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国庆档后雷声最大的电影,非《宝贝儿》莫属。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侯孝贤监制参展两大电影节国内外的影评人夸它:冷峻克制,以纪录片式的手法,将一直被忽略的“弃婴”问题推到了大众面前。而庸俗点说:这样一个小众的文艺片却受到如此大的关注,可能还是因为请了一个自带争议的主演:杨幂。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宝贝儿》的路演里,导演刘杰跟杨幂说:这可能是你从影以来票房最低的一部电影。大幂幂回复:这可能是你的导演生涯评分最低的一部电影。原本是一句玩笑式的自嘲,没想到一语成谶。文艺片票房不高,导演们尚能自我安慰曲高和寡。但豆瓣和猫眼双双不及格的分数,就显得刺目扎心。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导演刘杰每天在微博上转发给电影打高分的评价,甚至还亲自盖章:“打低分的都是恶意的演员黑”今年第二次,一部影视作品的主创把口碑不佳归结为是水军恶意刷分。上一次是《娘道》,这一次是《宝贝儿》。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其实这些导演真的高看自己的作品了。水军再厉害,也不能把一部原本有九分的片子刷成五分。同样的,一个演员哪怕再差劲,也不可能把一个真正优秀的剧本毁到及格线以下。打低分的真的都只是不满杨幂的表现吗?未必吧。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宝贝儿》的故事线其实很简单。杨幂饰演的江萌,是一个从小有生理缺陷的弃婴。被寄养之后,养父母给她做了几次手术,虽然留下了后遗症,但她还是幸运地活了下来。按照规定,弃婴成年后,就可以和寄养家庭脱离关系。但江萌为了照顾孤身一人的养母,不愿意脱离关系。为此她得辛苦地跑到城里的儿童医院工作。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刚好在医院里遇见了孩子有同样生理缺陷的徐先生(郭京飞饰)。经过一番挣扎,徐先生决定放弃治疗,把孩子放到了临终关怀医院自生自灭。江萌感同身受孩子的经历,费尽周折地找到徐先生,用尽一切手段要求他不要放弃治疗自己的孩子。不惜报警、偷孩子和发动舆论压力。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故事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导演想呈现给我们看的:一个无解的道德困境。江萌不顾现实情况指手画脚别人的生活,甚至害得徐先生一家遭遇网络暴力,大门上被人写上杀人犯几个字。徐先生在孩子有可能生还的情况下替这个孩子决定了放弃他的生命。无论是江萌还是徐先生,都有着道德上的亏欠。可是。对整部电影来说,更重要的难道不是江萌为什么这么偏执地救这个孩子?徐先生在做出放弃救治的决定时到底又经历过什么样的挣扎?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只有让观众看到他们之所以会做出这些看似反常的举动,其实都有着让人不忍苛责的苦衷,我们才会去思考,他们不得已的背后藏着什么样现实而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吗?天生有缺陷的孩子有没有生存的权力?生下孩子的父母有没有替他们决定生死的权利?每年又有多少这样的弃婴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安静的离开了?导演刘杰说:“当我去调研、采访、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发现我找不到,所以我把我的困惑拍成了电影。”可惜的是,导演只给了我们一个困惑的结果,却没给我们最重要的困惑的原因。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全篇的最高潮是在派出所里江萌和徐先生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江萌瞪大了双眼不停的对徐先生喊“你的小孩是可以治好的”徐先生不不停的喊回去:“你这是往我伤口上撒盐你晓得”因为导演说了没有剧本,全靠两位演员真实的反映。所以两位演员只好把同一句台词翻来覆去的重复。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没有层次,没有细节。只有单薄的情绪爆发。为了贴近江萌的形象,大幂幂刻意扮了丑,学了手语和南京话,的确很尽力。但就像很多评论说的:扮丑不等于转型、努力也不代表演技。江萌这个原本应该最复杂的角色,被杨幂演成了一个单薄浅层的一根筋。导演也在采访里提及江萌有后遗症导致的智力缺陷。所以当我们试图去理解,江萌为什么这么近乎偏执地想要救这个孩子?得到的回答是,一句简单的感同身受,并且智力有缺陷,所以不能以常人的思维去理解。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一根筋的角色,影史上并不少。比如《亲爱的》里,赵薇饰演的拐了孩子的村妇李红琴。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电影里李红琴的丈夫是人贩子,孩子被找回去以后,她偏执又天真地想要要回孩子。她原本也应该是个被观众讨厌的角色。可导演只用了一个镜头就让人感受到了她的苦衷。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而《宝贝儿》的导演(包括演员),似乎在给江萌下了一根筋的定义之后,就放弃了对人物内心的刻画,而仅仅是不断的去表现“一根筋”这个事实。当一个电影的主要角色无法获得观众的认同,除了有相似经历的人以外,无论她做什么,都再难打动观众。对另一个主角徐先生的刻画同样单薄。我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的,看完后我们一直在问,徐先生到底为什么不救他的孩子?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可能是因为治愈率极低,可能是因为家庭困难,可能是因为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可这么重要的问题,电影却没有做出任何交代。后来警方和福利院介入,孩子做了手术,但最终还是没有救回来。江萌也同意把养母送去了养老院,故事就结束了。必须承认,《宝贝儿》是一部现实意义大于艺术价值的电影。导演敢于聚焦这样吃力不讨好的题材,本身就值得最大的敬意。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而挑《宝贝儿》的刺,也就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这样的题材,它天然就站在道德的高处。而题材背后呢?是该正视电影的缺点?还是将所有的异见者打成别有用心的抹黑?是反思从思考到表达中间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责怪观众缺乏审美,太过浮躁?今天我们说起一部作品太小众,总喜欢归结于“曲高和寡”,归结于大众太过浮躁。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可大众真的已经浮躁到容不下好作品了吗?我仍然觉得未必。世上有千千万万样的人,就有千千万万样的作品。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原本都没什么错。创作者向来都是走钢丝,需要不断平衡大众审美和个人表达。偶尔摔一次也没什么了不起。怕就怕在,你已经端起了一颗高高在上的心,听不进任何不一样的声音。

口碑票房双双扑街,全怪杨幂

就在今天,偶然看到参考消息采访危笑导演的一段话。记者:在面临艺术表达和市场需求的矛盾时,你怎么去弥补其中的鸿沟?危笑:电影本身就是大众艺术,如果你不想走进大众,不如回家写诗,放进抽屉里。你不能既带着工业里的“讨好”和招揽更多眼光的工作属性,又非要在这个属性里标榜所谓个人表达,尤其是当这种“个人表达”并不被大众和市场接受时,就自诩为“曲高和寡”。冷峻锋利,不卑不亢,却直指人心。当我们把所有的不同意见都归结为别人的陷害、嫉妒和无知。浮躁的到底是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