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༥༦

་དེ་ ང་ ང་དཀར་པོ།།

གཤོག་ ལ་ང་ལ་གཡོར་དང་། །

ཐག་རིང་ ང་ལ་མི་འ ོ། །

ལི་ཐང་བ ོར་ནས་ ེབ་ཡོང་། །

“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我|不会远走高飞|飞到理塘就转回”

注:据说这一节是仓央嘉措预言他要在理塘转生的话。

《仓央嘉措情诗》

◆ ◆ ◆ ◆ ◆ ◆ ◆ ◆ ◆ ◆ ◆

拉藏汗继位

五世达赖5岁受戒;三世达赖是3岁就被送往哲蚌寺,作为根敦嘉措的转世。

仓央嘉措14岁,才从故乡门隅,迎请至拉萨坐床。

如此仓促突然,人们心中都有些奇怪。

特别是达赖汗,鄂齐尔图汗的继任者,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就在这一年,达赖汗突然去世。

民间传说,拉藏汗怀疑父亲死于毒杀,并因此和第巴交恶,这是缺乏史料证据的。

继汗位之前,拉藏生活在位于青海的游牧地,并未与西藏第巴势力直接对立,两者之间,至少表面上还比较融洽。

1701年,第巴桑结嘉措曾将达赖赏赐的百余户朗生(农奴)分给拉藏。

达赖汗去世后,本来是要长子丹津旺扎勒继承汗位,但是长子有病,不明事理,“故令其弟拉藏继位”。

1702年,在六世达赖喇嘛和第巴的支持下,在达赖汗去世、汗位空悬两年之后,拉藏才得以继位。

拉藏汗曾对清朝使者荐良说:“第巴欲立我为汗,让六世达赖喇嘛坐察奇尔巴顿汗(蒙语,转轮王,意为观音菩萨转世,西藏最早的转轮王是松赞干布)之床,以控制六世达赖喇嘛。故曾与我甚为友善。”

为了笼络拉藏汗,第巴桑结嘉措还特别给其上“成吉思汗之名”。

但是,拉藏汗并不想像他的父亲那样,成为第巴手中又一件提线木偶。两人的明争暗斗,就从拉藏汗继位开始,越发残酷了。

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 ◆ ◆ ◆ ◆ ◆ ◆ ◆ ◆ ◆ ◆

权利夹缝

一只自由自在的杜鹃鸟,忽然远离家乡亲人,关进布达拉宫的铜墙铁壁,每天繁重枯燥的课业,年轻的仓央嘉措压力很大。

为弥补过去十年荒废的时光,第巴请来数位高僧大德,在严格的戒律和制度规范下,教他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达赖喇嘛。

不仅要学习掌握佛教经典,无论是萨迦、格鲁、宁玛,无论是显宗密宗,不分流派,无所不学。还要学习金刚步法、舞姿,灌顶、解脱、教规、密咒、算数,“大小五明”等课程。

(大小五明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五明”是指:工巧明,即工艺学;医方明,即医学;声明,即声律学;因明,即正理学,用现代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逻辑学;内明,即佛学。“小五明”是指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历算学。大小五明文化是随着佛教传入藏族地区而在藏区传播。)

仓央嘉措曾经亲口对阿旺多尔济说:

“那是我正年幼,不懂事,讲法时坐不住,常常走来走去,不合规矩。白发苍苍的经师总是站起来规劝道,您圣明!劳驾!请别这样,如果您不好好听,第巴该责骂我了。每当他双手合十规劝我,我只好乖乖坐下来,继续听经文……此情此景,历历在目,我所经历的辛苦真是各种各样啊。”

说罢,以拳击首,潸然泪下。(《秘传》)

这个聪明的孩子很快就知道,人们毕恭毕敬的达赖喇嘛,不过是一个“至尊傀儡”。在布达拉宫,真正手握实权的人并不是他,而是第巴桑结嘉措。

夹在第巴和汗王之间,躲不掉的明枪暗箭,往往都射在六世达赖身上,更使他无端受牵连。

桑结嘉措的确不想让六世达赖过多的接触这些俗事,以免耽误了学习。

另一方面,他和拉藏汗之间的斗争日益激化。

秘丧一事,虽然没有追究下来,到底是失去了皇帝的宠信。

第巴心中,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萨罕其布记录说:“看得第巴日子过得似很艰难。达赖喇嘛、第巴、拉藏相互不合,事不让第巴管。”

第巴也曾经向与他关系非常亲昵的青海亲王扎西巴图鲁使者萨罕其布说:“前世达赖喇嘛在世时曾有训示,一切事情我自专办理。如今,这辈达赖喇嘛、拉藏二人凡事不让我管,欲退官复不准。今非昔同,日子不好过矣。”这些都记录在青海巴图鲁王给康熙的奏报中。

