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和宋江的魄力:草根逆襲的祕訣,你知道多少?

西門慶和宋江的魄力:草根逆襲的秘訣,你知道多少?

01

宋江,出身小地主,在地方上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

他在縣裡衙門聽差,掌管文書,人稱宋押司。

雖屬微末小吏,但手握特權,可以幫人訴訟打官司。

如果他願意,吃完原告吃被告,左右逢源也不足為奇。

可以想像,憑他的人脈和能力,這種場面完全可以駕馭。

他花錢如流水,錢從哪裡來?

這筆收入,很可能就是個大頭。

也可以想像,他平時是怎樣構建他的關係網的。

上至府縣領導,下至一干同僚,肯定沒少花錢打點。

所以他吃得很開,業務辦得很順利,招牌也就越來越大。

西門慶和宋江的魄力:草根逆襲的秘訣,你知道多少?

02

而破落戶出身的西門慶呢?

跟宋江路數也差不多。

書裡寫:西門慶是一家生藥鋪老闆,專在縣裡管些公事,與人放刁把濫,說事過錢,排陷官吏,滿縣人都饒讓他些個。

一個商人,憑什麼具有這麼大能量?

可以想像,西門慶也沒少在領導身上花力氣。

沒有領導的招呼,沒有一幫利益均沾的朋友,他就沒本錢放肆。

這就是鑽營逢迎的本事,宋江和西門慶都熟諳此道,藉此混得風生水起。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二個人其實是一路貨色。

西門慶和宋江的魄力:草根逆襲的秘訣,你知道多少?

03

可是,我們很難據此指責他們。

因為在那樣一個社會環境裡,要想混出頭,沒有別的路子好走。

不管走哪條路,都繞不開官府,都是權力底下討生活。

於是跟官府打好交道,就成了生存哲學,成了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為官府的代表,上司自然就是大家眼中的一塊肥肉,必欲得之而後快。

挖空心思,極力巴結討好,跟上司穿上同一條褲子,也就順理成章。

反過來說,上司也無路可走。

無論從制度層面,還是從人性層面,他都很難做到獨善其身,不忘初心。

從他的處境考慮,最安全的做法不是激濁揚清去蕪存菁,而是隨波逐流。

往小裡說,這是為官之道,往大處說,這是制度驅動......

歷史上的包青天、海瑞那樣的官員屈指可數,就是這個道理。

西門慶和宋江的魄力:草根逆襲的秘訣,你知道多少?

04

很多年前,有個老前輩跟我說:你這輩子小成還行,但不能大成。

我很不服氣。

他解釋說:你沒有害人之心。

鑽進制度的漏洞,卡住人性的弱點,把人們直接按倒在地上,這才是掙大錢的不二法門。

這個道理好懂,但是執行起來需要極大的魄力。

西門慶和宋江不缺這樣的魄力,他們就是這麼幹的。

對上,他們勇於拉攏賄賂,對下,他們夠心狠。

對於他們而言,只要能上位,哪怕腳下橫屍遍野。

不可否認,把人們按倒在地上,他們成功做到了。

大多數人之所以混不成氣候,並不是他們的道德操守有多好,也並非沒有洞察力,而正是缺乏這種魄力。

西門慶和宋江的魄力:草根逆襲的秘訣,你知道多少?

05

當然,也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束縛了人們的手腳。

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比如:小成靠智,大成靠德......

比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事實的真相果然是如此嗎?

說起來有個論斷:60後、70後和80後、90後相比,前者的道德素質要差得多。

理由是:60後、70後的成長環境是物質缺乏、法治無序的年代,為了搶佔資源,必然需要狼性和野心,甚至不擇手段。

而80和90後所成長的環境,社會經濟條件已大大改善,用不著為了點蠅頭小利扭曲自己。

這就可以倒推出所謂的道德,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產物。

換而言之,在宋朝那樣的叢林社會,所謂的道德,也只是既得利益者們維護自己的利益,給窮人制造的一劑迷幻藥。

西門慶和宋江不聽這一套,擼起袖子幹,他們的魄力正在於此。

我們只寫有態度和有價值的文章,歡迎你的評論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