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10 月 25 日,贵州省湄潭县慰问团抵达云南省开远市,慰问在中越边境丛林地带排雷受伤的战士杜富国。

杜富国所在部队领导在与慰问团座谈时,介绍了杜富国受伤的经过和在部队成长的经历,并给予高度评价。" 排爆前,他让身边战友‘靠后’一点。" 部队领导说。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接受治疗的杜富国,现在生命体征基本正常,而且表现坚强。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病床上的杜富国)

" 谢谢你们,我会很快好起来 "

杜富国的病房,隔离门和床头都贴着一张温馨提示:请所有人员在治疗和看望病人时不要提及和告知患者真实伤情!

正在接受治疗的杜富国,尚不知自己的伤情。每天,在允许的时段里,妻子王静前去探视时,也丝毫不敢提及伤情。而他的父亲杜俊、母亲李合兰,还有岳母等人,也只是在赶到医院的当天,被特许进入过病房一次。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病房里张贴着温馨提示)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杜富国不要有太多思想负担,以尽快恢复。因为病房狭窄,加之需防止细菌感染,医生仅让湄潭县慰问团带队的副县长孟焱,以及杜富国的父亲杜俊等少数几人进入。

在部队领导的带领下,带着口罩的慰问团代表一行,进入病房。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慰问团代表看望杜富国)

" 杜富国,你家乡的政府领导,专程来看望你了。" 部队领导弯下身子,轻声在杜富国的耳边说。

" 是。" 杜富国声音清脆地回答着,并动了身子,试图坐起来,但没能成功。

孟焱同样俯下身子,对着杜富国说:" 杜富国,你的事已被多数湄潭人知道,大家都向你致敬 …… 希望你积极配合治疗,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康复。"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 是。" 杜富国依旧用洪亮的声音答道:" 谢谢你们,我会很快好起来的。"

据部队领导说,杜富国清醒后,一直表现得很坚强。每次有战友、上级首长和地方慰问团来探视,他都试图起身,而且都会以洪亮的声音应答。而在与陪护他的战士交流时,谈得最多的,也是部队上的事。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 图:病房外摆放着很多鲜花 )

" 我要开始查了,你靠后一点 "

云南省的麻栗坡县猛洞乡,是老山主峰所在。30 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参战双方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地雷,以及遗落的弹药等。

杜富国所在的云南扫雷大队,任务是排除这一带的地雷及残留弹药,消除隐患,保障边境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成功排除的部分地雷)

10 月 11 日下午,在经过准备后,战士们使用探测仪,探寻潜藏在地下的可疑物。不久,杜富国发现一枚高爆手榴弹露出的部分单体,于是向分队长报告。随后,分队长要求他继续查明情况。

因为几十年的腐蚀,以及植物生长产生的根系缠绕,埋藏在地下的爆炸物,风险巨大。一颗沙粒的滚动,都可能成为引爆的因素。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不少地雷和生长的树根裹绕,为排雷增加难度)

10 月 9 日才从湄潭县老家探亲归队的杜富国,接受了任务。

另一名战士,正在杜富国身边。据这名战士后来向战友们回忆:穿戴着厚重防护服的杜富国,在做好准备靠近爆炸物进一步观察后,转身对他说 " 我要开始查了,你靠后一点 "。

随后,杜富国趴在地上,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扒开弹体旁的泥土。突然,一声轰响,现场发生了爆炸。

据部队领导说,杜富国头上的防爆头盔,被完全掀掉;价值数万元的防爆服,也被爆炸的气浪撕成布条 …… 但距他不远的战士,却只是脸部被轻微擦伤。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事发后从杜富国身上剪下的防爆服)

战友们喊叫着,对已经昏迷的杜富国开展急救,随后迅速转往乡镇卫生院、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期间,上级首长和所在部队领导与医生沟通,希望全力挽救杜富国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保住年轻战士的眼睛。

但,终因受伤过重,经过全力抢救,杜富国的生命得以保住,失去了双手、双眼。

" 他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战友的安全。" 部队领导说,初步分析爆炸现场情况,战友们认为,在爆炸瞬间,杜富国或调整过姿势,用自己的身体,阻挡和吸收了绝大多数的爆炸冲击波,以保护身边战友。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杜富国的父母)

英雄战士 主动请调排雷部队

今年 27 岁的杜富国,已有近 8 年军龄。但之前的近 5 年,他在另一支部队服役。

2015 年,得知中越边境要开展扫雷,杜富国主动向上级申请,要求调往到扫雷大队。他的父亲杜俊说,儿子后来跟他谈及申请调动理由时说,当兵就要到前线去,扫雷大队就是前线。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湄潭县副县长给杜富国父亲送来慰问金)

杜富国的申请获得批准,并在经过专业训练后,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在第二年,他成为扫雷大队组建后首批发展的中共党员。

部队的领导说,除此以外,杜富国还有个美誉——三修工。" 平时,单位的水管、电路或者汽车有故障,他都会主动去修理。" 他说,杜富国爱学习,也善于学习。而且,在扫雷场上,每箱重量 26 公斤的扫雷爆破筒,其他战士一次背一箱,而他要背两箱。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杜富国所在部队的领导向湄潭县慰问团介绍情况)

杜父:孩子为国负伤,不后悔送他参军

杜富国的家,在湄潭县兴隆镇太坪村。这里,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距红军强渡的乌江渡口,也不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杜富国有四兄妹,他排行老大。从小,他们在父母那里接受到的教育,是家国情怀。父亲给他们起的名字,也刻意体现了这样的情怀——兄妹四个的名字,依次分别是富国、富家、富民、富强。

四个孩子长大后,分别参了军,当了医生和护士。更令人钦佩的是,老大杜富国、老四杜富强,都在国防最前线。其中,老四杜富强驻守的地方,还是高寒缺氧地区。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正在服役的弟弟杜富强赶到医院探望哥哥)

杜俊说,他得到儿子受伤的消息,是在 11 日晚上。连夜,他就收拾行李,赶往云南。" 一路上,我想了很多,包括回忆富国小时候的顽皮,以及孩子的未来。" 他说。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杜母靠在湄潭县女干部肩上哭泣)

杜富国所在部队领导说,杜俊和李合兰等家属赶到云南后,从未向部队提出过任何要求,非常配合医院治疗。甚至,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他们还曾打算自己去附近的旅馆开房。

杜富国的父亲杜俊,是一位 40 多岁的农村共产党员。而他的母亲李合兰,又是一位识文断字的农村妇女。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图:杜母李合兰)

" 孩子受伤了,作为父母我们肯定伤心。" 杜俊说,但孩子到了部队,就是部队的人,是国家的人。他为国负伤,是光荣的。" 我不后悔送孩子参军 " 他说,只希望孩子能够早日好起来,今后能更坚强。

部队领导讲述排雷战士杜富国故事:爆炸发生前他让战友退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