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安公堤 到“趣园”摆龙门阵

漫步安公堤 到“趣园”摆龙门阵

十一假期就要到了

你是否已准备好了出游目的地?

如果你抗拒高速路上的拥堵

抗拒各大景点的“人从众”

不如将目光移向天府华阳,

在绿树婆娑的安公堤漫步

到“趣园”摆摆龙门阵

漫步安公堤 到“趣园”摆龙门阵

府河,千载悠悠,静静流淌。漫步华阳安公堤,堤旁垂柳依依,绿树成荫,行人三三两两。华阳文化馆,以其青砖石瓦和玻璃墙,融入这一片美景中。

漫步安公堤 到“趣园”摆龙门阵漫步安公堤 到“趣园”摆龙门阵

华阳文化馆有一个雅致的名字——“趣园”。它坐落于安公路三段与东华巷交叉口,紧邻府河,整体占地面积为630平方米,室内设计面积270平方米。这是一个集休闲、文化、旅游、书画、摄影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文化馆,旨在为华阳文化爱好者及广大市民提供文创、鉴赏、交流的文化空间,满足市民文化生活的需求。

漫步安公堤 到“趣园”摆龙门阵

阳光透过成片的玻璃墙,落进品茗赏画的人们身上。他们或驻足品鉴,或凝神沉思,或与友人低语,或纹枰对弈,品味“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美好时光。看着窗外的锦江风光,自身却也成了文化风景的一部分。

漫步安公堤 到“趣园”摆龙门阵

安公堤旁,趣园,潜溪书院,安公广场,安公碑,二江寺,这些文化地标见证了华阳的历史变迁。文化对于城市而言,是实力和形象,更是内核和灵魂。9月25日,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提出,要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每一座世界文化名城,都有其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表达。“三城三都”,正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

漫步安公堤 到“趣园”摆龙门阵

华阳从点点滴滴做起,通过一步一步建设公共文化共享空间,建成一个个文化地标,让普通市民感受到华阳的文创氛围,享受生活美学,感受美好成都、美好华阳的魅力。在这些公共文化共享空间里,书画活动、摄影展、读书会、音乐会、文化研讨会定期举行,丰富多彩,实现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塑造华阳城市魅力,彰显华阳城市美誉度,达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润物无声的成效,体现出以“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为特质的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

漫步安公堤 到“趣园”摆龙门阵

10月1日起,“趣园”将对外试行开放,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市民们将体验到一轮文化盛宴:

10月 1日-30日,举办天府华彩•锦绣•山川新水墨印象展;

10月1日-7日,天府新区棋类协会将开展“天府杯”预热活动暨华阳街道全民围棋赛;

10月1日-7日,天府新区摄影家协会举办“大美天府、魅力华阳”摄影展;

10月3日,华阳文联音乐舞蹈家协会开展“品鉴华阳”音乐、器乐活动

■ ■■■■

就在这样秋高气爽的国庆假期里

一杯茶或咖啡

一本书

三五好友

足矣

漫步安公堤 到“趣园”摆龙门阵

走起

相约安公堤

到趣园摆摆龙门阵

■ ■■■■

链接:

安公修堤 泽被后世

在安公堤附近的安公音乐广场上,伫立着一尊身姿挺拔的安公塑像,他左手高抬,眼神坚定,望向府河安公堤,仿佛在指引华阳人的前方道路。安公原名安洪德,清朝任华阳县知县,主持修建潜溪书院、安公堤,为官清廉,受到华阳人的敬仰。

在修建安公堤前,每至盛夏,洪水泛滥,府河在中兴场以下的丘陵地区常有洪灾发生,让百姓们困苦不堪。清乾隆十三年,为了彻底解决威胁华阳古镇水患,安洪德率领全县百姓,沿府河修筑了一条长一公里余,高一米半的长堤。这条堤起于当时中兴场的刘家巷西后方,止于邹家林上首,1981年被洪水冲毁,后由华阳镇政府主持,在原堤坝上对其加固维修,于1990年建成,并立碑纪念。昔日功业,泽被后世,自从堤修起后,二百多年间防洪效果显著,乡民感激万分,遂将其呼为“安公堤”,以纪念这位心系民生疾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的父母官。安公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阳人,每当人们看到广场上的安公塑像,就从心底感恩这位造福华阳的先贤。

潜溪书院 书香萦绕

安公塑像的左前方,是安公广场的观众席,观众席拾级而上,可观安公堤与府河美景。阶梯之下别有洞天,是现今的潜溪书院,藏书2万余册,市民常来此处静心阅读。

清乾隆十二年,安洪德曾建潜溪书院于城东安养乡潜溪祠原址,潜溪书院与锦江书院、墨池书院、芙蓉书院并称为成都四大书院。1903年,潜溪书院旧址设立华阳县高等小学堂,后成华阳县中。据当地居民说,以前广场阶梯下只是一个废弃仓库,无人问津,2015年,华阳街道全面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将该空间巧妙设计,打造成为公共阅读推广、公共文化服务、文创、文展的1300平米优质文化空间,重现潜溪书院风采。

踏进潜溪书院,里头出奇安静,木制书架上整齐陈列着军事、经济、历史、天文学等科目书籍,有年轻人来这里学习,准备进修,也有老年人入内打发退休时光。市民或是倚在书架旁,或是坐于木桌前,专注咀嚼自己手中书的知识,时间在这里静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