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

请您在阅读本文之前,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吃货界最佳仙女每天推送的高中各科知识点最新内容了。如有问题请私信小编,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高中语文: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

基础知识

一、社会科学类

(一)社会科学类文章的内涵

所谓“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文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

经济学类文章传达经济信息,政治学类文章传达政治信息,社会学类文章传达社会知识,教育学类文章传达教育信息,历史学类文章传达历史信息,文化学类文章传达文化信息. 语言学类文章传达语言信息,文艺学类文章传达文艺信息,美学类文章传达美学信息。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就是通过阅读这一渠道,正确理解、捕捉、筛选、判断和传述这些信息。因此,在阅读中,正确把握文章中蕴含的信息,是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的关键所在。

(二)社科类文章的命题重点。

1. 复述文意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读者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地转述文章的内容,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转述得准确与否,也正是检验读者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考对复述文意能力的测试,有通过考查词语来考查对文意的复述能力的,有直接要求复述的,解答这一类试题,以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为前提,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并严格依据规定的角度作复述。

2. 概括要点

概括文章要点是较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更重要的阅读理解能力。高考试题要求的要点概括,有着眼于全文的,有着眼于局部的。不论是概括全文的内容要点,还是概括局部的内容要点,都要求考生在读懂、读通文章的基础上,既把握住文章内容之“要”,又能概括出相应的几“点”。

3. 把握观点

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观点态度,是文章内容的核心和灵魂。以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综合为主的社科文阅读测试,理所当然地要考查对文章所体现的作者观点的把握能力。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对某一具体观点的把握,有要求考生直接表述的,有要求考生作判断的,有要求考生依据作者观点作推断的。

(三)考查范围

1. 词语含义。

要求能够通过上下文的联系,通过句与句的关系,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些词语的含义大部分是我们平时不常用到或在具体的语境中和字典意义不尽相同。考查要点有:

①能确定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的新词语、新概念的含义;

②能够确定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义项;

③能根据上下文的特定内容所限定的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词语的“情景义”;

④能确定代词或指代短语的指代内容;

⑤能确定词语的本义和在文中的转化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⑥能确定词语的字面意义或言外之意、深层含义;

⑦能确定因运用典故或其它方式产生的特定含义;

⑧能确定因修辞需要产生的临时义。

2. 句子含意。

社会科学类文章常用比喻、类比的方法来论证观点,用引用的手法说明新发现和发现的社会意义,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在文中的作用比较难理解,考生要从上下文中理解句子的含意。考查的句子一般有:

①首括句,②中心句,③转承句,④点睛句,⑤矛盾句,

⑥精辟句,⑦感情句,⑧修辞句,⑨结尾句等。

3. 分析层次。

要求能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具体地说,就是找出文章在什么地方提出论点,作者是如何自然地引出这个论点的;弄清文章在什么地方,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述这个论点;看出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总之,对议论性的社会科学类文章要从文章的引论、本论和结论中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弄清文章的来龙去脉。

4. 筛选整合。

在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筛选和整合信息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理解文章结构、思路和文章观点等等都是对信息的筛选。考查的内容有:

①能确认词语在文中指代的重要信息和材料;

②能查找、摘录文章的重要信息和材料;

③能比照与题干指向相关的信息和材料,辨析出细微的差别;

④能准确归纳整理文中的信息和材料。

5. 概括观点。

考点考查的内容有:

①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

②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

③比较作者在文中转述的多人的观点,

④分析比较文章中信息材料和作者观点的异同。

二、自然科学类

(一)自然科学类文章诠释

所谓“自然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天文学、地质学、医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严密的逻辑性和语言的简明性。概念是自然科学类文章的基石,判断是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水泥和砖瓦,推理是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构架。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就是要通过阅读及逻辑思维的过程。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正确认知文中的科技内容。

(二)高考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选材特点。

选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内容新深,自然科学类文章往往是反映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最新发现、最新动向、最新成果,因而生僻概念多,专业术语多,给人的感觉自然比较艰深。

②话题广泛,自然科学类文章在生物、物理、天文、考古、自然等方面多有涉及,对大多数知识狭窄的学生而言,无疑如读天书,头晕目眩。

③用语理性,自然科学类文章中虽然含有作者的思想观点,但一般不包含主观情感,用语往往是客观的、科学的、理性的。如近几年高考的短现代文阅读分别涉及到转基因作物、冬眠、减慢光速、铜奔马正名、沙尘暴、全球气候变暖等,就都具有以上三个特点。

(三)考查点

理解重要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把握内容要点,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实际上这几点又可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要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四)提高阅读能力重点突破:

1. 调整心态,冷静从容地面对阅读文字。

要克服对阅读题的畏惧心理,增强信心,要充分地认识到之所以与阅读文字有距离,是因为客观上自然科学类文章往往超越我们的知识背景,而且表达习惯与平时所见又有差距,主观上学生阅读面一般较浅易、较狭窄。但有一点可以确信,自然科学类文章绝不是考查科技知识、阐释科技术语,考查的还是“语文”的能力,即对相关语言信息进行辨析、筛选、整合、推断的理解分析能力。而要解决距离感大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①重视阅读积累,平时多看看《科学大众》、《百科知识》等书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提高自己对自然科学类文章的熟悉度;

