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在日本展出,不久却“失窃”日方只赔12万,网友:这是明抢

在东亚文化圈,中国艺术珍品的数量最多,质量最好,对于中国文化最感兴趣的日本常常借展中国文物,本来这是加深中日文化交流的好事,但在2011年,中国国宝“西泠八家印存”在日本展出后,竟然被借展人弄丢,事后日方直言只赔偿200万日元(约12万人民币)。此事为中日文化交流泼了一盆冷水。

国宝在日本展出,不久却“失窃”日方只赔12万,网友:这是明抢

“西泠八家印存”是由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篆刻家丁仁于1938年拓制而成,是西泠印社的传世珍品。西冷印社成立于1904年,著名艺术大师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专门研究中国金石篆刻、书法书画,在海内外影响力很大。丁仁(字辅之)当年在上海中华书局工作,抗战爆发后,他听说日军要入侵杭州,他赶紧让儿子赶回杭州老家,从老宅“八千卷楼”(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的丁丙所建)中带出了500余方西泠八家印章,后来“八千卷楼”被日军焚毁。

国宝在日本展出,不久却“失窃”日方只赔12万,网友:这是明抢

眼看祖宗基业毁于一旦,丁仁忧愤不已,他恐怕这些珍贵印章再有闪失,于是将西泠八家印章拓制成册,并用小楷工工整整地将每方印的来历详细介绍,最终以9200余字的篇幅完整叙述了这500方印的身世。这部印存由正反两册构成,丁仁亲自用商卜文写了题跋,并邀清收藏家葛昌楹题写书签,由著名书画家高时显做序,仅仅这三人的真迹就价值连城,何况印存内部极为珍贵的500方大印?1938年,“西泠八家印存”作为西冷印社最后的辉煌,以孤本的形式流传于世,但不久之后就失踪了,直到2003年才重现出现。

国宝在日本展出,不久却“失窃”日方只赔12万,网友:这是明抢

2003年,丁仁的孙女,旅日华人丁如霞在整理亲人遗物时,发现了“西泠八家印存”,这一发现立刻震惊了篆刻学界。国宝文物再次现世,引起了很多人的觊觎,2011年8月,日本篆刻名人,同时也是西冷印社名誉会员的内藤富卿找到丁如霞,想要借“西泠八家印存”公开展览。

国宝在日本展出,不久却“失窃”日方只赔12万,网友:这是明抢

丁如霞本着文化交流的观点,将印存借给了对方。可后来展览结束后,内藤富卿迟迟不归还“西泠八家印存”,在丁如霞多次要求下,内藤富卿终于答应归还,但就在约定的时间前,内藤富卿宣称东西丢了,他说“西泠八家印存”被他装在一个纸袋里,自己上了个厕所,出来时忘记拿了,再回去找已经不见了。

国宝在日本展出,不久却“失窃”日方只赔12万,网友:这是明抢

内藤富卿让丁如霞耐心等待,如果有人捡到,一定会归还。过了很久,印存杳无音信,丁如霞要求在印存找回前,内藤富卿要拿出一件跟“西泠八家印存”价值相当的抵押物,用以鞭策内藤富卿去寻找丢失的文物,可内藤富卿却拿出了一份“西泠八家印存”的印刷品充数,丁如霞怒不接受,内藤富卿又希望用200万日元(12万元人民币)赔偿丁如霞。看到对方毫无诚意,且极为蹊跷的做法,丁如霞觉得事情并不简单,于是向日本法院提起了诉讼,日本法院一直以证据不清拖延,案件迟迟没有进展。中国国宝“西泠八家印存”在日本丢失,这桩公案悬而未决,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个反面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