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常德保衛戰和衡陽保衛戰哪個更艱苦?

馬虎李


常德會戰戰況慘烈,57師師長餘程萬率部浴血苦戰,戰至最後,只餘321位還能提槍作戰的勇士 。餘師長率180餘位虎賁乘夜順沅水突圍而去。戰史記載:1943年12月3日上午8點,日軍向位於常德中央銀行的57師指揮部發起強攻。猛烈的炮火瞬間就將銀行大樓炸塌,日軍從四面向師指揮部的核心掩體發起攻擊。負責掩護的169團團長柴意新及以下百餘將士全部陣亡,常德淪陷。

常德保衛戰結束後,滿編近萬人的57師基本全軍覆沒 ,僅師長餘程萬和數十位倖存者被村民護送到安全地帶。整個常德會戰中,中國軍隊戰死6萬多人,傷員、失蹤人員未計在內。

日軍方面統計的傷亡結果:戰死1274人、傷2977人,傷亡共計4251人(中方統計的戰果為擊斃擊傷日軍4萬餘)。

然而,比常德保衛戰更艱苦,戰況更慘烈,犧牲更巨大的要屬衡陽保衛戰。長衡會戰自1944年5月21日開始,到當年8月8日結束,驕狂的日軍逆湘江而上,從湘北一路推進至湘南,時間跨度長達70余天。

中方參戰部隊共有16個軍約40餘萬人,日軍也先後投入了10個師團的兵力,總兵力也達到了20餘萬。事後國民政府統計,長衡會戰共殲敵19751人,擊傷47158人,中國軍隊陣亡將士49370人,傷、失蹤41207人。

長衡會戰中戰況最為慘烈的當屬歷時47天的衡陽保衛戰,負責守城的第10軍17600多將士中,傷亡達15000人,傷重致死或被日軍俘虜後遭虐殺的還未被計算在內。

在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下,日軍打得也很艱苦,傷亡亦十分慘重,據日本軍方統計的數字,衡陽戰役日軍共傷亡19380人;其中,將、佐、尉級軍官陣亡多達390人,被打傷520人。

請看國軍戰史記載:1944年8月7日,是第10軍堅守衡陽的最後一天。凌晨3點,日軍發起了強攻,190師568團2營演武坪陣地很快被日軍攻破。5連羅連長和剩餘的20多個士兵全部犧牲。

不到1小時,該團3營陣地也被日軍攻克,568團副團長李適以及陣地上僅剩的30餘官兵全部戰死。

拂曉時分,青山街陣地失守,7團長鞠振寰、3營長王金鼎及數十位官兵全部罹難。

上午9點,日軍從城北、城西蜂擁而入。第10軍軍長方先覺和戰區督戰官兼炮兵指揮官蔡汝霖已經能用肉眼看清楚端著機槍和步槍吶喊衝鋒的日軍士兵了。他們知道大勢已去,於是下令將各種火炮全部炸燬。

中午,方先覺在軍指揮部地下室召集各師長開會。3師師長周慶祥、190師師長容有略、 預備第10師師長葛先才、暫編54師師長饒少偉、督戰官蔡汝霖等人都表達了同樣的意思: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突圍?肯定突不出去。城裡有數千傷員,城外十餘萬日軍圍困萬千重,鳥都飛不過,人如何走得脫?

拼死再戰? 彈盡糧絕,能上陣殺敵的士兵所剩無幾,而且有氣無力,豈不是以卵擊石?

軍長方先覺,這位戎馬半生,牛高馬大的安徽漢子,忍不住哭了起來。眾將黯然無語。

8月8日,歷時47天的殘酷衡陽保衛戰結束,它的結局雖然未必光彩,但過程卻堪稱氣壯山河,也稱得上抗戰史上最耀眼的一環。方先覺率眾將向蔣介石發出“最後一電”後,決定與日軍進行“ 停戰談判”。

方先覺率第10軍精血守城,苦戰47天,最後彈盡援絕,將士幾致傷亡殆盡,為保留城中傷員與倖存的戰士,遂舉白旗與日軍進行停戰談判,也就是繳械投降的意思。

誓死抵抗與舉白旗投降,中國抗戰史上最大的一個問號就此形成。

作為抗戰的最高領袖,蔣介石怎樣看待浴血苦戰、幾近全軍覆沒 、最後豎白旗投降日寇的第10軍官兵?他又是怎樣對待經歷了這詭譎一切後輾轉逃歸重慶覆命的方先覺以及麾下諸將的?

