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水的泉眼稱爲趵突泉

從前,濟南城裡住著一個以打柴為生的後生,叫鮑全。鮑全心眼好,不但將打來的柴火救濟那些缺柴的人家,還經常給一些缺水的窮人挑水吃。

那時濟南城裡嚴重缺水,吃水要到城外的環城河裡去挑。要是去晚了,水被別人挑光了,只能空手而歸。鮑全為了能挑到水,每天天不亮就得動身。

這年夏天天氣嚴重乾旱,環城河都快乾得底朝天了,吃水賽過吃油,不少人為了能搶到水,子夜時分就過來了。鮑全比他們來得更早,他去挑水時,剛好空無一人。藉著朦朧的月光,鮑全看到一個瘦得像乾柴棒似的老頭,昏倒在河邊,他顧不上打水,放下水桶,扶起他呼喊道:“老人家,老人家……”

冒水的泉眼稱為趵突泉

老頭緊閉著雙眼,嘴裡含糊不清地說著:“水……水……”

鮑全看出老頭是一時缺水才昏倒的,拿起水瓢,摸到河底,舀起一瓢,一股清涼的河水灌進老頭肚子裡,他才算徹底清醒過來。老頭就那樣一直靠在鮑全身上,他還怎麼去挑水呢,只能先把老頭送回家再做打算。

老頭不讓鮑全送他,說自己家離這裡很遠,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到的,還是算了吧。鮑全一想也是,老人身體如此虛弱,一路顛簸下來也夠他受的,不如先把他背到自己家裡,調養幾日,待他身體狀況好轉一些,再送他回家吧。

鮑全把老頭背到家裡,進行精心照料,他自己不捨得吃、不捨得喝,也要買些好東西孝敬老人。每天吃罷晚飯後,為了能讓老頭睡得舒服一點,鮑全還燒上半盆熱水給他擦澡、燙腳。街坊鄰居看到鮑全對一個素不相識的老人這樣好,沒有不誇獎的。鮑全的做法更是讓老頭感動不已,說:“真是有啥樣的先人,就有啥樣的後人啊!”

聽了老頭這番言語,鮑全心裡犯起了嘀咕:打他記事起就一個人過,哪來的什麼先人?老頭笑了:“鮑全,你想知道自己的老根在什麼地方嗎?我告訴你也無妨,你的祖籍在潁上,祖先是

鮑叔牙。”

冒水的泉眼稱為趵突泉

說到這裡,老人情緒激動起來,情不自禁地說起了鮑叔牙和管仲的那些美談,鮑叔牙待管仲的老母勝過自己的親孃……

鮑全當然能聽出來,老頭這是拐著彎兒誇他。鮑全看老頭對他如此知根知底,很是驚異,就跪在地上,要認老頭為乾爹。老頭早就看出鮑全是個仁義的孩子,巴不得想認下他做乾兒子。從此,家裡有乾爹照應著,鮑全出門不用再掛念家了。

和往常一樣,這天天才麻麻亮,鮑全又要去護城河挑水了。乾爹把一根龍頭柺杖遞到鮑全手裡,吩咐他到泰山腳下的黑龍潭裡去挑水。

鮑全不解其意:“乾爹,黑龍潭離這裡有好幾十里路,幹嗎要到那裡挑水呢?”

乾爹說:“我讓你去,自然有我的安排。”

鮑全帶上乾爹的龍頭柺杖上了路,走了一天一夜才來到黑龍潭。由於黑龍潭很深,鮑全彎腰夠不到水,就用柺杖的彎把鉤住水桶木樑去提水,水沒提上來,柺杖卻像條蛇似的朝水裡鑽去。

鮑全措手不及,跌進了黑龍潭,那根柺杖帶著他朝潭底沉,奇怪的是,鮑全不但沒被淹死,潭水還主動給他讓道,過了一會兒,鮑全的雙腳著地了。

冒水的泉眼稱為趵突泉

鮑全定睛一看,面前竟是一座金碧輝煌的龍宮!鮑全正滿腹驚奇,一個鶴髮童顏、銀鬚飄逸的老頭走到近前,說:“鮑全,你做的一切事情,我侄子已經告訴了我,你是個難得的好人!”

鮑全什麼都明白了,他救下的那個老頭不是別人,是龍王的侄子,老頭給他的那條龍頭柺杖是一條小龍。

鮑全正在發愣,龍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把他領進龍宮,指著那堆積如山的黃金珠寶,任他選擇。鮑全挑來撿去,這沒要那沒要,要了一隻不斷冒水的白玉壺。龍王感到奇怪了,他這裡金銀財寶應有盡有,鮑全一樣都看不上眼,單單看上了一隻會冒水的白玉壺,他要這個幹什麼?

