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人參加戰鬥僅889人存活,將軍和司令部全體人員自殺殉國

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採菊……他們選擇了永恆,縱然諂媚誣衊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執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屍,魂歸狼煙,只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願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12000人參加戰鬥僅889人存活,將軍和司令部全體人員自殺殉國

二戰期間,蘇聯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將領,比如說朱可夫、科涅夫等聞名全球的軍事家,但要說到死的最悲壯的蘇聯將領,那應該是葉夫列莫夫中將了。

1897年葉夫列莫夫出生在俄羅斯塔盧薩市的一戶貧苦家庭,少年時曾在一家木雕廠做工匠,晚上在工人夜校讀書。18歲時,葉夫列莫夫參軍入伍,進入軍校學習,先後從俄羅斯55後備步兵團訓練隊和高加索捷拉維軍校畢業。

12000人參加戰鬥僅889人存活,將軍和司令部全體人員自殺殉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葉夫列莫夫加入沙俄軍隊,參加了對抗德軍和奧斯曼帝國的戰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葉夫列莫夫又加入了赤衛隊,不久又參加了列寧領導的彼得格勒十月武裝起義,次年加入紅軍,1919年葉夫列莫夫正式加了蘇維埃共產黨。

1920年葉夫列莫夫擔任蘇維埃紅軍鐵甲列車隊隊長時,在巴庫地區和對手白軍作戰時,曾開著裝甲車第一個攻入巴庫,趕走了敵人。葉夫列莫夫的英勇表現也得到了紅軍高層的賞識,先後授予其紅旗勳章和2枚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紅旗勳章。

12000人參加戰鬥僅889人存活,將軍和司令部全體人員自殺殉國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當時葉夫列莫夫任外高加索軍區司令,被授予中將軍銜,在西方方向同德軍作戰。和蘇聯其他將軍不同,葉夫列莫夫打仗從不靠人數優勢,也不靠強大的火力覆蓋,更多的時候他更喜歡靠謀略取勝。所以即使葉夫列莫夫手下的五個主力步兵師都頂著“民兵師”的稱號,但他們的戰鬥力卻不比一些正規部隊差,甚至還要強上幾分。

而且葉夫列莫夫從來不打罵下屬,哪怕對一個普通士兵,他也是愛護有加,跟一些戰績相比,他更在乎士兵們的生命,因此葉夫列莫夫在軍中的威望非常高。1942年1月,蘇聯在莫斯科保衛戰取得勝利後,在斯大林以及朱可夫等人的堅持下,蘇聯紅軍對德軍進行了反擊,企圖一舉擊潰德軍。

當時擔任蘇聯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的耶夫列莫夫由於推進過快,帶著部隊殺入了德軍後方,被德軍切斷了補給線,圍困在了維亞濟馬地域。被困後,葉夫列莫夫立即制定了突圍計劃,但以朱可夫為首的軍事委員會為了擴大戰果,要求葉夫列莫夫堅守陣地,不得撤退。隨著時間的推移,援軍遲遲不到,加上又沒有物資補給,葉夫列莫夫的第三十三集團軍傷亡慘重。

12000人參加戰鬥僅889人存活,將軍和司令部全體人員自殺殉國


1942年4月,朱可夫終於同意葉夫列莫夫突圍,但要求必須沿著經過基洛夫的路線突圍,否決了葉夫列莫夫制定的最短突圍方向,沿著烏格拉河方向突圍的計劃。後來,軍事委員會的其他將軍認為,耶夫列莫夫是一個有經驗的將軍,應當同意他的建議,朱可夫這才不情願的同意了葉夫列莫夫的突圍方案。

但遺憾的是,由於拖延太久,第三十三集團軍早已傷亡慘重,而且加上食物、藥品等物資的匱乏,部隊戰鬥力直線下降。在向烏格拉河撤離的過程中,部隊遭遇到了德軍的襲擊,部隊被打散,葉夫列莫夫在戰鬥中負了傷。為了不落入敵人手中,葉夫列莫夫在和擔任衛生所所長的妻子商量後,開槍打死了妻子,他自己也用手槍結束了生命。一位傑出的將軍,就這樣犧牲在了戰場上,年僅45歲。

12000人參加戰鬥僅889人存活,將軍和司令部全體人員自殺殉國


在得知葉夫列莫夫自殺後,第三十三集團軍炮兵司令阿法納西耶夫少將和集團軍司令部全體人員以及那些不願成為德軍俘虜的蘇聯士兵也相繼自殺。此戰過後,蘇聯第三十三集團軍已經名存實亡,參加這場戰役的12000多名士兵,活下來的只有889人,司令部高層人員更是全部自殺殉國,其悲壯程度舉世罕見。戰鬥結束後,德軍為葉夫列莫夫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以示尊重。

馬革裹屍,戰死沙場本是軍人的宿命,但像三十三集團軍這樣整個司令部集體自殺殉國的事情在任何時期,任何一場戰爭中都不多見,而像葉夫列莫夫、阿法納西耶夫這樣的軍人,值得所有對手尊重。

歷史是什麼?歷史是一條線,是一道軌跡,是從古至今再到未來確確實實發生過發生著將要發生的事。它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總結過去,充實未來,以史為鑑,借古論今。歷史像是一棵樹,隨著時間的深沉與流逝,樹上的年輪肆意增長,而歷史中的成與敗,如同年輪上的黑點,無法抹去,如今的我們,只能夠回憶歷史,緬懷歷史。

讀史明智,讀文銘心,用心做原創文章,與您共享。大家看完之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