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自律!大学生当兵归来组成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延续部队生活习惯,他们用钢丝球擦地板

“当兵才知道帽徽为什么这样红,当兵才知道肩章为什么这样重,当兵才知道祖国的山河在心中”,福建师范大学退伍兵刘欣瑜、邹涛、宋嘉鲲、吴荣辉这样说。不经历便不会懂得

“责任”二字,从学生—战士—学生的身份转换中,他们懂得了很多。两年前,刚完成了大一学业的四位热血青年同时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他们选择暂停学业,尝试另一种生活——携笔从戎报国恩!其中刘欣瑜、宋嘉鲲和吴荣辉服役于中部战区某合成旅,邹涛则到了武警浙江总队。如今,他们又同时卸下戎装,重返校园,战友间的革命情谊促使他们又同住进了同一间宿舍,成为了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

高度自律!大学生当兵归来组成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延续部队生活习惯,他们用钢丝球擦地板

四名退伍大学生

毅然从军,一身正气

2016年暑假临近期末,部队的征兵仪式如期启动,这让刚步入大学未满一年的邹涛内心入伍的种子开始萌芽。一家三代从军的传统对他颇有触动,心中入伍的声音更加强烈,恰巧同一学院的宋嘉鲲也有此想法,两人不谋而合相约一起投身军旅。而两人一腔热血的行动,又感召出刘欣瑜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参军梦。刘欣瑜坦言,中学时代“我是特种兵”等军事题材系列片使他有了当兵的梦想,但当时还是听从了父母的规劝——先好好学习;刚入大学时,在部队的兄弟“现身说法”,也希望他能投身部队,进一步磨砺成长;但想到入伍后将很长时间不能与父母以及最亲爱的妹妹团聚,他又犹豫了。一年的大学生活使他成长了不少,对亲情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理解,他于是坚定了参军的想法!跳出生活的舒适圈,从军!

谈起入伍的那天,离开学校的一幕幕又立刻出现在了刘欣瑜的眼前,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伴着剧烈的心跳出发了。火车一坐就是十八小时,下了火车已是凌晨四点,所有人都是睡眼朦胧,但他却是精神抖擞。几个身着迷彩服的班长热情地接过他手中的行李。他细细一看,这些班长的胸标上都写着“杨靖宇支队”五个字。杨靖宇将军一直是他崇拜的偶像,来到这英雄的部队更是让他心潮澎湃。

在鞭炮声和军鼓声雄壮的合奏下,他踏入了军营!

高度自律!大学生当兵归来组成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延续部队生活习惯,他们用钢丝球擦地板

难忘军营,苦甜参半

部队是所大熔炉、大学校,艰苦的训练生活使他们快速成长。晨曦初露,战士们便已全副武装,奔跑在山林的小路上。早晨的第一个训练项目是五公里武装越野,接下来翻轮胎、爬大绳、练器械、甩杠铃......一天紧锣密鼓的训练生活又开始了:擒拿、射击、反恐战术等专业科目一项项训练,锤炼了他们的身体更磨砺了他们的灵魂。安宁静谧的夜幕下,经历一天艰辛训练的他们正在酣睡。忽然,一声“夺命追魂哨”划破了他们的美梦,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穿衣服、穿上一身装备、将脸盆被子、床单、衣物、洗漱用品、鞋收拾进背囊一系列动作迅速完成,五分钟内到达目的地紧急集合,这样的情况他们早已见怪不怪。“还记得第一次紧急集合,我手忙脚乱,以至于牙膏牙刷消失在行军途中”,邹涛笑道。但也正是第一次的窘迫,让他下定决心苦练。“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全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使他们圆满完成了各项训练,实现了一名普通大学生到合格战士的华丽转变。

高度自律!大学生当兵归来组成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延续部队生活习惯,他们用钢丝球擦地板