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 ◆ ◆ ◆ ◆ ◆ ◆ ◆ ◆ ◆ ◆

以死抗争

第巴对仓央嘉措管教很严。

政敌们制造舆论,达赖喇嘛是第巴大人亲手扶植的一枚棋子。

此话总不免传到仓央嘉措耳朵里。

他用恶作剧一般的叛逆言行,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1702年,发生了一件事,令第巴和达赖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仓央嘉措听从第巴的劝告,前往扎什伦布寺,去班禅大师受比丘戒。

当班禅建议仓央嘉措为全体讲经时,竟遭到断然拒绝。并且:

“决然站起身来出去,从日光殿外向我三叩首,说‘违背上师之命, 实在感愧’ ,‘若是不能交回以前所授出家戒及沙弥戒, 我将面向札什伦布寺而自杀。二者当中, 请择其一, 清楚示知’”。

这是以死相逼,公开表示要还俗。

和当代高考生赌气说“再让我读书就自杀”,是多么相似啊。

阿旺尊珠一世曾对圣尊三拜,恳切地劝道:“您是雪域众生唯一的皈依处,不要这样下去了”,但是“由于徒众无福分,(他)也未听劝告”。

他离经叛道的行为,简直是在第巴背后拆台。

第巴桑结嘉措自然是严加劝诫,但对这个不听话的少年,也是无可奈何。他又请来五世班禅、三大寺的轨范师及总管,轮番规劝,苦苦哀求,却起了逆反效果。

仓央嘉措甚至蓄起了长发,证明他的决心。

勒隆协巴多吉喇嘛传记《勒隆吉仲洛桑陈来自传善缘喜筵》:“圣尊身穿一件浅蓝绞子薄藏袍,头发垂至耳下,手指满戴饰品。左右随从穿着不伦不类,佩戴箭筒……”

与之相反的是,拉藏汗装作非常理解他的样子,对他姑息纵容。

他收买达赖的贴身仆从,每日在布宫后山射箭取乐。这一切假象,都是为了骗取六世达赖的信任。

一转身,他就向皇帝告密,诋毁达赖“耽于酒色,不守清规”,后来干脆指责他是“假达赖”,并将矛头指向他背后的第巴。

康熙四十四年夏,清朝内阁侍读学士建良出使西藏,亲自目睹了这一历史事件,并以奏折向康熙帝详细奏报,其中有一句:“据言达赖喇嘛与第巴之女犯奸,跟随达赖喇嘛之男童拉旺亦犯奸……”

注意这个“据言”。

据谁的言?

还用说,当然是拉藏汗打的小报告!

掩卷暗叹,达赖到底太单纯年轻,毫无宫廷斗争的经验,根本不是拉藏汗的对手。

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扎什伦布寺,班禅大师驻锡地)

◆ ◆ ◆ ◆ ◆ ◆ ◆ ◆ ◆ ◆ ◆

风波再起

对拉藏汗打的小报告,康熙皇帝虽然疑心重重,但还是非常审慎的。

据《秘史》记载,康熙皇帝曾经派过一位相师进藏。

此人来后,请仓央嘉措赤身坐在座位上,他仔细观察体相,说:“这位大德是否为五世佛祖的转世,我固然不知,但作为圣者的体征,完备无缺。”说罢,顶礼膜拜,返回京城去了。

当时,康熙皇帝忙于边陲战事,暂时不想打破拉藏汗和第巴桑结嘉措之间的权利平衡。

于是,他承认了这一转世的合法性,并亲自授给印信、封文。

1703年,又一起突发事件,第巴和达赖决裂了。

第巴认为,达赖之所以变得叛逆,是因为他身边的男仆,仲科塔尔杰乃,撺掇教唆的结果。

于是他与钟锦丹津鄂木布、阿旺那木准、多罗鼐、噶济纳巴、特依本等人商议,欲杀塔尔杰乃。

有一天,仓央嘉措和随从出行,突然遭受十余人袭击,一名随从被砍死,尸骨被扔到路边,塔尔杰乃肩部受伤。

宁玛派喇嘛,久美多吉的弟子,在《圣僧自传遗事炽热太阳》中记载:

“那时很多藏蒙僧众对六世达赖喇嘛之所为进行各种邪视诽谤……第巴便准备派人在圣尊去宫后射箭回来时,将仲科塔尔杰乃(即被认为带坏了达赖的仆人拉旺)在半路杀掉。其日,恰巧拉旺之衣给了塔尔杰乃穿,塔尔杰乃之衣又穿给了仆人,所以错将仆人杀死。知道杀错之后,另一人又补刺塔尔杰乃一刀,但未杀死,只是受伤倒地。传言四起,圣尊对第巴的做法,非常不满。”