史載:1944年12月14日,蔣介石在重慶南岸黃山別墅設宴款待了拼死逃出衡陽回到陪都的方先覺將軍。

隨後,蔣氏以全國慰勞總會的名義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會上,方先覺、饒少偉、容有略、周慶祥、葛先才、孫鳴玉各被授予一枚青天白日勳章,每人還有100萬元慰勞金。蔣對第10軍的態度已在他接見饒少偉時說的一段話中顯露無疑:“衡陽失守,責任不在你們,你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參照空前慘烈的衡陽保衛戰的全過程,第10軍的英勇表現有目共睹,這句話應該是蔣的心裡話,也是一句公道話。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長哭虎賁餘程萬,更憐衡陽方覺先。

常德保衛戰和衡陽保衛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後期兩場非常慘烈的保衛戰,兩場大戰的守城主帥餘程萬和方先覺也因此名動天下!

先來簡單的看一下兩場戰役的基本情況。

常德保衛戰

守城方:74軍第57師8000餘人,師長餘程萬

日軍:橫山勇第11軍3萬餘人

兵力對比:我軍:日軍=1:4

爆發時間:1943年11月 - 12月

結果:餘程萬率領第57師的8000虎賁,血戰16天,最終常德淪陷,57師僅存83人,日軍方面的傷亡不算太大(整個常德會戰中,日軍傷亡4000餘人,國軍傷亡6000人)

衡陽保衛戰

守城方:第10軍1.7萬餘人,軍長方先覺

日軍:橫山勇第11軍9萬餘人

兵力對比:我軍:日軍=1:5.3

爆發時間:1944.6.23~1944.8.8

結果:方先覺率第10軍戰士堅守衡陽47天,以犧牲4000餘人的代價讓日軍傷亡1.9萬人,最終彈盡糧絕,方先為了保全傷兵,無奈選擇投降。


如果從兵力的規模、兵力的對比和持續的時間來說,衡陽保衛戰的規模確實是遠遠超過的常德保衛戰的。但是單論慘烈程度而言,常德守城戰卻要更甚於衡陽守城戰。

餘程萬8000人面對日軍3萬人,16天下來,8000虎賁基本犧牲殆盡;而方先覺1.7萬人面對日軍9萬餘人,47天下來犧牲人數在4000人左右。而他們的對手都是橫山勇的第11軍。

光從結果而言,餘程萬要面對的情況遠比方先覺要困難,他承受的壓力也要大得多!

常德保衛戰發生在1943年底,而衡陽保衛戰發生在1944年中,也許那個時候的日軍已經是窮途末路,兵源質量和裝備都有所下降吧。


但不管怎麼說,餘程萬和他的57師,方先覺和他第10軍,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胡史亂翔


要說慘烈程度,相信幾乎所有答案都是統一的一一衡陽保衛戰。因為衡陽保衛戰不論持續的時間和敵我數量對比上都遠超常德保衛戰。但若論守軍艱苦,我認為常德保衛戰更甚,理由如下:

1、常德保衛戰攻城日軍數量優勢雖不如衡陽那樣佔絕對優勢,但43年的日軍和44年的日軍戰鬥力(尤其是軍心士氣)差別還是挺大的,尤其那時中美空軍還沒奪得絕對空中優勢。

2、常德保衛戰是日軍運用聲東擊西戰術突然發動的,中國守軍雖有備戰但準備不很充分,也是外圍防線很快失守的重要原因。而衡陽保衛戰是在日軍"1號作戰"沿京廣線從河南、湖北、湖南一路打下來歷經數月,戰略企圖已十分明確,中國軍隊已做好了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開始的,衡陽城地理條件也更利於防守,城市更大便於貯存更多戰略物資,尤其是中美空軍已奪取絕對空中優勢。

3、要說救援,其實兩次保衛戰其他國軍部隊都是積極救援了的,甚至救援部隊犧牲數量遠大於守城部隊。只不過國軍歷來是"守不住、攻不下",大家焦點都對準孤軍守城英雄部隊而忽視了總是不能成功突破阻擊敵人的失敗援軍。


