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口中的「大獲全勝」就是個笑話!

賈躍亭口中的“大獲全勝”就是個笑話!

FF與恆大仲裁結果25日晚間出爐,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否決了賈躍亭提出的徹底剝奪恆大融資同意權的要求,並否決了賈躍亭臨時提出要進一步剝奪恆大資產抵押權的新要求。

結果公佈後, FF立即發佈公告稱自己“全面獲勝”、“決定性勝利”,但是具體到底哪裡獲勝,具體的獲勝細節,FF並未多言。更為蹊蹺的是,就在FF公告全面獲勝沒多久,賈躍亭又出事了,據騰訊新聞報道,美國加州聯邦地區法院被請求向樂視及法拉第未來創始人賈躍亭執行另一項涉及1億美元的仲裁裁決。接近法拉第未來人士證實了該仲裁結果的真實性。

這本身只是一份緊急救濟申請怎麼就變成了全面獲勝?仲裁的結果到底是對誰有利?FF如今的現狀走到了哪一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賈躍亭面臨接連不斷的糾紛還能撐多久?這幾個問題我們一一來看。

誰贏誰輸?

要判定誰贏誰輸,我們需要通過兩家的公告釐清事實是什麼。

先看FF的“全面獲勝”公告,說實在的,還真是第一次看到公告裡面加這種修飾語的。不光是標題,幾乎每一句話讓人讀了都是七上八下的感覺。撇開這些主觀感受,我們看看FF到底說了什麼。

FF公告只有第一段說了緊急仲裁這件事情本身,不過著墨甚少,只知道他們是可以融資了。接下來是譴責恆大,說好了給錢又不給了,讓我們活不下去了,你們得對我們所有員工一家老小負責到底!第三段給賈老闆戴個高帽,你們不要汙衊我們賈總,他有多努力你們知道嗎?第四段畫大餅,我們的劃時代汽車馬上就要量產了!又是顛覆行業的產品,我們離勝利就差一步了!最後,前面都說了形勢一片大好,還不快來給錢!

賈躍亭口中的“大獲全勝”就是個笑話!

總的來說,FF的公告就是這個意思,緊急仲裁的細節不重要,重要的是又可以尋找新的冤大頭了,這是屬於FF的“全面勝利”。看完公告,最大的感覺是,怎麼在賈老闆的嘴裡,那些原本程度很深的詞彙,變得這麼廉價?

那麼恆大的公告呢?個人感覺比起FF就遜色了不少,缺少了“詩意”和“想象力”,通篇就告訴了我細節,讀著太平淡。

賈躍亭口中的“大獲全勝”就是個笑話!

勉為其難,看看恆大說了什麼吧。恆大健康收到緊急仲裁的結果,仲裁員駁回Smart King徹底剝奪時穎融資同意權的申請,並駁回Smart King突然提出的解除Season Smart資產抵押權的新申請。作為臨時救助措施,為了支持Smart King的業務發展和保護股東的共同權益,仲裁員同意Smart King進行有嚴格條件的融資,其中新股融資的估值不得低於時穎投資後的估值,時穎享有新股的優先購買權。Smart King在最終仲裁前對外融資額不得超過5億美元。有人說這是羅生門,還有人說雙方都說自己贏了。說實話這還真是無法認同,恆大其實就是把仲裁結果公佈了一下結果,確實沒看到什麼特別的語言技巧。

對於這次仲裁的真相,當然更傾向於細節比較詳實,沒有太多修飾、而且作為上市公司不敢撒謊的恆大。所以,FF確實可以融資,但是根本原因是FF提及的兩項申請都沒有得到支持。而且,這個融資需要的條件非常苛刻,不但不能低估值融資,還不能超過5億美元,而且恆大方面有優先購買權。三個限定條件,這也能叫“全面勝利”?

其實,連FF自己也說這是一份“緊急救濟申請”,說到底就是防止FF突然沒錢倒閉,出於各方的權益考量做出的決定。對恆大來說,FF倒閉也不是什麼好事,這樣的結果當然可以接受。對於FF來說,有機會吸引新的錢進來,能維持運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本身是一個兼顧各方利益的臨時決策,根本也談不上誰贏誰輸,因為真正的輸贏還沒有結論。

總是差一步

何時才有定論?一般來說,仲裁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6到18個月才能出結果。在真正的結果出來之前,誰都不能說贏。不過真正的問題恐怕還不在於此,而是,FF真的能融來5億美元嗎?即便能融來5億美元,FF就可以度過難關了嗎?