仓央嘉措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他立刻赶到第巴家里,指责他策划了这一行动,勒令他查出嫌犯。

第巴表面上答应,然而嫌犯未能查出。

达赖喇嘛决定自己找出凶手。

他一定是借助了拉藏汗的力量,才使得参与策划暗杀的五个人,被逐一查出,交给了拉藏汗处置。

但这五个人是第巴桑结嘉措的心腹,纷纷向第巴求情,请求免于死罪。

拉藏汗不肯,将五人处死。

正是这件事,第巴和拉藏汗之间的仇怨,似乎走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拉藏汗集合在达木八旗的蒙古兵进攻拉萨,当时还在城中参加传召大会的民众受到惊扰。

第巴和拉藏汗不睦的传闻,早已传到天子耳中,甚至有传闻说,拉藏汗已将第巴拘捕。

1704年5月,去拉萨回来的青海贝勒戴青和硕齐在奏折中说:

“我五月十一日到达,拘捕第巴之说是假,他还正常管理事务……看达赖喇嘛转世,行止如凡人,和拉藏一起经常放鸟枪、射箭。”

他也十分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派了两位使者前往调节矛盾。

两位使者从京城出发,还没有抵达拉萨的时候,又出了一件大事。

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 ◆ ◆ ◆ ◆ ◆ ◆ ◆ ◆ ◆ ◆

毒害拉藏

亲信弟子被杀,他作为西藏的摄政,却不能救,第巴因此深恨拉藏汗。

或许,他应该等清朝的使者来调解,事情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但第八桑结嘉措,不是此等逆来顺受的性格。他要先下手为强,除掉眼中钉。

第巴一面集结手下的藏兵,向布宫靠拢,一面派人在拉藏汗的饮食里下了毒。

1704年夏天,拉藏汗中毒,但并没有死。

他被送到哲蚌寺,那里的主持,“嘉木样协巴多杰”华秀·阿旺宗哲活佛,是拉藏汗的经师。

经过一世嘉木样·华秀·阿旺宗哲的细心治疗,拉藏汗身体好转,移居达木(今西藏当雄)疗养,伺机报复。

1705年正月十五日,第巴又假托达赖喇嘛之命,试图将拉藏汗赶出西藏。

拉藏汗逃到了喀喇乌苏(今西藏那曲河),很快集合在达木八旗蒙古大军,猛攻拉萨。

第巴率领的藏兵,和蒙军在拉萨附近,交战三次,兵败,斩杀百人。

七月中旬,被第巴拥立的达赖六世仓央嘉错,为了保护第巴性命,出面劝和,对交战双方宣称:“勿害众生灵,我将第巴移出招地。暂驻日喀贡噶尔,将尔等之情由启奏天朝君主,若蒙颁旨,则照办之。”

只要拉藏汗撤回青海,第巴桑结嘉措同意退位,交出印玺,退避往山南贡噶宗静修,第巴之位由他的儿子阿旺仁钦接替。

可是双方都没有遵守协议。

拉藏汗兵分两路南下,桑结则集中十三万户土兵迎击,这些土兵却不是蒙古兵对手,败退堆龙、曲水。

1705年9月6日,桑结嘉措被拉藏汗捕获,处死于堆龙德庆的囊孜。据说,行刑的是拉藏汗的妃子才旺甲茂。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被押解往京城。

康熙派来一位喇嘛和一位官员抵达拉萨的时候,桑结嘉措已死。

官方史书《清圣祖实录》是这样说的:“先是,五世达赖喇嘛身故,第巴匿其事,构使喀尔喀、额鲁特互相仇杀,扰害生灵。又立假六世达赖喇嘛,以惑众人。且曾毒拉藏,因其未死,后复逐之。是以拉藏蓄恨兴兵,执第巴而杀之。”

《清史稿》:“拉藏汗集众讨诛桑结,诏封为翊法恭顺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达赖,诏送京师。”

对第巴桑结嘉措的评价可谓不留情面。

杀死第巴,拉藏汗迫切需要得到皇帝给他一个名分。

他在第一时间,向康熙陈述始末,恳请康熙皇帝在次年七月初一,拉萨蒙藏僧俗大会时,颁旨支持和保护他。

康熙皇帝审视了西藏的局势,封其为“翊法恭顺汗”。

历史就是胜利者书写的。

此时仓央嘉措早已成为一颗弃子,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牵制拉藏汗的了。

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 ◆ ◆ ◆ ◆ ◆ ◆ ◆ ◆ ◆ ◆

押解青海

1706年,拉藏汗实权在握,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皇帝的默许下,废黜昔日的“盟友”,“假达赖”仓央嘉措。

次年,拉藏汗拉拢新第巴索隆,新立他一手培养的阿旺益西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达到他总揽政教大权于一身的目的。

但是,人民并不认可这位新达赖。汗王和西藏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只不过,拉藏汗这次面临的,是看不见的敌人。

失去了第巴的庇护的达赖,是否如同覆巢之下脆弱的卵,任人宰割吗?

