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张仪悟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纵横战国,贼指什么?

《阴符经》中“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贼到底指的是什么?

苏秦张仪悟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纵横战国,贼指什么?

读懂经典《阴符经》需要搞懂三个问题:搞懂这三个问题就能窥见天机

一、《阴符经》到底是讲什么的书?(讲天人合一的书,讲和合的书。)

二、“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的意义?(观察宇宙自然界的法则,掌握这个自然界法则并行动,就足够了)

三、搞清“贼”和“盗”的意思。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材既安。(贼:古代解释意思是残害、伤害的意思,这里是指破坏力量,阴阳变化力量。)(盗在这里指摄取、残害、利用、破坏等意思。)

苏秦张仪悟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纵横战国,贼指什么?

(一)最有争议的一部奇书《阴符经》,苏秦悟透天道天机,纵横战国成就传奇人生

相传苏秦与张仪都听鬼谷子讲过《阴符经》。鬼谷子言:“阴者,命之宗也,隐微难见。符者,命之本也,妙合大道。此谓《阴符》。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为《阴符》之根本。唯深微而能烛照,谓之阴。唯变通而无羁,谓之符。烛照以心,契合以符,《阴符》之意尽矣!”

苏秦学成下山,为了一展胸中抱负,选中理想的第一站就是秦国,想以霸天下的方略来打动秦王,然而秦王却没有采纳,苏秦的人生起点并不平坦,失意后人间冷暖苏秦挨个尝试了一遍,妻子不待见,哥嫂做饭没他的份,连爹娘也是,吃饭都不看他一眼,狠狠的刺激到了苏秦。机缘巧合之下,苏秦偶得《阴符经》,视为天物,研习揣摩,终于悟透天机,重新出山,合纵天下,佩戴六国相印、成为六国丞相的传奇人生。

《阴符经》,全篇500余字,是一本字数不多的书,这本书在历史上却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因为有人说是道家的书,有人说是兵家的书,也有人说是纵横家的书,无有定论。故《阴符经》应该是一部思想著作,集道家的治国方略,养生之道,兵法战术等。历代注经者包括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及朱熹,文章比较幽深难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颇多。

阴符:观自然之道,无所观也。不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心深微而无所不见,故能照自然之性。性惟深微而能照,其斯谓之“阴”。执自然之行,无所执也。故不执之以手,而执之以机。机变通而无所系,故能契自然之理。夫惟变通而能契,斯谓之“符”。照之以心,契之以机,而“阴符”之义尽矣。李筌以“阴”为“暗”“符”为“合”。

(二)读《阴符经》需要搞懂两个问题?

苏秦张仪悟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纵横战国,贼指什么?

一是《阴符经》到底是讲什么的书?讲天道阴阳变化规律和节点的书,讲如何做到天人合一的书,讲如何顺天应人的书,讲窥见天道天机,人道人心成就伟大事业的书,讲成仙成圣的书。

二是《阴符经》中最重要的一句话“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如何理解。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观察宇宙自然界的法则,掌握这个自然界法则来行动,也就足够了)(成功就是彻底执行正确规则即可达到)

这里天字古代很难解释清楚, 天就是指这个世界,自然界甚至宇宙,是人力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执是掌握的意思,道是自然法则,这一句就是要按照宇宙法则行动,天之道的自然规律如人的性,是静止的。天之行是自然规律的运动,是动态的,如人的命,这一种静、动结合,道家叫性命双修,道家思想就是叫你顺应宇宙自然规律,做到无为而为。包括人的生命运动和宇宙自然运动密不可分的,如果你认识这些道理了,你就算是比较完备了。

简单讲就是天人合一,天居主位,人居从位,立天之道,以定人心,顺天人和;更简单讲就是跟随天道不违逆,能做到如此,一切事物都了了分明,尽在掌握中。

苏秦张仪悟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纵横战国,贼指什么?

(三)搞清“贼”和“盗”的意思。(掌握天地万物人之间的规律和节点就是窥破天机,天机即贼盗)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材既安。

贼是什么?汉字“贼”的基本意思:从贝从戎。以戎毁贝,为贼。会意。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本义:残害;伤害。拼音:字义:1.偷东西的人,盗匪。2,对人民有危害的人。3.害,伤害。4.邪的,不正派的,5狡猾,6副词。本义:毁坏、残害、伤害。引申义: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再引申义:不正派、邪恶、残暴、狡猾。抢劫或偷窃财产的人。贼,败也《说文》;害良为贼《荀子·修身》。

贼在《阴符经》中的意思:(贼:古代解释意思是残害、伤害的意思,这里是指破坏力量,阴阳变化力量。)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贼:古代解释意思是残害、伤害的意思,这里是指破坏力量,变化力量。宇宙自然界有这五种伤害关系,《阴符经》中的五贼解释很多,太公批注,为贼命,贼物,贼时,贼功,贼神。说黃帝得贼命之机,白日上升。殷周得贼神之验,以小灭大。管仲得贼时之信,九合诸侯。范蠡得贼物之急,而霸南越。张良得贼功之恩,而败強楚。有些注家认为,“五贼”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有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也有人认为是身体的口、眼、耳、鼻、舌等,身体器官变化与自然变化息息相关,总之说法不一,不管怎样说,说明事物内部存在矛盾规律,如果你掌握这些矛盾规律,顺应这些客观规律办事,你就得到事功,得到万物昌盛。

自然界运动规律有五方面的相互破坏的力量,如果你洞察和领悟宇宙这种关系的规律,以天道为人道的法则,这样的人就能够使它昌盛了。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心,万化生乎身。

将天道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同自身变化规律一起认识,成竹在胸,你就可以施行与天道之规律,这样宇宙虽大,如在心中;万化虽多,不出一身变化规律之内。五贼者为五种道术,也就是大自然变化归纳的五种客观规律,如贼命,贼物,贼时,贼功,贼神;说小点是事物的五种变化规律,如“木火土金水”五行;同道家修身按照这五种变化规律关系相结合,使其自身内应适合其外应,以达天、人同一之境界。就象《黄帝内经》里面的养生必须适应一年四季变化的气候规律一样道理,以求心理平衡,生理平衡。明白了自然规律和身体规律,你不仅保养好了身体,也能够做好事业,当然《阴符经》的道理是能大能小,大到蕴涵治国之策,小到养生之术。所以讲到明白这些道理,掌握这些规律,宇宙虽大好像在你心中,了如指掌,宇宙中万象变化无非在你自己身体变化规律中都可找到。

苏秦张仪悟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纵横战国,贼指什么?

盗是什么?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材既安。

天地精华,可以被万物摄取;万物,可以被人利用和破坏,人,过多利用万物,反而会被万物所残害,这三种盗用关系应该把握得适宜,才能够使三者相安。盗在这里指摄取、残害、利用、破坏等意思。天地精华被万物摄取,才会蓬勃生机,但是过多的摄取等于残害和破坏,天地万物人需要维护平衡。

贼和盗其实简单讲就是天地运行和变化的规律和节点时机,掌握其规律的人就能纵横于天地万物之间。

苏秦张仪悟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纵横战国,贼指什么?

(四)《阴符经》原文

《阴符经》全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五)喜欢经典的《阴符经》可以多揣摩揣摩,悟透其中天人合一的心要和心法对现代人一样有大作用。

能读懂的收获多多,读不懂的可以多看看。读经典要读原文,读原文能启迪心智。

谢谢读贴,谢谢关注,谢谢转贴。

苏秦张仪悟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纵横战国,贼指什么?

(部分内容参考网络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