先來看5億美元的問題,公告發布後,有消息說,“賈躍亭所述的新融資方正是來自某個中東基金,和紅杉資本中國,但目前進展並不樂觀”。這個消息一出,紅杉資本立即做出回應稱,“從未與其有過接觸”。這個闢謠速度好比是身上招了蟲子,恨不能立馬甩掉。以FF當下的經營情況,融資本身已經很難,以不低於恆大給出的估值融資,想必更是難上加難。

FF在公告中表示,距離最終量產版交付僅一步之遙。又是“一步之遙”,這兩年,關於賈躍亭的FF何時能量產一直是個謎。關於工廠停工、裁員、全員降薪、經營問題時不時進入人們的視線,而眼下在仲裁過程中,FF真的能順利融到錢並實現量產嗎?

首先,量產到底需要多少資金恐怕真的難以估算。根據恆大健康之前的公告,Smart King原股東在2018年7月提出時穎公司的8億美元已基本用完,要求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要知道,恆大入主FF只是在6月份發生的事情。8億美元瞬間燒光,那麼這次5億美元的救命錢能維持多久?要實現量產,這5億美元真的夠嗎?恐怕接下來,財務問題會一直圍繞在FF身邊,緊急仲裁可能會是FF的常態。

其次,FF本身有著嚴重的組織管理問題。媒體報道稱,2017年初,曾任德意志銀行首席財務官的斯蒂芬·克勞澤加入法拉第未來。不過幾個月之後,他就提出辭職。克勞澤表示法拉第沒有合理的企業架構、沒有合理的發展理念、沒有可行的發展戰略,公司內部一團糟。恆大的20億美元注資似乎讓FF獲得新生,隨後賈躍亭的本性似乎又暴露出來了,號稱要擴招一千名員工,可是沒過多久錢就燒光了。面對內部經營的嚴重問題,FF真能挺到量產嗎?

另外,最為關鍵的是,FF是否真的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做電動汽車的有很多,但不是所有電動汽車都能做到特斯拉這樣的市場接受度。這需要一系列的市場檢驗,即便FF能量產,離進入市場引爆消費群體還有很長的路。FF未來的路還遠著呢,說“全面勝利”著實有些過早。

賈躍亭的信用還剩幾何?

賈躍亭口中的“大獲全勝”就是個笑話!

說了這麼多FF的經營問題,其實還有一個最為關鍵的要素——賈躍亭。這位企業家的信譽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丟失,而這可能讓FF接下來的路走得更加艱難。

從商以來,賈躍亭擅長於畫各種大餅,所謂的生態體系,就是不斷東挪西湊,挖空上市公司、挪用子公司資金,最終滿盤皆輸。如今的樂視,風雨飄搖,上市公司面臨退市,供應商大量欠款被拖欠,員工大面積解散後無奈找尋工作。緊急接盤的孫宏斌無奈忍痛割肉165億。恆大入主後,像是在填無底洞一樣為FF輸入資金,但賈躍亭卻倒打一耙意圖踢恆大出局。雖然國內已經18次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但是賈躍亭依然在美國住著豪宅,繼續畫著大餅。

賈躍亭已經把樂視好好的一盤棋下成了如今這樣,坑了孫宏斌,如今又要坑許家印。誰能保證,FF就不會步樂視的後塵?誰能保證不會被賈躍亭坑?誰還敢再繼續相信這個不顧員工死活、不顧企業安危,在國外聲色犬馬的“企業家”呢?

當然,賈躍亭恐怕也不能這樣繼續逍遙下去了,上海啟程月明投資合夥企業正在為國內的企業開闢一條維護權益的道路。2018年5月9日,賈躍亭被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CIETAC)判敗訴。仲裁決定,賈躍亭必須向仲裁提起人上海啟程月明投資合夥企業支付682,036,810人民幣(約1億美元)的費用,用以清償賈躍亭在樂視期間對其的欠款。如今,美國加州法院正在被要求執行這項仲裁案。一旦仲裁成功,面臨賈躍亭的將是接連不斷的訴訟麻煩和還不完欠款。想必,面對這樣的現狀,不會有人繼續為賈躍亭接盤。

一份緊急的公告,被渲染成“全面獲勝”,這並不讓人意外,這是賈躍亭一直以來的行事風格。無論是“美到窒息”、“劃時代”、“顛覆”等等原本程度很高的詞,在這裡也像日常用語一樣脫口而出。只是,在修飾出來的繁榮背後,賈躍亭的FF還能撐多久?若是在美國失信,賈躍亭要逃到哪裡?非洲?南美?但願他能回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