并没有。

退位之后的仓央嘉措,仿佛一块烫手山芋,谁都不敢接。

他作为五世达赖的转世这一身份,早已在西藏僧俗心中根深蒂固,所以谁都不敢轻言杀害,以面激起民愤。

拉藏汗本想把仓央嘉措攥在手里,但他又不得不主动把他押解到京城,好甩掉这个包袱;而康熙皇帝也改变了注意,不想接着棘手的难题。

于是,官方记载,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病死青海湖”了。

“行至青海,道死,依其俗,行事悖乱者抛弃尸骸。卒,年二十五。时康熙四十六年也。”《清史稿》

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 ◆ ◆ ◆ ◆ ◆ ◆ ◆ ◆ ◆ ◆

转世理塘

趁着西藏民心不稳的时候,康熙皇帝迅速派钦差侍郎进藏,协同拉藏汗办理事务。

又在1713年,正式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满语尊称,“珍宝”之意),使他取得和达赖同等的地位,作为新的格鲁派势力,来平衡蒙古汗王一人独大的权利。

从今往后,历代班禅和达赖转世灵童的认定,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和批准。

1710年,拉萨三大寺喇嘛,根据仓央嘉措的诗作:

“洁白的仙鹤,

请把双翅借我。

不会远走高飞,

到理塘转转就回。”

在康巴理塘寻找到格桑嘉措,作为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并于1716年送往塔尔寺出家受戒。

“七辈罗布藏噶尔桑嘉穆错於康熙四十七年在里塘转世。生有异表,右臂纹如法轮。七岁与众喇嘛谈经,均莫能难,盖有夙慧也。”

由于拉藏汗所立的益西嘉措不得认可,康熙默许了这一灵童的身份。

1717年秋天,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喇布坦,在他叔叔兵败自杀二十年之后,东山再起,打着恢复格鲁派和为桑结嘉措报仇的旗号,举兵攻打西藏。

年底,准噶尔兵攻克拉萨。拉藏汗兵败被杀。益西加措被废。蒙古和硕特部的势力,统治西藏八十年,一夜之间被清除得干干净净。

这可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啊。

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康熙帝,两次出兵讨伐准噶尔,并联合拉藏汗旧部、后藏地方武装,前后夹击,1720年,准噶尔被逐出西藏。

蒙古人不再参与西藏政务,而“第巴”(摄政)这一独揽大权的职位也遭到废止,改为由诸位“噶伦”(头人)联合执政的方式,统治西藏。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解放初。

作为安抚,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格桑嘉措,被迎入西藏,作为官方承认的新达赖坐床。

虽然格桑嘉措正式敕封,是以“弘法觉众第六辈达赖喇嘛”的名义,而不是七世达赖的名义,到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乾隆皇帝敕封格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强白嘉措,就采用了“八世达赖”的称呼,相当于给仓央嘉措平反。

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 ◆ ◆ ◆ ◆ ◆ ◆ ◆ ◆ ◆ ◆

不死传说

故事写到这里就结束,应该称得上是“皆大欢喜”吧。

仓央嘉措深受百姓爱戴,在西藏民间,流传着种种不死传闻。

假如这些传闻是真相,足以令人“细思极恐”。

有人说,仓央嘉措没有死,他在一个风雪的夜晚出走失踪。

有人说,拉藏汗欲暗杀仓央嘉措,宝剑深深嵌入一块大石头内,而仓央嘉措本人则不知去向。

另有一位喇嘛自称是仓央嘉措的徒弟,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秘传》。

《秘传》中,以仓央嘉措口述、弟子记录的形式,记载了仓央嘉措后半生,出走、云游、修行、行医的经历。既有不可思议的情节,也有感人至深的场景。(我会在最后一章,详细给大家介绍这本书。)

假如《秘传》所说,仓央嘉措并于二十五岁时病死途中,而是云游四方直到六十多岁才寿终正寝,那被官方认定的转世灵童又是从何而来?恐怕整个西藏的历史都要改写。

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仓央嘉措略传(2)|权利夹缝与明枪暗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