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改革路,建功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娄星区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总面积630平方公里,总人口66.8万,娄星区正以它朝气蓬勃、恣意生长的姿态崛起成一座开放型现代化新城。”10月26日上午,“奋进改革路,建功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娄星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娄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彦文向社会各界汇报了娄星区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宏伟征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扩镇复市、撤市建区,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娄星人民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宏伟目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经济活跃、社会和谐、城市精美、文化繁荣、人民幸福的时代华章。
(娄星区中心城区 柳勇/摄影)
(娄星区格仑新材项目 陈亿春/摄影)
产业兴区 综合实力稳健攀升
经济总量稳步壮大。撤市建区以来,娄星区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999年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区属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了13%以上的增速;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近五年增幅保持全市第一。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机械制造、建材等传统产业精深发展,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07家,产值过亿元企业58家;立足优势打造城市经济,加快商业集群发展,建成了万豪、五江碧桂园等一批城市综合体;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项目化运作、市场化营销,培育了湘村黑猪、味菇坊、乐开口、金广源等一批农产品品牌。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深化项目大比拼,项目建设连续5年获得全市先进。娄星工业集中区2012年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建成标准厂房28万平方米,入驻实体经济企业34家,引进落地了益思迪科技、格仑新材、葛洲坝100万吨废钢等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2017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38%,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涟水河两河交汇处的晨曦 胡杰辉/摄影)
(娄星区交通建设跨越发展 杨升根/摄影)
融城强区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交通建设跨越发展。以娄新、安邵、长韶娄、益娄、娄衡等高速和沪昆高铁为对外“大通道”,以S209、S312、S223等国省干线为区内“大动脉”,以1200公里农村公路为“大网络”的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格局基本形成。2016年以来,在乡镇新建了9条高标准的沥青混凝土公路,总里程73公里,全部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通车。
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城市建成区达到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87.6%。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卫等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共建共享。整区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村庄污水处理率达到86%。
城市品位提质发展。全面巩固创卫成果,城管执法进社区和城乡大物管稳步实施,小街小巷改造有序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殡改、禁燃实现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迈出坚实步伐。娄星南路、甘桂路、吉星路等城市“断头路”和涟滨西街半幅路全线拉通,社区提质“六大工程”首批道路综合改造顺利完成。全面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建成精品社区45个,今年年底可以实现全覆盖。
(涟水河日出场景 柳勇/摄影)
(娄星区双江水库的美丽绿景 陈薇/摄影)
生态美区 美丽娄星更加璀璨
生态建设亮点纷呈。大力实施“绿化娄星四年行动计划”“天蓝水净地绿三年行动计划”,近五年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去年冬季以来发展经果林418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联村建绿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全面实施六大环保工程,取缔关闭实心粘土砖厂79家,关闭养殖场144家,淘汰黄标车2095辆。全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娄星工业集中区工业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成运营。2017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7.1%,上升2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在全省14个市州中心城区中位列第一。全面落实河长制,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孙水河水质连续3年达到二类标准。
美丽乡村全面开花。在全市率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成“秀美村庄”120个。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抓好“两片四点”示范,整区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万宝镇石塘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杉山镇万乐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双江乡获评“全省生态乡镇”,双江乡洪山村、蛇形山镇秋湖村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娄星区“文艺惠民下乡” 何一波/摄影)
(娄星区“健康快车”享誉全国 陈坤/摄影)
民生福区 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行区级领导全部包村、区直单位全部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包户、贫困人口全部覆盖的“四全”模式,2017年完成5123人脱贫,15个贫困村出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达到87%。
社会保障更加可靠。就业、保险、福利、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牢实,特别是2016年在全国创新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贷”,受益群众4.7万人,社会保障水平达到全市最优、全省一流。
社会事业协调进步。近六年新建和改扩建学校48所,新增学位2.6万个,中心城区班额平均下降28人,初中、小学平均班额分别降到了53人、56人,化解大班额经验做法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肯定批示。循环开展“健康快车”下基层活动,累计为12万余名群众进行免费体检,为建档立卡贫困病人提供免费住院治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数字电视覆盖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积极稳妥化解民间融资风险,依法开展打处非工作,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电子监控全覆盖,司改“娄星模式”在全国推介,警务体制改革、治安防控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2016、2017年连续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区,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安定祥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娄星区中心城区的城市之光 陈平/摄影)
回望历史,让我们感动感慨的,既有城乡面貌的沧桑巨变,更有一个个镌刻时代印记的如歌岁月、难忘瞬间。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立足现在,不忘初心,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立足新起点,建功新时代,娄星区一直在路上。
閱讀更多 文明婁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