②加强阅读训练,把握解题技巧,力求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理解水平。

2. 培养整体阅读的习惯。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要理解把握整个材料的基本内容,整体阅读是关键。这就要求认真通读材料,看文章介绍了哪一项科技新发明或新的科研成果;这项科技发明或科研成果有何特点,目前的状况如何;有何发展前景或应用价值;科学家或研究人员对同一科技发展或科研成果有何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的依据是什么。了解了话题内容,把握了主要信息,才可能达到对全文的整体理解。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两点:①培养逐段自行概括的阅读习惯。②增强对重要信息点的敏感能力,特别要留心因与果、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部分与全体、肯定与否定这些文章关键之处。

3. 辨析要更精密细致,整合要更周密精确,推断要更有理有据。

在阅读训练中,首先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相关信息区间,圈点勾画来加以筛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辨析和比较,因为高考考查自然科学类文章都是单项选择题,纯客观题,所以我们可以以文中相关信息为依据,再对照每道题的四个选择肢,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在这过程中,要是能把握一般自然科学类文章考查中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并加以操练运用,解题过程中自是事半功倍。下面就此作简要分析:

(1)偷换概念或张冠李戴。

(2)无中生有或遗漏不全。

(3)因果倒置或主次颠倒。

(4)或然当已然(可能当现实),现象当本质,部分当整体(以偏概全)。

方法指南

一、社会科学类

1. 整体阅读,认真思考。

阅读后要思考出文章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有何前瞻性?具体内容上有什么个性特点?关注每一段的关键信息,理清文章的脉络,主要内容。比如2004年全国卷社会科学类文章《白鹤梁》,阅读后,应该提取出下列信息:白鹤梁的特点、保护白鹤梁的方法以及方法的对比等。阅读时要注意整体理解。

①理解主旨。

社会科学类文章大多阐述、论证社会科学研究以及成果等,它的基本内容是文章的材料和观点,主旨是作者的观点或态度。所以要注意筛选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如2001年《铜奔马正名》就是对我国稀世珍宝“铜奔马”命名的考证。文中作者使用大量的材料解说两种命名依据的错误,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铜奔马应直截了当地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作者认为这两个名字“恰合古意,最为精致贴切”。

②分析结构。

有些社会科学类文章的体裁是说明文,有的类似实用文体中的议论文,阅读时要按照文体的个性特征,迅速入文,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把握文章思路。

③理解语言。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语言严密、精确,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思辩性,同时与自然科学类文章相比又具有社会性和人文性等。阅读时要理解丰富的语言,分析文章体现出的某些概念,体会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等。

2. 扣紧语境,把握词句

判断具体的词语、语句的含意,要注重具体的语境,不能想当然判断。

3. 细致判断,逐步排除

对照原文,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内容要点、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异同、选择可以排除的选项,最终选出题干要求的内容。

4. 注意事项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内涵;

②理解句意,筛选信息;

③把每一个信息都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找准信息的传递范围;

④分析文章中的各种信息(如题目、作者、提示语、举例语、结论语等),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⑤通过抓观点、理思路,把握文章写作特点。

总之,进行社会科学类文的阅读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通过筛选信息,理解句子含意;把每一个信息都放置到具体的语境中判定;找准信息传递的范围、外延,选准信息;分析隐性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

二、自然科学类

阅读解答步骤:

1. 整体把握,微观勾勒

(1)阅读原文后,可提出以下设问: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2)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如2002年全国卷《沙尘暴》一文就可提取如下信息:①沙尘暴的定义;②沙尘暴在自然状态下为人类带来的种种好处;③沙尘暴是怎样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逐渐成为灾害的。

(3)微观勾勒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所用。特别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副词“凡是”“全”“将”“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设想”等,以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如《沙尘暴》一文中第一段可勾勒出以下词语:“由于”“之一”“一席之地”等。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2. 紧扣语境,把握内涵

要准确理解判定词、句在文中的意思,那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条件,从而把握其内涵。科技类文章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语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是或承前或启后省略了相关阐释内容。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内涵。准确理解文中这些词语的含义,应在熟知词语本身固有意义的基础上,掌握以下三种技巧:

①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②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③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重要的句子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对于第一种,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义。对于第二种,应该依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第三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既要注意它在段中篇中的位置,还要看清来龙去脉。

3. 抓住概念,识别混淆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题目,在设置选项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其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主要有: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是外延太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3)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解题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省略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4)现实和设想的混淆。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

(5)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有些选项的设置,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些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些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解答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6)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上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在设置时,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要重点辨析,找准答案。

4. 筛选判断,逐步排除

自然科学类阅读出的是选择题,让你判断辨别。对这类题型要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明显错误的两项,然后带着剩下的两项分析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次排除一项,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基本方法如下:

