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任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履新背後的華科大現象,到底如何產生?

在經歷半月公示之後,原華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華科)副校長駱清銘,於9月15日正式出任海南大學校長。據媒體初步統計顯示,

包括駱清銘在內全國重點高校校長之中,出自華科的至少有4位。

調任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履新背後的華科大現象,到底如何產生?


從全國範圍看,對外輸送4名在任校長的高校,並不多見。如果從曾任高校校長和書記的範圍看,或從校友的角度看,擔任全國高校校長或黨委書記的華科人名單則更多更長。究竟是什麼原因使華科人脫穎而出,成為其他高校的校長呢?

相關職能的需要

華科之所以能不斷輸出校長/書記,與校長/書記的崗位職能密切相關。因為無論是高校的校長還是書記,更多的還是行政職務而非教學職位,或者說教學與學術並非本崗位最核心的職能與要求,而把高校經營好才是他們最核心的職能。

在校長與書記的位置,需要在統籌好學校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更要解決好諸如基礎設施建設、教師待遇、生源質量、科研投入等具體的問題,而上述具體問題的解決需要打理和平衡好內外部的各種關係與矛盾。

因此,相對於教職或教研管理崗,高校的校長與書記對能力要求其實更綜合更全面。某種程度上講,擔任高校的掌舵者並不完全需要具備深厚的學術與教研積累,但熟悉教育與科研、具備大局觀和平衡及協調能力,並最終能解決實際問題。事實上,縱覽國內高校的發展歷程看,每所高校發展良好的階段正是相應能從容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校長主政的時期。

當然,因為中國高校是知識分子密集的區域。所以,為便於高校的日常治理與推進,實際上中國高校的黨政主官基本上都具有深厚的教研履歷,特別是校長人選基本上都是從高校的學術精英之中產生。

華科的基因奠定

除了崗位職能的需要之外,高校校長/書記序列華科現象的產生,還與華科的本身的特徵密不可分。熟悉華科的人基本都知道,華科是所以理工科見長的重點高校。或許是因為學科積累的原因,

華科以務實低調著稱,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普遍總體樸實。

並且,華科的歷任校長特別是朱九思任職期間,尊師重教尚學之風十分的濃厚。所以,華科的老師和學生總體上對社會事務不太熱衷,更注重對相關問題的研究與實際解決。因此,華科產生了冰岩、聯創為代表的實踐組織,以華工科技及其他學生創業企業為代表的產業主體。

而且,華科是依託相關名校的優勢學科創建的,並從創建至今一直是國家重點高校。所以,華科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總體都非常的優秀,並更能在相互促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同時,得益於華科的低調務實與對相應問題的關注,華科與外部的關係總體上相對和諧。

基於上述的氛圍與基因,依託上述的實踐組織和產業主體,得益於良好的起點和總體和諧的外部關係,

華科的學生與教師在不斷的實踐中豐富和完善了相應的能力,具備擁有高校主政者能力的可能性和機會更大。

實踐的檢驗與證明

華科不斷提升的實力,是高校校長/書記序列華科現象的基礎與依託。畢竟,華科的相應人員能否成為其他高校的掌舵者,還需要用華科本身的治理水平說話。如果華科本身的治理水平平常,任命華科的行政人員出任其他高校的掌舵者,顯然是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華科的治理水平是在不斷提升。如今的華科,已從建校之初的普通的重點高校序列,成長為學科門類完善、知名度、社會影響力與學術競爭力,可與武大、哈工大等老牌名校比肩並在部分領域超越的國際高水平高校,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與良好的國際影響。

因此,事實勝於雄辯。華科不斷提升的實力、良好的治理水平,自然使更多的華科行政人員進入組織部門的視野,成為其他高校的掌舵者。當然,具體的人選則需要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綜合權衡確定。但無一例外的是,所選人員基本上都具備良好的學術背景與管理能力。

事實上,本次擔任海南大學校長的駱清銘正是如此。公開資料顯示,今年52歲的駱清銘是華中理工大學(華科前身)電子工程系博士畢業,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是首批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調任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履新背後的華科大現象,到底如何產生?

華中科技大學官網關於駱清銘的相關介紹(部分)


從1997年華科創建實驗室至今,共培養了兩名長江學者、3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名“973計劃”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首席科學家,發表了華科歷史上第一篇《Science》論文,支撐了華中科技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全國第一的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