漢風62142901


顯然衡陽保衛戰更艱苦,我們不妨從蔣介石日記的角度說明這個問題。

1944年5月,衡陽大戰在即,蔣介石電話勉勵軍長方先覺:“此戰關係我抗戰大局至巨,盼你第十軍全體官兵,在此國難當前,人人發奮自勉,個個肩此重任,不負我對第十軍期望之殷。希望第十軍能固守衡陽十天至兩週,但守期愈久愈好,儘量消耗敵人。”方先覺態度堅決:“本軍不惜任何犧牲,戰至聲嘶力竭死而後已。末將即將來臨之惡戰放在心中,現在厲兵秣馬,準備與敵決一死戰!”

圖:蔣介石

衡陽能否力挽狂瀾?蔣介石心裡頗有想法:“今日惟一要圖為如何固守衡陽,增強湘桂路兵力,以保守桂林空軍基地,如能遏止其湘桂路之企圖,則此次作戰尚不失為成功也。對於增援衡陽守城之第十軍計劃,餘以為能愈遲愈安,以此次敵軍兵力頗厚,不比往日孤軍攻襲我長沙與常德可比,故往日援軍以速為勝,而此次援軍,必須待敵軍攻城日久,消耗甚大,相持不決之際,再行增援,方能達成目的,且必使敵之主力向衡陽以南至郴州、樂昌地區以後,我軍再對衡陽出擊,則更為得機亦。”

7月1日的這則日記充分說明蔣介石非常信任方先覺,第十軍一定可以通過守城戰大量消耗日軍有生力量,到時候再調集大軍裡應外合徹底擊敗敵人。

從6月26日至7月2日,鬥志昂揚的第十軍粉碎了日軍第一次總攻。蔣介石心情愉悅:“衡陽守城戰已經穩固,方軍長忠勇可嘉,在憂患中最足自慰者也。”約定真正危急時,以代號“甚穩”通告,是時必令外圍靠攏衡陽。

圖:1945年,方先覺和蔣經國合影。

由廣東調來的第六十二軍沿湘桂路兩側東進策應,距離衡陽城區大約三十公里,蔣介石主張“暫緩不急為宜”,以待第十軍進一步消耗敵人。11日,日軍發起第二次總攻,幾天下來雙方損失均大,尤其第十軍預備第十師,不僅戰鬥兵傷亡殆盡,連雜役、炊事兵都不能倖免。15日,蔣介石接到方先覺“甚穩”代號,“乃知衡陽戰況危急,即派飛機投擲通信袋,令其固守待援

”。18日,方先覺再度告急:“現在守衛兵力皆為軍佐與雜役兵所編成者,故已不能響應友軍夾擊圍城之敵。”

第六十二軍攻佔了距離衡陽火車西站十餘公里的雨母山、黃茶嶺一線,蔣介石即令方先覺“無論兵員如何缺乏,必須編足數營向增援友軍方向出擊”。方遵命照辦,連夜派出特務營前往聯絡,“不料中途遇伏,全營覆沒”。第六十二軍再興攻勢,但日軍阻援力量很強,最後無奈後撤。25日,蔣介石“默禱上帝,賜我衡陽戰事勝利,許以六十生辰建立大鐵十字架於南嶽頂峰”。

衡陽保衛戰期間,中美關係相當緊張,羅斯福鑑於河南、湖南戰場接連失利,要求賦予史迪威統率全部中國軍隊的權力,免於中國戰區繼續奔潰。在這樣的背景下,衡陽勝負遠遠超過戰役本身的意義。

7月31日,蔣介石在本月反省錄中寫道:“此次衡陽之得失實關國家之存亡,而民族之榮辱更切。幸有此基本軍,不惜犧牲一切,決心死守,為國爭榮。又以餘祈禱之虔誠,與上帝之指示,亦深信其能轉敗為勝也。甚願衡陽解圍獲得勝利以後,使第十軍全體官兵皆能受洗禮,得歸榮耀於上帝與基督救主也

