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大清末年的中國人怎麼和外國人相處


鴉片戰爭到大清覆亡,大清屢遭西方列強的羞辱,據統計,大清和列強簽署的不平等契約、協約和合約達1175件。不過,這些大歷史和具體的歷史細節還有所不同,那麼晚清中國人和洋人是怎樣的關係呢?圖為20世紀初,山東煙臺的一座教堂裡內設的育嬰堂,專門撫養被遺棄和流浪的孤兒。

圖為張之洞與英軍軍官合影。1903年5月14日,兩江總督張之洞奉旨入京陛見途中,在保定府與英軍高官合影。晚清時期的中國官員並不是如影視劇所演繹的那樣,對“洋大人”俯首帖耳。大多數的外國人還是以契約為限從事活動,對中國官員尤其是高官還是相當尊重的。

圖為一位外國少女和中國人一起在村裡看馬戲表演。威海成為英國租借地後,很多西方人來此度假。在拍攝的瞬間,雜耍人和圍觀者的驚愕表情一覽無餘。但這種驚愕並不是因為洋人的存在,而是相機拍攝時的聲響導致的。不管怎麼說,至今中國發展相對良好的城市都是由先進國家打下的基礎。攝於20世紀初。


威海衛租借地行政長官駱任廷拜訪曲阜,贈送給第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牌匾。“大英國欽差大臣駱檄拜”等字樣清晰可見。攝於1903年。這次駱任廷到山東訪問,是由山東巡撫周馥的邀請,周馥是晚清的能臣,為遏制德國在山東擴展勢力,他“以夷制夷”,想邀請當時最為和平的帝國主義國家英國來對抗德國。不過,曲阜確實是西方人來中國最想去的地方。

義和團暴亂時期,山西是教案重災區,大量在山西鄉村傳教,創辦學校和醫院的傳教士被殺。這使得在四年後的1904年,外國人到山西還很擔憂,請求山西地方政府提供兵丁護衛。圖為1904年,在山西汾州護衛洋人的當地護衛隊。

為對抗俄國人在東北的蠶食,大清樂意引入日本對抗俄國,不過這種策略無疑是飲鴆止渴。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中國東北地區淪為戰場,清廷無力保護民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圖為日軍役使中國民眾拖出陷在泥坑中的馬車。不過,這場戰爭對中國自身的歷史進程影響巨大。黃種人戰勝白種人,君主立憲戰勝君主專制。


圖中五位洋人半躺在草地上野餐,笑容可掬,而四位華人侍者則表情淡然。西方人大量來到中國,逐漸對中國傳統習俗產生了諸多影響。

圖為1910年,大清皇家禁衛軍首領訪問奧地利。在布達佩斯拍攝的這張合影中,前排左二是哈漢章,左三是李經邁,左四是載濤,右一是良弼。清末新政並不是虛偽的,只不過因為各種勢力的糾葛,導致效率低下、進展緩慢,但是具體到很多人來說,他們在做著努力。不過,歷史的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逆潮流而動,終究是不可取的。

以上圖文刊登於《老照片》。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山東畫報出版社《老照片》1996年12月出版第一輯, 是一種陸續出版的叢書,每年出版六輯,截至2018年10月,已出版121輯。專門刊發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關的文章。定格歷史,收藏記憶,觀照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