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毕业季才懂的道理,太现实了!

昨天我一个人坐车,从北京到武汉,信号不是特别好的时候,我索性关了手机,将自己现在的状态和对未来的思考,好好想了一遍。

毕业季,人心惶惶,这是我大学后第二次面临毕业了,有了和几年前不一样的感受,但最本质的体会,还是一样的。

学校和社会完全不一样,学校有多好,我们都是事后才明白。

三年前大学毕业前期,我在济南的一个商场里卖书,那个地方叫“阳光100”,但我常常在里面一待就是一天,完全看不到阳光。生活很简单,我本着能多看一本书就赚一本的心态,有人时卖卖书,没人的时候就抓紧时间读书。

并不是说我有多好学,可能我只想在毕业前,再找找学校的感觉。

今年上半年我去了北京,在三节课待了一段时间,很多非常职业的同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出去之后立刻就可以看到,比你强的人太多太多,而你能做的,就是踏实一些,谦虚一些,执行力强一些,然后把自己变得专业化。

很多道理都是在快毕业的时候才懂,毕业又是一个新起点,我们该何去何从?

今天,怀左有很多话,想和大家说。

这些毕业季才懂的道理,太现实了!

和每个人一样,我也会有很多焦虑:去哪里?做什么?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段时间的焦虑不可怕,最烦人的是持续性的焦虑。这样的状态会让人患得患失,整天胡思乱想,甚至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会有起色。

我之前见过这样的同学,他后来选择了自暴自弃,错过了考研、没有认真找工作,一切都不管不顾然后就那样毕业了。两年后他的一句话让我觉得特别难受:“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我喜欢的。”

毕业后就是这样,很少有人会照顾你的情绪,社会也不会顺着你,没本事的时候大谈喜欢与不喜欢,其实在别人看来,可能都是笑话。

大学毕业后,我觉得自己看不到未来,连续一段时间非常焦虑。考研后刚来学校,我站在楼道尽头,焦虑感依然袭来:我还是不知道以后自己可以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怎么样才能变得好一些。

为了能减少这样的负面状态,我挑了一件还算有点感觉的事情——写作,刻意练习,就这样做了起来。埋头写作的姿态填充了我很多空余时间,而一点一滴的小成绩也在不断重塑我的自信心,有时候真的很简单,文章被赞了,被编辑选中了,可能都会让我开心一整天。

一直坚持,签约、出书、无数次分享,写作给我带来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也慢慢切身体会到,其实只有在不断的行动和持续的进步中,我们才能治疗自己的焦虑。

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都是自己的医生。

2、刚工作,不要一味追随激情

现在职场新人的离职率很高,一部分原因是大家都想追随自己的激情——我想找一份自己真正喜欢,没那么累,而且赚钱多的工作。

但事实是,这样的工作一般都不会找到我们。

同时职场的激情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最好,慢慢精通,从里面找到一种成就感,这时候激情才会伴随出现。

我见过的那些高度职业化的朋友,他们在工作时效率非常高,即使当天情绪不佳,也会在进入公司后迅速找到状态,然后快速开始一天的工作。通常他们比新手下班早,因为他们的任务,可以更快完成。

之前问过一个同事,他说:“我曾经也幻想过很多,后来发现空想没有意义,现在只想把自己变得越来越专业。”

在走向专业的过程中,小成就会源源不断涌来,原来这些,都是后来找到的。

3、好工作并没有那么好找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参加个组织,或者做出了一点点事情后,非常容易自我满足,觉得自己已经足够优秀,毕业时好工作便会找上门来。

其实在毕业时,我们才会发现优秀的人有很多,而好工作,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找。

这是昨天二胖在陕西师大发给我的两张照片,只一个点,求职的人数以万计。大家都想找一份好工作,僧多粥少,我们想拿在手里,最好先问问自己:凭什么?