。”祈求神祇到如此地步,抗戰期間決無僅有。

湘南戰事膠著,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橫山勇親自組織第三次總攻。蔣介石從昆明調來坦克參加衡陽解圍,但勝利的天平始終不向國軍傾斜。8月8日,堅守四十七天的衡陽終於陷落,方先覺和參謀長及四位師長同時被俘。

總結失敗教訓,蔣介石認為“開始以敵將自動撤退為懷,繼則以敵力不大,過於持重,不肯輕易增援,故屢失時機。最後終以兩广部隊戰意消失,實力空虛,更無解圍之決心。而戰車部隊特別令其準備延長三日之久,臨時仍以河流與地形為阻,無法前進。言念及此,痛憤無已。軍官之智識與部隊之技術低落至此,何以稱軍,焉得不令外國侮蔑乎,乃可使我決心非以全權交史(迪威)整訓與指揮不可也”。


馮傑


肯定是衡陽,否則怎麼會被人稱作是東方的斯大林格勒??進攻衡陽的部隊與衡陽城內的第十軍光是人數差距就已經超過十倍。 還有,我們要更多的希望大家從人性方面考慮,我用幾個典型例子讓大家明白當時的衡陽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狀況。(以下部分內容會引起讀者生理不適)。

我知道一位叫做戴楚威的基層軍官,在一次撲滅城區因日機轟炸引發的火災時不慎燒傷,而衡陽城內早已經沒有足夠的藥物進行消毒和治療,戴楚威在死亡之前無數蠅蛆已經在他的頭上翻滾,場面十分嚇人。 而當時的衡陽城這樣的傷兵幾乎遍地都是,由於火線吃緊,許多醫務人員也都上了前線,許多傷兵被扔在城內的各建築,碉堡,防空壕內苟延殘喘,傷兵哭著哀求路過的友軍給自己一槍,這些情況在方先覺致蔣介石的一封電報內都做了簡要彙報,可見方先覺完全瞭解部下的慘狀,這也是他最終選擇留下的重要原因。

我們還需要從另一個角度去考慮,日軍逼迫方先覺停戰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屠殺,其中最為血腥的一次就是在離方先覺軍部僅800米遠的牛角巷69兵站醫院屠殺了一千名傷兵員,如果第十軍抵抗到最後無疑會遭受日軍屠殺,而筆者在這裡必須要提的一件事情是衡陽城內當時並非只有軍人,其實有部分百姓以及協助第十軍守城的民工是被困在城內沒有離開的,實際上南京大屠殺的慘劇即將在衡陽城內上演。


李三萬的三萬裡


致敬 方先覺將軍,今天我帶家族大小來到您的墳前是特別要 "感謝您" 在1944年(民國33年)抗日戰爭最慘烈的戰事之一 "衡陽保衛戰" 中,您帶領的官兵死守衡陽城47天彈盡援絕後,對進攻日軍的妥協,拯救了數千名在這場戰役中未戰死官兵的生命,其中包括了我們的父親,"謝謝您" 當時死守衡陽城一員戰士的後代家屬 敬禮





Chiang49918


我是常德人,74軍及其他國軍在常德與日軍鏖戰,57師死守常德幾乎全師陣亡。58師也在外圍與日軍激戰。第十軍,也就是後來參與衡陽守衛的那隻軍隊,其預十師在增援常德過程中遭遇埋伏,高層指揮官幾乎全部陣亡。整個常德會戰,陣亡師長三名,戰況不可謂不慘烈。最終常德短暫失守,餘程萬帶隊突圍,以至於差點被處決。衡陽守衛者同樣打得異常艱苦,守衛時間更長,戰果更大,以至於日本人不得不通過談判方式解決衡陽的戰鬥,方先覺將軍以保全士兵生命為條件放下武器,最後伺機逃離日軍迴歸重慶。可惜,這樣一場慘烈的守衛戰,在我小時候看的一本歷史資料上居然以一句:”衡陽守軍投降 ”來介紹,可悲可嘆!