(1)复位验证法。在理解文中的词语时,如果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十分的把握,可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原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词义连贯、意思准确即为正确。

(2)事理分析法。在科技文事理说明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作出正确的判断。

(3)巧用选项法。在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的命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按两种理解列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来做题。

经典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干栏居

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平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蠖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说文》中的“泽中守草楼”它应是干栏形式。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干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但与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

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遗址上,发现了现知最早的干栏居遗迹。桩柱可分为圆桩、矩形桩和板桩等,直径或边长在10-20厘米之间,入地60-80厘米。桩柱上用主梁和次梁架起厚约10厘米的地板,一般高出地面80厘米到1米左右,地板以上的房子为“长屋”形式,进深约7米,檐下还有宽约1.1米的室外走廊。

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长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即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度约30米,而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安徵尉迟寺长屋遗址长达25间,有80米左右,浙川下王岗长屋遗址竟长达100米左右。此外,成都十二桥发现的干栏居(相当于商代),主体建筑面积在1200平方米以上。

干栏居也可建于水面上,如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相当于西周),便是在水塘上立桩架屋的。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结合部位,是一种榫卯的结点构造。梁与柱的交接,是在梁端或柱端做出榫头,有燕尾榫和销钉榫等,较之巢居的绑扎技术迈进了一大步。板之间的连接已用盒口技术。这种榫卯构建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榫卯就迄今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发现于河姆渡的干栏居遗构中。

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古代稻作文化圈中,并一直延用到近世。从河姆渡遗址中的榫卯构造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木构宫室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在长江流域,这里的宫室建筑以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取代了原始的绑扎构造。

(节选自《中华文化通志·建筑志·宫殿建筑》)

6. 下列关于“干栏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干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

B. 楼阁建筑应是居室向宫室演化过程中的高级阶级,它的起源就是干栏居。

C. “干栏居”不因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而是因为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

D. 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可知;B项中“楼阁的起源就是干栏居”的说法过于武断,文中第一段只是说“干栏居与楼阁的起源有关系”而已;C项表述有误,“干栏居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问题与“干栏居”的取名没有关系,两者无必要相提并论;D项表述有误,由于上部与下部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干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而不是“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是因为它的上部可能经常变幻样式,因而同样叫干栏居,但可能结构类型却多种多样。

7.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的遗址,是最早的干栏居遗迹。

B. 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古代长江流域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

C.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榫卯的结点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

D. 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居建筑使用的是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由此推断,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木构宫室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答案:D

解析:A项表述不严密,“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居是现知最早的干栏居遗址”(见第三段);B项表达不严密“长屋”应是长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是史前而不是古代(见第四段);C项表述不具体,文中是说“板之间的连接已用盒口技术的这种榫卯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而不能像C项表述得那样一概而论(见第六段);D项正确,根据最后一段内容可得知。

8.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 干栏居采用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与原始巢居一样,都具有躲避野兽、蛇虫侵扰的作用。

B. 文章开头引用古代的两则材料来说明干栏居,其中《说文》“泽中守草楼”中的干栏居形式与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干栏居基本属同一种类型。

C. 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的“长屋”,属家族聚居形式,它体现了宫室建筑的某些特征。

D. 从古代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形式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答案:D

解析:A项正确,根据第一段文献记载的内容可推知;B项正确,根据第一段和第六段内容可知“泽中守草楼”需要较高超的加固技艺,而蕲春毛家嘴的干栏居在榫卯结合技术运用方面显得更为娴熟;C项正确,根据第一段第一句话和第四段的内容可知;D项错误,文中无任何信息与“防潮”和“防寒”有关,故推断D项错误。

二.、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齐鲁语文网”——http://www.qlyww.cn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5. 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 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 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 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 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理解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解这类题大致的思维操作步骤是:首先,明确筛选区间,进而明确哪些语句、段落包含着对语句的解释;接着,筛选、提取出解释语句的本质特征的词句。当然,在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把各选项与原文一一进行对照,以便准确、快捷地选出答案。比较法、排除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A 项,文中第五自然段说“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第六自然段说“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最后一自然段说“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和原文陈述不符,可以排除。C项,文中说的是浮标在指定区域的海面固定以后,同卫星取得联系。“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没有提出卫星控制浮标的事情。D项,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海水温度和盐度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齐鲁语文网”——http://www.qlyww.cn 整理校对)

B. 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 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 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本题所设定的四个选项,都是对原文相关的内容的理解,都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有一种理解与原文有出入,要求选出该项。B项在原文的相关陈述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实际上是海洋影响了大气层。说海洋被动,大气层主动,这就不正确。

7. 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B. 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C. 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D. “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根据原文“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得出A项所述结论;B项“重新调控海洋洋流的流向”不切实际;C项原文“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很难得出“有效的”、“避免”这样的结论;D选项“阿尔戈斯”方案只是科学家对未来气候推测提供一条依据,不可能就此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