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老師,這場新聞發布會與你息息相關,你想知道的問題都在這兒!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成都教育發佈

成都市教育局唯一官方微信平臺,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9月28日,省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共同舉行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新聞發佈會。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教育廳黨組成員劉立雲同志發佈相關情況,財政廳教科文處處長張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資福利處副處長鍾宇華,教育廳二級巡視員、人事與教師工作處處長李曦同志、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副處長宋亞蘭回答記者提問,省教育廳新聞發言人張瀾濤主持新聞發佈會。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教育廳黨組成員劉立雲同志發佈相關情況

發佈會發佈了哪些重磅問題?

《實施意見》的任務要求有哪些?

回答了哪些社會關切的問題?

↓↓↓↓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省教育廳新聞發言人張瀾濤主持新聞發佈會

一、制定該《實施意見》的依據和目的是什麼?

2018年1月,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18〕4號), 明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實抓緊抓好。”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戰略部署,我省制定印發《實施意見》,其目的是適應新時代四川改革發展新形勢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新需要,造就一支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提供有力支撐。

二、《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和明確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實施意見》共六個部分,9000餘字。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小編已為你準備好了圖解↓↓↓↓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發佈會現場,

還進行了記者提問,

到底如何保障教師工資待遇問題?

《實施意見》和以往相關文件有什麼不同?

↓↓↓↓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問題一:201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此次,又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出臺《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其背景和目的分別是什麼?兩個文件有什麼聯繫和不同?

——光明日報四川記者站

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人事與教師工作處處長 李曦 答:2013年,根據國務院部署,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對教師隊伍建設進行部署安排,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實施5年來,全省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隨著我國我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縱深推進,尤其是黨的十九大明確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後,教師隊伍建設既定目標、舉措和力度等,與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和教育強省新形勢不適應,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作出系統安排。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針對教師隊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義。按照要求,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教情,制定出臺《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對我省教師隊伍建設改革作出近期和遠期規劃,提出造就一支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人事與教師工作處處長李曦回答記者問題

兩個文件一脈相承,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聯繫是:均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工作來抓,立足教育發展階段性特徵,針對教師隊伍薄弱環節,提出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

✪區別有:

一是,《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更加突出教師的基礎性、先導性地位,首次提出教師工作“三個優先”要求;

二是,明確要發揮黨委(黨組)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保證教師隊伍建設正確的政治方向

●三是,首次將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入教師隊伍建設;

●四是,更加重視教師培養,提出要大力振興教師教育;

●五是,明確要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強調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真正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六是,提出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要求完善支出保障機制,穩步增加經費投入;

●七是,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明確教師隊伍建設與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掛鉤。

問題二:我省在提高教師待遇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

——四川電視臺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資福利處副處長 鍾宇華 答:國家和我省歷來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十分關心教師工資待遇。近年來,通過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完善績效工資政策,努力保障各類教師的工資待遇。此次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提高教師待遇的相關政策規定: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資福利處副處長 鍾宇華回答記者問題

➢一是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二是完善中小學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堅持知識價值、勞務價值導向,有效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在分配中切實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傾斜,按照不低於當地中小學教師平均績效工資水平15%的幅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績效工資水平。提高特級教師待遇,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並在績效工資核定時單列。

➢三是鼓勵中等職業學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意見》規定,中等職業學校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產生的淨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可確定適當比例用於人員分配,計入當年單位績效工資總額,不作為績效工資總額基數。

➢四是提升農村教師生活待遇。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落實好“四大片區”農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意見》要求各地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補助,確保每人每月補助標準不低於400元,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提高補助標準,鼓勵各地通過增加績效工資總量等方式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同時認真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和鄉鎮工作補貼等政策。

➢五是改革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建立體現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完善績效工資定期動態調整機制,合理核定績效工資水平。高等學校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額範圍內,自主確定收入分配辦法,自主進行內部分配;完善考核辦法,根據考核結果,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高層次人才、一線教師和作出突出成績的工作人員傾斜。高等學校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的特殊報酬等,可專項據實核增,計入當年單位績效工資總額,不作為績效工資總額基數。高等學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完善適應高等學校教學崗位特點的內部激勵機制,對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國家和省的工作部署,積極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充分發揮收入分配的激勵引導作用,進一步做好各類教師的工資待遇工作。

問題三:我省在保障教師隊伍建設經費方面有什麼考慮和安排?

——成都商報

省財政廳教科文處處長 張華 答:近年來,全省各級財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教師優先保障,基本構建起符合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特點和教師隊伍狀況的財政保障體系。2017年,全省財政教育支出達到1389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6%,已建成全國第五、西部第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全省教職工人數達到107.8萬人,較2012年增加12萬餘人。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省財政廳教科文處處長張華回答記者問題

主要舉措有以下方面:

(一)強化各級財政職能,建立基本保障機制。積極構建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的教師隊伍保障機制,緊扣教師隊伍改革發展,從教師待遇、培養培訓、管理改革等方面,按學校隸屬關係健全完善同級財政保障制度,突出省級對全省教師保障的支持與指導,強化市縣政府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待遇保障的主體責任。