追尋福瑞頓


這是抗日戰爭後期兩次著名的城市保衛戰,攻方主帥都是駐武漢的日寇第11軍第五任司令官橫山勇中將,守方也都是黃埔系中央軍精銳部隊。

前者抗日鐵軍第七十四軍的“虎賁”部隊餘程萬中將之57師,後者是黃埔黨軍血脈的“泰山軍”方先覺中將之第十軍,兩次保衛戰均打得艱苦卓絕,但就總體軍事態勢而言,方先覺的衡陽保衛戰更加困難,其原因並非僅是47天的時長。



一、日寇對兩個城市的戰役目標不同。

1943年冬橫山勇發起的常德會戰,是在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一次攻掠作戰,即不以永久佔領常德為戰役目標,重點在於摧毀常德這個“魚米之鄉”對中國抗戰的糧秣支持,同時破壞湖南與西南地區物資轉運中心,第11軍主力是在中國軍隊兩個戰區的重兵環伺下機動作戰。事實上,常德城破後橫山勇迅速組織撤退,以免被中國軍隊反包圍,在餘程萬突圍後的第四天,中國軍隊即光復常德。

換句話說,如果餘程萬再能咬牙堅持三天,或者各路援軍再拼死突進更快一些,橫山勇恐怕等不及城陷就得收兵,否則第11軍將陷於被動。這也是蔣介石後來怒火沖天要槍斃餘程萬將軍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整個會戰功敗垂成,國軍上下有些惱火。



(救援衡陽犧牲的第79軍軍長)

衡陽保衛戰則不同了,1944年夏第11軍得到了空前加強,已經擊敗薛嶽主力佔領長沙,是“長衡會戰”的第二階段,橫山勇的戰役目標是打通“大陸交通線”,終極目標是攻入廣西奪取桂柳,衡陽作為湘桂、粵漢鐵路節點和入桂通道,日軍是必須攻克的,只是未料到方先覺可以堅守如此之長的時間。

二、日寇兩次戰役投入的兵力不同。

常德保衛戰雖然只有8000虎賁死守,但外圍有第六和第九戰區的20多萬精銳部隊策應,只因蔣介石不在國內,陳誠病退,造成薛嶽和孫連仲不能很好協同,援軍遲緩;日軍能夠投入的兵力是不完整的五個師團約10萬人,直接用於攻城的不超過兩個師團,其他部隊要分別阻擊各路援軍,橫山勇的兵力其實是捉襟見肘的。


衡陽保衛戰方先覺雖有17000餘將士,但日軍為實行所謂“一號作戰”,已經給第11軍加強到十個師團,總兵力在25萬以上,日軍直接攻城的部隊番號多達四個師團,橫山勇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國軍集結的總兵力約35萬左右,這樣的兵力對比,可以說中國軍隊完全處於劣勢,況且第九戰區在長沙新敗(第四次長沙會戰),各部惶惶,能夠組織起來的援軍也是心氣不足的。

衡陽的久攻不下甚至驚動了日軍大本營和天皇,第11軍為此又增援了大批炮兵,70餘次動用毒氣。

(兩位守城名將)

三、兩次城市保衛戰的季節不同。

常德保衛戰是1943年11月打響,初冬的氣候反而有利於守軍;而衡陽保衛戰是1944年6月開戰,湖南的夏天酷熱難當,城內屍體幾近腐爛,再加上炮火和毒氣的肆虐,簡直就是人間地獄,不展開描述了,總之方先覺和第十軍在這個季節守城,要苦的多。而日軍佔據城外,具有補給線,境況稍好。

第十軍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孤軍奮戰一個半月(援軍其實是沒指望的,否則爬也爬到了),造成了日軍接近39000人的傷亡,是日軍第一次承認傷亡高於國軍的戰役,東條英機內閣在戰役期間被迫下臺。所以儘管結局並不完美,蔣介石卻給第十軍一口氣頒發了五枚“青天白日勳章”,也沒有難為脫險回到重慶的方先覺,畢竟戰役內情,大家心知肚明。

(橫山勇vs方先覺)

四、反攻滇西弱化了兩湖兵力。

為了配合美國人堅持的緬甸反攻,中國軍隊成立Y部隊於雲南,1944年抽調第六和第九戰區七個軍前往參加滇西作戰,並且都是有力部隊。其結果是兩個戰區的骨幹力量不同程度被削弱,在與日軍的大兵團會戰中很是力不從心,這也是衡陽戰役援軍軟弱的主因,方先覺才是真正的“喋血孤城”。

