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从选择到人性,终归是无法预测!

期货交易:从选择到人性,终归是无法预测!

01期货的性质

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是:在市场面前,所有的技术指标和交易策略都归于尘土。

很多人不死心,试图用哲学、艺术甚至一些宗教法门作指导,靠这些本身就说不清、玄之又玄的东西武装自己,到头来,也是一头撞到南墙上。

熟悉期货、参与期货的人,无论在市场里扮演什么角色,一定都会认可这个不争的事实:

期货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体经济的保驾护航者,为现货实体行业提供对冲的套保工具,而投机者在市场里的作用只是提供流动性。

换句话说,投机者充当炮灰的角色,不要想多了。

可是不管怎样,“获利”才是投机者入市的动机和原动力。

实体经经济成熟了,自然就会诞生期货市场,因为现货价格不可预测,为防止波动带来的损失和风险,才有了期货市场这个风险管理工具的出现。

请记住期货这个性质,这很重要。

真正能从这个市场带走财富的投机者少之又少,有数据说比例也就是3%,但即便是3%,也是太乐观了!

期货交易:从选择到人性,终归是无法预测!

02投机者的产生

“投机”这个词不受欢迎。更多的人喜欢自称“交易者”或“投资者”,这当然并不重要。事实是,股票市场那些自称投资者的,往往是亏损后不肯止损离场的人,背着亏损这个包袱耗时间,结果把自己变成了被动的“投资者”,运气再差点,连内裤都不剩了。

所谓投资者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放在期货市场完全行不通,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会让你的亏损迅速扩大,迅速抽干你,直到被踢出局,滚蛋。

要知道期货市场里只有两个角色:现货行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套保者,以及以盈利为目的的投机者。

因为期货还只是在小圈子里流行,大众并不很了解,所以一般人会联想到恐惧、触犯法律之类的字眼,如“高风险”和“赌博”,投机者由一个中性词变得臭名远扬,也就不奇怪了。

03期货交易就在身边

作为主要的金融交易工具,期货交易品种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等行当都涉及,像黄豆、豆油、钢材、铜、铝、玉米、小麦、水稻、煤炭、鸡蛋、白糖、棉花、橡胶、黄金、白银、国债等等,无所不包。

大宗商品的价格,极为重要的就是它的期货定价。也许你并不知道期货是什么,但是大宗商品的价格关乎你我生活的点点滴滴,关乎国计民生,我们都生活在期货世界中。

在便利店买瓶水或者送孩子去学校读书都是交易的一种表现,这属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交易;而预交十桶桶装水的订金,并约好未来某天取货便是最简单的期货交易。

可见,我们每个人都交易过期货。

至于喝哪个便利店的水,喝什么牌子的水,送孩子上哪个学校就属于个人选择,选择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在选择中人们建立起来了联系,选择就是经济学的全部。商品价格的波动正是无数人选择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期货就是世界,是现实世界的镜像或水中倒影。

期货交易:从选择到人性,终归是无法预测!

04经济学家最扯

选择也确定了我们现在的样子,选择结婚对象、选择生活方式。正是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历史上的许多关键时刻,因为当事人的抉择正确,便造就了英雄人物的出现,成就了历史。

生活中也是这样,每当我们回忆往事,总是不禁这样感叹:如果当初我不那么做,现在该会是另个样子了!

选择是在已有信息基础上、特定情境下的感情倾向,而那些被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多的只是我们倾向的“选择”,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认为的世界,跳不开自己的舒适区,想要获取信息的真相断无可能。

于是,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总是活在对过去的悔恨中。

悔恨的不只是大众,经济学家的选择更是一错再错,没有哪个经济学家能在股票、期货市场如鱼得水,相反,经济学家在金融市场是表现最差的一个群体。

除了经济学家外,还有整日乐此不疲指点江山的分析家们,他们只会纸上谈兵,甚至从来没做过交易。

他们通悉过去发生的一切金融事件的前因后果,却总是被自己的预测反复打脸。

05选择的结果

选择,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商品价格的变化,事件的发展,都是选择的结果。

选择是感性的,没有数学模型可以遵照,经济学家或者绝大多数金融投机者,都是在用数学模型和理性推理看待世界,反而忽略了人的情绪和世界不可测的本质,于是葬身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没人能够改变过去,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现在,未来的样子取决于现在的每一个选择。

犹如我们观看镜中的自己,期货只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另一种展现,而真实的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地球上第一个原始人睁开眼睛,就充满着好奇和恐惧开始打量。

一看到这个未知的世界时,就已经忍不住尝试着解释,显然面前的一切都是他觉得神秘未知的,虽然那时人类还没有“语言”和“文字”。

人类的远祖,自有了语言和文字后,从不同的方向开启了探索世界之旅。于是,出现了下面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科目”的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心理学等。

期货交易:从选择到人性,终归是无法预测!

06真相并不存在

强行把知识按照“科目”去分类,只不过是屈从了人类自己的软弱,如此而已。知识本来就是一体的:它们都是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一套体系。

世界有多少种这样的“科目”?几万种总是有了。人类有多少种语言?据说全球有过6800种语言,而且随时都在更新,语言间的融合发展更是大势所趋。

每一种语言都是某个人群用来观察世界、交流情感的载体,都是本族人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知识体系。

那么,人类在用约6800种语言解释着同一个世界。

把语言转换成文字留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千年所发生过的事情。

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史官想让后人看到的。要知道历史长河中和每个个体生命过程中发生了太多事情,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万千片断,还是史官的视角,这已经完全脱离了客观,我们很难不受记史者的主观意识影响。

“真相”早已随历史的烟尘一同消散了。

07预测是不可能的

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我们现在取得的成绩是过去的英雄伟人无法想象的!

从牛顿的经典力学把人类快速的推向现代文明,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实现了物理的突破和飞跃,以及高潮迭起的工业革命,直到我们此刻所处的信息化社会。

尽管如此,金融界依旧在寻找着预测未来的方法体系,现代科学已经告诉我们,未来无法预测,对世界知道得越多,困惑就越多,在未知世界面前,人类似乎永远看不清她的容颜。

所以,期货归根结底是现实世界的另一种“镜像”,我们永远不知道她的波动方向、速度和波幅。

时至今日,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指标可以预测市场,更没有任何一种交易策略可以战胜市场。

就像我们用不同的语言解释着我们看到的世界,用不同的“科目”阐明我们生活的世界,用不同的文字记录着世界发生的事情。

可是,世界在我们面前依旧遥远而神秘!在预测未来这件事上,人类无能为力!

期货交易:从选择到人性,终归是无法预测!

08从来只有流星

如果未来能够预测,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

一旦发现未来不能预测,承认未来不能预测,那么,就会进一步的发现:我们过去所赖以快速发展的思想基础,因果关系、逻辑推理或者分析方法等等,其本质就如6800种语言,或者类似那无数的“科目”,已经无能为力。

好在市场度量极大,能自圆其说也好,南腔北调也好,它容纳一切理论。

所有的理论都在按照自己的体系去解释世界,借以预测未来的发展。未来无法预测,我们的任何分析理论都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金融的天空从来不缺耀眼的新星,可是几轮牛熊转换,甚至等不到牛熊转换,也许下个星期就不知所踪,成了流星。

那些流星都有一个特点: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深信(或者吹嘘)这套体系能够把握市场脉搏。

无情的市场甚至都不用抬手,就将这些星星尽数甩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