的行書。一個藝術家各項技能都行,這是不現實的,能在本專業上擅長一二項,並將其推向極致,已經可以青史留名,更何況文徵明詩書畫俱佳呢!

文徵明小楷獨秀,學者甚多!行書讓人動容,卻無人願學?

文徵明行書

各位網友,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您的關注和每一次點贊、轉發、評論都是對作者文章的肯定,也是激勵作者創作出更多優質文章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