衡陽保衛戰是1944年國民黨軍隊“豫湘桂大潰敗”唯一的亮點,局勢的嚴重和麵臨的困境,方先覺比餘程萬尤甚,從整體戰役評價來看,其實常德會戰是勝利的,而長衡會戰是失敗的,也就註定了第十軍的悲壯。


度度狼gg


1944年,在中國的 湖南省 衡陽市發生過中國軍隊和侵華日軍之間震驚世界的一戰,這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中國軍隊正面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0軍在湖南 衡陽以病憊之師抗擊近6倍於己的日軍,血戰了整整47天,這一仗的影響,震動了日本朝野,直接促使東條英機內閣為之下臺。縱觀整個中國抗日史,這一仗持續之彌久、戰鬥之慘烈、影響之深遠,中國戰場所有的城市防衛戰,似乎沒哪一仗可與堪比。


衡陽會戰的慘烈

衡陽會戰對日軍而言,可說是在中國戰場上,最慘烈的一戰,後來依據日軍曾參戰的官兵描述衡陽之戰,中國軍隊根本是拿手榴彈當刺刀在使用。

血戰間日軍的兵力前後補充了三次。在城郊的陣地爭奪戰中,日軍付出了損失六萬多人的代價。旅團長 志摩源吉少將陣亡才得以近逼市區。血戰期間在日本國內更因各地的戰況不利,導致 東條英機的軍人政府因而倒臺。

保衛戰第10軍在無外援的情況下,力抗日軍先後5個師團的進攻,死守衡陽達47天,僅日軍戰後承認的傷亡數字就達1.9萬,實際數字應當遠遠不止如此。我軍戰死4000多(投降時還餘一萬多人)。在整個抗戰中,我軍往往要以傷亡5,6人的代價才能消滅一個日軍,衡陽守軍取得如此高的殺傷率簡直是個奇蹟。第10軍是以剛烈頑強 的三湘子弟組成,在3次長沙會戰中就體現出極高的戰鬥力。在衡陽保衛戰中孤軍死守長達47天,不可謂不頑強。

不得不承認,方先覺是個戰術天才。他有效的利用了衡陽城南眾多的小山和高地,將其一面削成直角,結合機槍火力據點和鐵絲網,構成極其堅固的防線。敵人要想進攻必須爬梯子仰攻,暴露在我軍的火力網下。而堅固的掩體使敵人的火炮對我軍的殺傷降到最小。集束手榴彈的應用更是堪稱經典。守軍不必露頭就將日軍大批殺傷在陣地前,使日軍傷亡上萬也無法突破一步,日軍一直都無法找到剋制我軍這一戰術的好方法,最後還是從城北突破。可以講,光從戰術角度講衡陽保衛戰是我軍在抗戰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衡陽保衛戰從1944年6月23日開始,到8月8日結束,歷時47天,方先覺所率領的第10軍以不足1.7萬人的兵力,吸引了日軍5個師團10多萬人的部隊,而且使日軍受到了空前的重創,創下了以少戰多,殲敵數萬,擊斃日軍高級軍官300餘人的輝煌戰績。

衡陽久攻不下,驚動了日本天皇和日軍大本營,在日本中國派遣軍嚴厲斥責下,橫山勇又調派了58師團、13師團二個主力師團,增援68、116師團。這時守城的中國第十軍的有生力量已經基本消耗殆盡,輕傷員、馬伕、伙伕統統上了火線。日軍合四個師團之力對衡陽進行了第三次總攻,最後的血戰到來了,第十軍傷員已過8000人。部下向軍長方先覺提出了突圍的建議,方拒絕了,說”我們突圍出去了,剩下這8000傷兵怎麼辦,你們忍心丟下他們讓日本鬼子屠殺,死,我們死在一塊,要自殺,我先動手”。衡陽中國守軍第十軍與下屬各部的通訊聯絡電話線都被日軍飛機、重炮炸斷,已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各部處於各自為戰狀態,衡陽的陷落己是時間問題了。方先覺向軍委會發出了“……來生再見” 的最後一電,然後拔槍自戕,一旁的副官眼明手快,將手槍擊落,槍響未擊中。這時,第三師師長 周慶祥進來報告說:“軍長,我已以你名義下令掛白旗了”方先覺對援軍遲遲不到,讓第十軍孤軍血戰,已心存不滿,經反覆考慮說”那只有這樣了,不是我們對不起國家,是國家對不起我們。不是我們不要國家,是國家不要我們。”命參謀長起草了投降條件:1.保證官兵生命安全;2.收容治療傷兵,鄭重埋葬陣亡官兵;3.第十軍保留建制,不出衡陽,就地駐防。

