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成語故事:鴻鵠之志

每日成語故事:鴻鵠之志

鴻鵠之志:鴻鵠,天鵝,鴻鵠之志,意天鵝之志向,因天鵝飛得高而遠。比喻人志向高遠。

出自於《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每日成語故事:鴻鵠之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登封,一說今河南方城)人。他年輕的時候,由於家庭貧困,曾經做人家的僱農,替別人耕地。有一次,陳勝把農具往田埂上一扔,忿忿不平地在那裡發呆。他對和他一塊兒耕種的人說:“我們大家日後如果誰富了,可千萬不要忘記了在一塊兒耕種的這些窮哥們兒。”聽了陳勝的這些話,那些和他一起耕作的人笑著說:“你給人家當僱農,怎麼會富貴呢?”陳涉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麼能瞭解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每日成語故事:鴻鵠之志

公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地方官員派了兩個軍官監押900名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去戍邊。陳勝、吳廣也在被徵發之列。然而,軍隊行進期間,突然遇上大雨,道路被淹,無法行軍。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被徵發的民夫如果誤了期,就要被殺頭。大夥兒看看雨下個不停,急得真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陳勝說:“誤期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一樣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強。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夠了。聽說二世是個小兒子,本來就挨不到他做皇帝,該登基的是扶蘇,大家都同情他。還有,楚國的大將項燕,立過大功,大家都知道他是條好漢,現在也不知道是死了還是活著。要是咱們藉著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楚地的人一定會來響應我們。”大家都很贊同。

吳廣完全贊成陳勝的主張。為了讓大夥兒相信他們,他們利用當時人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計策。他們拿了一塊白綢條,用硃砂在上面寫上“陳勝王”三個大字,把它塞在一條人家網起來的魚肚子裡。兵士們買了魚回去,剖開了魚,發現了這塊綢子上面的字,十分驚奇。

到了半夜,吳廣又偷偷地跑到營房附近的一座破廟裡,點起篝火,先裝作狐狸叫,接著喊道:“大楚興,陳勝王。”全營的兵士聽了,更是又驚又害怕。

陳勝把押解他們的官員殺死後,把兵士們召集起來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裡註定的嗎!”就這樣,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在大澤鄉領導發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