“血性,是军人的天性!”这是激励邹涛永不言败的座右铭,回想起野战训练时背着行囊趴在石子地匍匐前进,一训就是一下午,脱下衣服才发现身上都已经脱皮红肿得不成样子。第二天训练前,他以及身边的战友还是能够毫不畏惧,“军人,死都不怕了还怕这个?不怂!就是干!”刘欣瑜则回忆起去年八月份野外驻训的日子,住在五六十年代修葺的房子里,半夜常常会因为雨天房屋漏水而被滴醒,潮湿的被子常常好多天的阴雨天气而没法晒。为了保证炮兵实弹射击任务圆满完成,作为侦察兵的他每天五点多早起,天刚刚泛起鱼肚白便重装出发,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下,水壶里的水不到两个小时便竭尽。为了不中暑,他们只能将藿香正气水当成饮料来喝。平均每天都要走上二十多公里,在夜间训练时,野外的蚊子像不要命的往身上飞,花露水也失去了作用。没有洗澡的地方只能接凉水直接往出满了汗的身上倒。身上长满了痱子,也一时没有药物缓解,全靠毅力才支撑下来,他表明每天晚上都“如躺针毡”。说完这些,他们相视一笑,说:“最难熬的日子最充实”。

高度自律!大学生当兵归来组成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延续部队生活习惯,他们用钢丝球擦地板

高度自律!大学生当兵归来组成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延续部队生活习惯,他们用钢丝球擦地板

刚入部队的前四个月是与外界毫无联系的,到了后期每逢周二、四、六、七的晚上都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能够拿到手机打打游戏,和父母、朋友聊聊天。周五的党团活动也是部队的休闲时光,听讲座、办演讲比赛、打羽毛球、篮球、足球、排球,抑或来一局颇耗脑力的象棋。当谈及部队最难忘的一道菜时,他们的答案竟惊人一致:“泔水馒头!”。在部队里,珍惜粮食是纪律,浪费粮食将受到严厉的批评。吴荣辉回忆道:“记得当时初入军营,有位新战友将咬了一口的馒头丢进泔水桶,结果被发现了,为了教育战士们珍惜粮食,同时也为了培养战友间同进共退、生死与共的情谊,我们所有人都吃了一个从泔水桶中捞出来的馒头。”看似滑稽的答案却令人心中增添了不少敬意。“最难以割舍的啊?那自然是战友情谊了!”宋嘉鲲谈到战友似乎眼中燃着焰火,“当时是重装五公里考核,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全连优秀而共同奋斗。年轻的推年长的,跑得快的拉跑得慢的,凭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全连全部优秀通过考核。”话语中只言片语除了骄傲自豪,更多的是感动和怀念,心里烙下的情谊才是最深厚的记忆。邹涛也感同身受:“‘战友’这一亲切的称呼、这种生死与共的信念,正是源于生活中团结互助,源于军营中的点滴,温暖了深夜的寒冷。”

高度自律!大学生当兵归来组成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延续部队生活习惯,他们用钢丝球擦地板

戎马归来,仍是少年

“你们能坚持多久?”这是他们返校后听到最多的问题。

回到学校,在部队的生活习惯成为他们的财富,也成为这间“退伍兵宿舍”最特别的地方。部队带回的被子被叠成整齐的“豆腐块”,规律的作息生活也是照常进行,宿舍的卫生与部队标准丝毫不差,甚至在刚开学时用钢丝球亲手将地板洗干净,这也让不少老师同学问道:“你们,能坚持多久?”他们的回答是铿锵有力的:

“永不褪色!”他们认为退伍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更加懂得了生活,经历了冰雪哨位上的寒风,他们懂得了课堂读书的机会多么不易,他们开始学会慢慢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同时部队的经历也使他们学会了永不言败,经历过不同的生活。见识过更多的大风大浪,他们的性格也更加坚韧,心态更加淡然。

高度自律!大学生当兵归来组成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延续部队生活习惯,他们用钢丝球擦地板

整齐有序的宿舍环境

高度自律!大学生当兵归来组成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延续部队生活习惯,他们用钢丝球擦地板

四人返校后,积极主动加入福建师范大学退伍兵协会,成为了最忠实的协会会员。在九月新生的军训汇报表演上,邹涛与刘欣瑜更是作为代表参与升旗仪式,一展军人风采。通过采访,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投身军旅为国奉献,“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与此同时,他们也建议想从军的同学,入伍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要有决心和毅力去军营,当兵两年是会有巨大收获的,同时在部队一定要放低姿态,更要有吃苦精神和主动意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

“有困难就上!见红旗就扛!”

高度自律!大学生当兵归来组成福建省高校第一间“退伍兵宿舍”,延续部队生活习惯,他们用钢丝球擦地板

“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们坚称,要在学校学会更多更强的本领,继续报效祖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