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西城的红墙边,有群人正在讲述最美乡村故事

星罗棋布的古民居

神秘莫测的古寨堡

看不厌的青山绿水

这里是福建省的嵩口古镇

曾经跟所有全国乡镇一样

都面临着经济衰败、人口流失等问题

而现在

这座被溪水环绕的美丽乡村

正在慢慢回归诗意生活

「文化」在西城的红墙边,有群人正在讲述最美乡村故事

驻区企业开设公益大讲堂

邀请各地新农人

讲述美丽乡村建设背后的故事

袈蓝公社助力乡村建设

袈蓝公社是驻区民营企业袈蓝建筑的品牌延伸,袈蓝公益大讲堂以每月一次的频率,邀请全国各地的“新农人”,从对政策的解读,到不同地方新型城镇化项目的操作区别,到正在进行中的项目遇到的问题等各种不同角度展开讨论,在首都的红墙边把脉乡村经济律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文化」在西城的红墙边,有群人正在讲述最美乡村故事

10月21日,在两广大街虎坊桥路口西北角“京华印书局”里,袈蓝公益大讲堂又一次迎来了来自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者,全程参与嵩口古镇振兴的运营团队,为我们讲述这座千年古镇的前世今生。像嵩口古镇这样的乡村振兴故事已经多次在袈蓝公益大讲堂回响。

“新农人”的新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乡的差异边界逐渐模糊,生活方式的交叉也随之不断增加,原来泾渭分明的城乡二元时代会被新场景所代替,甚至在人群上除了以往的城里人和乡下人,已经衍生出一个新的群体“新农人”他们是这场变革的发起者、设计者、建设者、参与者、传播者,更是身在其中的生活者

「文化」在西城的红墙边,有群人正在讲述最美乡村故事

袈蓝公益大讲堂发起人邹迎晞便是“新农人”的代表。作为袈蓝建筑创始人,邹迎晞拥有丰富的田园综合体类型项目设计服务经验

大量的新型城镇化项目的推进让邹迎晞和“田园”有了越来越多的联系。早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前,打造一个有关乡村振兴交流空间的念头,已经朦胧地出现在邹迎晞的脑海里。

「文化」在西城的红墙边,有群人正在讲述最美乡村故事

与规定空间内的建筑改造或是规定面积内的建筑设计不同,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的策划、规划与建筑设计是有些复杂的场景,设计师创造的不再是空间的物理结构,更是思想与当地文化的交融,在生活方式上创造新的主张

「文化」在西城的红墙边,有群人正在讲述最美乡村故事

实践中,其实也逐渐面临一个比较大的困惑,业主经常会问,这个图挺好,貌似这个方法论也是正确的,可是你把图给我,房子改造好了、建成了,但是如何才能振兴乡村呢?

面对这样的课题,设计者必须首先了解土地的故事、种地的人,只有了解了农业的时下脚步,才能够做出与当地、与土地、与乡里人没有误区与隔阂的“恰当设计”,这需要一个让内容聚合的载体。

袈蓝公社成立

当这些朦胧的想法逐渐变得清晰,“新田园主义实践者聚落”——袈蓝公社成立了。

今年9月,袈蓝公社实体商业品牌袈蓝咖啡在“京华印书局”大楼内开业,袈蓝公益大讲堂也随之落户,全国各地的“新农人”在这栋见证了历史与文化变迁的建筑里,共同交流乡村振兴经验,展示乡村振兴成果,讲述“中国最美乡村故事”。

「文化」在西城的红墙边,有群人正在讲述最美乡村故事

目前,袈蓝公益大讲堂定位于开放的线下分享平台,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核心议题创建专业话题探讨。

今后,袈蓝公益大讲堂还将通过汇聚城乡融合与田园建设的建设者、研究者、关注者,邀请嘉宾分享建筑规划、创新农业、文化创意、特色旅游、社区营建、城乡公益等,围绕新田园主义人居生活的前沿资讯和创新主张,帮助优质项目落地,继续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文化」在西城的红墙边,有群人正在讲述最美乡村故事

“新农人们”在乡村建设上

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让乡村面貌回归了自然的美丽

这就是最大的公益

文字:焦烈

校对:王昭

审核:侯明月

「文化」在西城的红墙边,有群人正在讲述最美乡村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