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銷量,冰冷的汽車行業,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什麼?

2018年,汽車廠開始進行淘汰賽的元年。一切都顯得冰冰涼,冰冷的銷量,冰冷的汽車行業。

2018年9月份汽車銷量239.41萬輛,同比增長-11.55%,1-9月,同比增長僅1.49%,狹義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為-0.6%。

連續三個月下滑,9月份創造了自2012年1月以來的最大月度降幅,傳統的“金九”不在,“銀十”恐怕也難保。有專業人士預計2018年汽車市場銷量將呈現負增長。

冰冷的銷量,冰冷的汽車行業,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什麼?

汽車行業一片哀鴻聲,整個市場被悲觀情緒籠罩,這一次的悲觀與2011年、2015年不同。

2011年是經歷了前兩年30%以上增長後的調整,2015年還有火爆的SUV給與大家希望,而這一次呢?轎車、SUV、MPV全線淪落,未來靠什麼?靠前途迷茫中的半成品——新能源汽車嗎?看上去很難。

廣汽菲亞特、觀致汽車、華泰汽車、福迪汽車、夏利汽車、東風裕隆、濰柴、海馬、力帆、北汽銀翔、鈴木......,多少汽車廠撐的撐、退的退、停的停、賣的賣?還有多少正在這條路上煎熬?

2018年9月銷量,上汽通用五菱同比-24.4%,長安同比-23%,長城同比-19.2%,上汽通用同比-18.4%,北京現代-14.4%,可謂壯烈。

連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也分別下跌了8.6%、5.4%。汽車行業的“至暗時刻”,真不是危言聳聽,淘汰賽開始,剩下的才是精華。

冰冷的銷量,冰冷的汽車行業,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什麼?

什麼原因造成現在汽車行業的低迷?

汽車的普及或許進入低速狀態

汽車真正意義上的普及從2001年後開始,高速普及是在08年經融危機之後。

經過十多年,從東部發達地區,逐漸至中西部地區,現在走在中國的鄉間小道上都能看到不少的汽車。高速普及時代已經告一段落,後面將進入低速普及狀態。

大家常用國外汽車普及率,來說中國汽車普及率。但與國際接軌之外,還有一箇中國特色,汽車普及率恐怕用中國特色更適合。中國的汽車普及率,很有可能幾十年後都難達到歐美髮達國家水平。

因此,汽車低速普及階段的到來,意味著汽車依靠人口紅利時代結束,將進入低速或停滯增長狀態。

冰冷的銷量,冰冷的汽車行業,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什麼?

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後遺症

2015年10月份,為挽救低迷的汽車市場,國家推出1.6升及以下汽車購置稅減半的政策,2016年汽車銷量增幅達到13.7%。提前消費,意味著提前透支,最少透支了3年的自然增長率。

高房價消滅了老百姓手中的存款

2015開始全國房子的價格輪番上漲,房價已經消滅了老百姓手中的存款,哪還有這麼多錢買車。

經濟下行預期,工資增長緩慢,導致消費信心下降

汽車現在已經是普通消費品,當然是要進入普通家庭了。經濟下行預期、貿易戰、實體經濟困難,加上多年來工資增長緩慢,導致了消費者信心下降。

對於花費不低的購車行為,肯定會受到影響了。

冰冷的銷量,冰冷的汽車行業,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什麼?

持續上漲的油價,擔心購車後負擔太重

2017年至2018年,汽柴油價格上漲超過20%,目前92號汽油達到8元/升,95號汽油達到8.5元/升的高位。過高的油價老百姓擔心購車後負擔太重,制約了大家的購車熱情。

國六排放標準將執行

海南、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廣州、深圳多地明確表示2019年1月1日起將推行國六排放標準。

國六標準其實對老百姓購車沒什麼影響,但歷來大家都有追逐“新奇”的習慣,既然要出新標準,那麼就等一等再買吧。國六標準的執行對汽車的銷量也有一定的影響。

等待降價的觀望心理

汽車行業過剩的產能、過高的庫存,造成價格的血拼,目前已經進入白熱化。消費者都期望低價後還有更低價,買漲不買跌,觀望降價的心態也造成汽車銷量放緩。

冰冷的銷量,冰冷的汽車行業,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什麼?

汽車行業已經進入淘汰賽階段,如同以前的家電行業、手機行業,白熱化的競爭必然會淘汰大部分汽車企業。

合理的價格、優秀的品質、完善的售後服務、負責任的態度、適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是未來的出路。

別讓冰冷的銷量迷失了自我,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