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撼動中國的40年 改革創舉讓中國取得巨大成功

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道 俄羅斯《獨立報》10月25日發表題為《撼動中國的40年》的文章稱,僅用一代人的時間,改革開放政策便幫助這個貧困、動盪的國家抵達了它5000年曆史中繁榮、穩定的高峰。

文章稱,如何在社會主義經濟這棵參天大樹上嫁接市場的枝脈?中國有句諺語叫“摸著石頭過河”,當時中國的領導人也是在嘗試與錯誤中前行。安徽某村農民開始分田到戶,政府對這一做法予以肯定,保護他們免遭在外人看來是無法逃脫的責罰。而後,上述經驗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

文章稱,具有歷史性、決定性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落下帷幕的數週後,鄧小平前往美國訪問。華盛頓大開綠燈,急需廉價勞動力的西方企業巨頭紛紛將生產遷往中國。北京向世界工廠的蛻變,正是自那時揚帆起航的。

俄媒:撼動中國的40年 改革創舉讓中國取得巨大成功

文章指出,自上世紀80年代起,各種不同的經濟體系開始在中國共存。國民經濟的大部分領域仍按社會主義規律運作。與此同時,在相對有限的領域,中國開始放寬國內以及對外貿易、社會生活的限制,勞動生產率和居民收入迅速增長。

文章稱,兩種經濟體制在一個國家並行,勢必引發摩擦,導致地區性發展失衡,中共內部也圍繞意識形態問題展開辯論。

文章稱,隨後,鄧小平明確地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國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並非常積極地使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說法,用於描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計劃與市場經濟的相得益彰。

文章稱,黨的領導層以及數千萬黨員的團結一心、政府機關秩序的整肅、國民深受快速奔向富裕生活承諾的鼓舞、西方經濟制裁的削弱,為新的經濟飛躍奠定了基礎。後者被稱作“中國的和平崛起”。

文章提到,北京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堪稱巨大的成功。它贏得了15年的過渡期,用於擴大出口規模。2001年,中國的外貿總額約為5000億美元,到優惠期結束時已達到4萬億美元。

文章稱,2012年,中共十八大閉幕兩週後,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便向黨和人民強調了戰略目標: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文章指出,執政者最深入的改革之一就是建立“新常態”模式。

文章稱,為了把經濟引入“新常態”軌道,不僅要打倒靠“舊常態”賴以為生、為數眾多、力量強大的勢力集團和腐敗鏈條,還要整頓黨內、幹部和社會秩序。成功的反腐鬥爭不僅理順了經濟關係,還從上到下對黨和國家的權力系統進行了約束,從而贏得中國人越來越多的支持。

文章稱,“中華民族復興”已經取得的成就和正在開啟的前景不僅給中國人留下了強烈印象,只要算一算中國經濟以6%-7%的增速在2049年將達到的規模,就能看到中國在本世紀中葉的前景。而且,現在已經顯而易見的是,自由經濟理論和社會組織的經典原理並非人類發展的康莊大道,這使得西方模式的未來受到質疑。

文章稱,這是一場全世界規模和意義最大的試驗。它顯然已經取得成功,任何人都無法使其停止,包括中國人自己。他們將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摸著一塊接一塊的石頭跨越歷史長河。

原標題:俄媒文章:改革創舉讓中國取得巨大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