當晚,方先覺與日軍68師團長堤三樹男正式談判,日方向 第十軍的頑強戰鬥意志表示敬意,並完全同意所有的條件。歷時47天的衡陽之戰落下了帷幕。中國革命軍第十軍全軍覆滅。方先覺將軍等將領被囚。3個多月後,方先覺等5位將領擺脫敵人監視,成功脫逃,迴歸重慶。受到重慶人民的英雄歸來後的歡迎,幾位將領也受到國民政府的褒獎。

戰後日方承認衡陽保衛戰中傷亡48000人,而據美國國會圖書館資料記載:“衡陽保衛戰,10萬以上的日軍包圍了1.7萬名中國軍人。當中國軍隊在衡陽擊敗日本的第二波進攻並擊斃2.5萬日軍之後,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倒臺。經47天血戰之後,衡陽於8月8日陷落。日軍死傷超過7萬人,其中4.8萬人被擊斃;中國死傷1.5萬人,其中7400人捐軀……”

衡陽保衛戰的評價問題最終的焦點在最後的是協議停戰還是投降或投敵的問題。這樁中國抗戰史上未了的公案,讓衡陽保衛戰至今不能像常德保衛戰、長沙會戰一樣受到公正評價的最終原因。


四冥狂客


看到這個題目,真的不知道從何說起。兩個在抗日戰爭史上都非常慘烈的戰役,常德守軍8500人對日軍40000人,衡陽保衛戰17600人對日軍100000人,無論是那一場都是血流成河。兩場戰役都是以少數對多數,兩隊英雄都在彈盡糧絕沒有援兵的情況下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拼命回擊。兩位將軍都是孤膽英雄,無愧軍人的天職,餘生卻都不得重用,悔恨致死,甚至於後輩都落魄到去做豔星。如果硬要拿犧牲將士的數量來比就更沒有意義了,無論多寡都不應該比較,這是對逝去英靈的褻瀆。


常德保衛戰最艱難的時候,城區已經被日軍轟炸成一片焦土,城內大火和濃煙遮天蔽日,日軍又連續三小時投放催淚彈和毒氣彈。57師師長餘程萬和他手下的將士們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戰鬥了16個晝夜,他們死據城西南一角,拼死搏鬥。子彈用完了之後,這些戰士就削尖了尖竹當做武器,戰士們身上都帶著手榴彈,如果被敵人圍住就直接拉響同歸於盡。

對於國軍來說,常德不可有失,蔣介石已經做好了犧牲57師的準備,他電告薛嶽、王耀武,一定守住常德,駐軍與城共存亡。並且下達“不成功則成仁”的訓令。餘程萬最後發給司令長官孫連仲的電報上稱“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誓死為止,並祝勝利。”這則電報發出之後,餘程萬曾想舉槍自裁而被左右勸阻。

最終常德失而復得,8000軍士只倖存83人,餘將軍被老蔣定性為逃兵。

衡陽保衛戰同樣面對的是日軍四面而來的瘋狂攻擊,同樣是飛機、毒氣和重炮。彈盡糧絕藥品補給不得,最後留下的傷兵只能躲在炸彈炸出的坑洞之中或者是廢棄的牆根之下弄點鹽水沖洗傷口,用廢舊的紙張隨意包裹。

衡陽會戰一共進行了47天,第十軍的每一個軍人都奮戰到了最後,最後剩下的僅僅是醫生、通訊兵、炊事兵……山窮水盡的情況之下,有人向方先覺提出了突圍的提議,方先覺捨不得8000傷兵,最終沒有同意。同樣,方先覺在悲憤之下曾經舉槍自盡而被下屬阻攔,苦戰一個半月的方先覺最終在日本保證不殺降兵的情況下選擇了投降。

這場戰役以失敗告終,共犧牲5600人,日方戰死2萬人,因瘟疫死亡3萬人。方先覺在內的五位將士得到了表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