如果你在学校四年也没做什么事情,没有闪光的技能,没有实习经历,成绩不行,甚至连该有的基本证书都没有,却还在幻想着好工作会落在自己头上。

没事,提前参加几次招聘会就有感觉了。

4、拖延症一定要尽早根除

我就是一个有严重拖延症的人,老师要的作业,总喜欢拖到最后一刻,慌慌张张,匆匆忙忙。

你可能觉得不就稍微晚点嘛,其实也没什么,而且还显得自己艺高人胆大。但拖延症没有这么美好,它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魔鬼。它让你暂时性地逃避真正需要做的事情,纵然你可以玩乐,但心却没法彻底放松下来,悬着、吊着、担惊受怕。

我见过把拖延当努力的人,该工作的时候磨洋工,该下班的时候拼命加班,晚走、熬夜,给别人很努力的样子,其实都是因为拖延。这样的做法得不偿失,本来下班后你还可以选择提升自己,到现在全搭在工作上了。演员一定有被看破的一天,工作效率,骗不了人。

或者也能骗,最后被骗的其实是自己。

我现在也在刻意练习,前一天把第二天该做的事情按重要程度写出来,第二天提高效率一件件把事情做完。提前结束时,会选择继续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挤出来的时间,都是自己赚到的。

持续拖垮我们的,正是一直以来的拖延症。

这些毕业季才懂的道理,太现实了!

5、挑战有难度的事情,才能让我们进步

做共读活动时,我给大家选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本想着让大家花点时间,可以产生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考。但很多人一开始读之后,怨声载道。

“这本书太难了,我还是喜欢看简单的小故事。”

“这是阴谋论吧,想这么多,怎么这么阴暗呢?”

“理论的东西根本不实用,看这种书有什么用呢!”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待在舒适区,做一些别人都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吸收别人加工过的二手知识,他们觉得短平快才是真正的学习。在一个一味图快的年代里,做一点稍微有挑战性的事情,很多人便进而觉得受不了。

昨天看到一些超市已经开始自动付款了,想起了之前高速路被取代的收费员,未来社会,有多少岗位被取代我们还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是未来已来。

6、你如何对待时间,你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对时间的态度,一定侧面上,反应了我们的生活轨迹。空余时间是如何利用的,我们最后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暑假时见到了一个姐姐,她现在是我们市里的语文教师,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下班后也积极参加各种课程,读书写作,什么都没有间断。

我和她开玩笑:“你都两套房子了,怎么比我们这些学生还用功?”

她说:“你们已经把我们超越了,不学习,我们很快就没什么用了。”

她文凭不高,最开始只是一个小村庄的老师,一步步靠自己努力走到市里,花了十几年的时间。

那天她请客,在酒桌上和朋友说:“我永远都成不了最优秀的,但我想做最努力的。”

我感触颇深。

7、身体健康,是根本

八月份我去了一趟医院,一段时间胃不舒服,检查后医生说是慢性胃炎,回家好好养养,没什么大事。

我以前很喜欢喝冷饮,和朋友喝酒,熬夜,暴饮暴食。本来以为自己是铁胃,但真正开始不舒服后,才发现了胃部的虚弱。

“以后还敢胡吃海喝吗?”我妈在电话里骂。

“不敢了,早睡早起,再也不吃凉的了!”

于是开始注意饮食、健身、喝热水,少喝酒,也就是有了风吹草动,才真正知道身体的重要性。以后还有太多事情等着自己处理,而最重要的基础,是我们的身体。

今年年初,和我一起长大的一个小伙伴去世了,虽然他的病是先天的,但当我们一群人过去送他时,还是接受不了。心里有万千滋味,非常难受,但说不出来。

有一句被说过八百遍的话:身体是1,其他的都是后面的0。

这些毕业季才懂的道理,太现实了!

总结:

其实自己能想到的还有很多,今天列的这几个点,最重要的还是想引起大家的思考,很多时候早做打算,永远都不会错的。

愿我们都可以越来越好。

图文来源于网络,喜欢的宝宝们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给你们完整的tx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