(二)聚焦教師切身利益,提高教師待遇水平。一是將編制內教師人員經費納入省對下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範圍,每年單列安排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轉移支付,支持各地按規定落實好教師績效工資政策。二是全面落實農村義教教師生活補助,累計投入中省獎補資金30.96億元,支持“四大片區”縣按每月不低於400元的標準發放農村教師生活補助,年均受益教師達18萬名。三是積極支持農村教師週轉宿舍建設,累計投入省級專項資金16億元,重點支持119個“老少窮”縣建設4萬套週轉宿舍。

(三)突出財政資金引導,拓展教師補充渠道。一是足額落實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生均經費,將符合條件的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納入省“雙一流”建設支持範圍,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教師教育基地。二是累計投入省級資金3.61億元,按照每生每年1.1萬元的補助標準,免費培養師範生1.5萬名;積極爭取中央“特崗計劃”和“三區人才”支持,年均安排中央補助資金4億元,支持各地選聘特崗教師、選派內地優秀教師到貧困地區支教任教。三是創新建立學前輔導員政策,支持民族地區按照平均每村2名聘請學前輔導員,省財政按每名輔導員每月2000元的標準給予勞務報酬補助,2017年底在崗輔導員已達1.3萬名。

(四)提升教師素質能力,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一是督促幼兒園、中小學和中職學校按照不低於公用經費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二是依託“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年均安排中小學、幼兒園、高校教師和校長培訓資金1.8億元,專項用於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職業素質培訓,健全覆蓋各級各類教師的培訓體系,2014-2018年五年間,已累計培訓教師66萬人次。三是啟動實施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建設計劃,首批集中支持全省建設45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省財政對每個工作室安排啟動經費3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突出問題導向,強基礎、補短板。

(一)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健全完善教師保障政策體系。會同相關主管部門,督促市縣不斷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實現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同步調整,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二)進一步聚焦薄弱環節,加強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啟動“人才振興工程教育人才支持計劃”,為深度貧困地區免費定向培養一批緊缺專業大學本科生和高職(專科)技術技能人才;支持中小學教師和學前雙語輔導員實現全部輪訓。啟動實施“銀鈴”講學計劃,按照每人每年2萬元的補助標準,支持優秀退休教師到貧困地區支教任教。

(三)進一步創新財政舉措,激發教師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改革完善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構建基礎加績效撥款機制,將生師比、博士佔比、輔導員配備、高層次人才培養等教師隊伍建設內容納入指標考核體系;擴大高校收入分配和經費使用的自主權,完善內部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加強教學教研,對實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並作出重要貢獻的教師,依法依規獲得報酬和獎勵。

問題四:我省將如何振興教師教育?在提升師範生培養質量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新華社四川分社

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副處長 宋亞蘭 答: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力振興教師教育”的精神,教育部等五部委專門印發了《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提出經過5年左右努力,辦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師教育學院和師範類專業,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基本健全,為我國教師教育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當前,我省正抓緊研究制定貫徹落實意見。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副處長宋亞蘭回答記者問題

在振興教師教育方面,我省有如下一些初步考慮:

➤一是“建體系”,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範專業,積極參與、重點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工作,構建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範院校參與的四川特色師範教育體系;

➤二是“優佈局”,統籌規劃全省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佈局,將符合條件的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納入省“雙一流”建設支持範圍,做優做強一批師範特色專業,建設一批高水平教師教育基地;

➤三是“強保障”,落實普通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按政策標準足額安排師範院校生均經費;

➤四是“嚴標準”,落實師範院校建設標準和師範類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加強教育質量評估機構建設,開展師範專業認證和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定期公開發布全省師範教育質量報告。

在提升師範生培養質量方面,我省將採取有如下針對性措施:

➤一是統籌採取到崗退費或公費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大力吸引優秀青年報考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

➤二是推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師範專業提前批次錄取或採取“大類招生、二次選拔”方式,選拔樂教適教的優秀青年就讀師範專業;

➤三是著力加強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發展、職稱晉升和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提高教師教育師資隊伍的水平;

➤四是加強師範院校評估,體現師範教育特色,確保師範院校堅持以師範教育為主業,嚴控師範院校更名為非師範院校;

➤五是全面深化師範教育教學改革,建立健全高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版,全面提高師範生培養質量。

問題五 :我省在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方面有何考慮和舉措?

——四川日報

省教育廳人事教師處處長 李曦 答: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下一步,我們將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位,切實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

▶一是創新師德教育強化教師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實行新教師入職宣誓、在職教師教師節重溫誓詞和退休教師榮休儀式制度,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教師。

▶二是強化師德考核。完善師德規範,明確師德紅線,實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在年度考核、評優獎勵、職稱晉升、崗位競聘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

▶三是嚴格師德監督。構建學校、學生、家長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師德監督機制,暢通師德師風溝通渠道。

▶四是加強師德問責。推行師德定期通報和問責制度,對師德師風問題突出的地方和學校相關責任人實行問責;同時,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著力解決師德失範、學術不端、失信不誠等問題。

▶五是弘揚高尚師德深入發掘師德典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評選表彰師德楷模,廣泛展示教師風采,在全社會樹立教師良好形象,形成強大正能量。

所有老师,这场新闻发布会与你息息相关,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儿!

猜你還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