鮑全說:“龍王你有所不知,我們那裡常年缺水,吃水要到城外的河裡去挑。要是遇到大旱年景,吃水就更加困難了。有了這隻會冒水的白玉壺,就不用為吃水的事情發愁了。”

冒水的泉眼稱為趵突泉

龍王連聲誇獎道:“鮑全,你年紀輕輕的倒是很有心計。我對你明說了吧,這是一隻寶壺,用途可大了:它既能從裡面往外冒水,也能蓄水。哪個地方若是發生了旱災,此壺就可以為你提供澆灌之利;哪個地方若是發生了洪澇災害,此壺又可以為你蓄水。另外,人或者牲畜飲了壺中之水,有病治病,無病防病。”

聽了龍王這番話,鮑全不由心中暗喜,為自己選擇寶壺的做法高興不已。鮑全對龍王深施一禮,感謝他做事如此慷慨,贈送給他寶壺。

鮑全帶著寶壺來到家中,剛進門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寶壺,想給乾爹一個驚喜,連喊了三聲竟無人問答。鮑全正感到詫異,打空中傳來乾爹的聲音:“鮑全,你救了我一命,叔叔送給你一個寶壺,我們誰都不欠誰了。往後,如何使用寶壺,就看你了。”

鮑全一邊對著空中作揖磕頭,一邊流著眼淚說:“乾爹,孩兒還沒有伺候夠你,你……你就走了……”

龍王拂去腳下的彩雲,下到地面,扶起鮑全,替他抹去臉上的淚水,要他別再哭了,趕快去救人吧。

原來,鮑全剛走不久,濟南城內就發生了瘟疫,不少感染了瘟疫的人由於無藥可救,已經病入膏肓。聽了乾爹的話,鮑全急得連話都講不好了:“那……那……咋辦啊!”

龍王笑道:“這病要是在以前你會束手無策,現在有了寶壺,你還用發愁嗎?”

乾爹這麼一點化,鮑全恍然大悟:離開龍宮之前,龍王曾對他說過,他送給他的寶壺很神奇!鮑全顧不得和乾爹再多說什麼,帶上寶壺朝患了瘟疫病的人家走去。他用寶壺裡的水給人家熬藥,人家喝罷,病很快就好了。

冒水的泉眼稱為趵突泉

鮑全得到一隻寶壺的事迅速傳開了,不光是整個濟南城內家喻戶曉,城外一些地方也是傳得沸沸揚揚。正在金鄉東北治水的王吳聽到這件事後,把治水的事交給助手王景,獨自一人趕了過來,想親眼目睹一下這隻寶壺,看看是不是真如人們傳說的那樣神奇。

王吳擔心動靜鬧大了,鮑全聽到風聲後會藏起寶壺,就扮作一個普通人模樣,悄悄來到濟南城,經過一番打探,他這才找到了鮑全的住處。開始,王吳沒有直接提出要看寶壺的事,先把自己帶來的那把普通的水壺給鮑全看,說它是一個寶壺,功能如何了得。鮑全看了王吳的演示,感到十分可笑,才想拿出那把寶壺給王吳看,他怕王吳心懷叵測,用計盜走寶壺,猛然間多出一個心眼來:拿出一隻假寶壺給王吳看。

王吳看罷,笑了:“我能猜出,鮑兄不願意拿出真正的寶壺給敝人看的原因是什麼,是……”

王吳正要抬身離開,有個人騎著一匹快馬過來了,下馬後遞給王吳一封信。信是王景寫的:都過去幾天了,金鄉的洪水不僅沒有下落的趨勢,還在日漸上漲。王景要王吳速回,晚了,只怕洪水會把那裡給淹沒了……

王吳仰天嘆道:“蒼天,你為何不給金鄉百姓留條活路呢?罷罷罷,我就是拼了這條老命,也要把洪水給降服了!”

鮑全看王吳確實是一個心繫黎民的好官,不像是來騙他寶壺的,放心了:“王大人,我……我不該不相信你。”

冒水的泉眼稱為趵突泉

鮑全拿出寶壺,遞給王吳,又親自傳授他使用寶壺的方法。果然,這是一隻寶壺:想要一碗水就有一碗水,想要一桶水就會有一桶水;不想要水,要它蓄水,哪怕是一江一河的水,眨眼間就裝進去了。王吳手捧寶壺,誇讚道:“好物!好物!有了這個東西,何愁金鄉之水不平。”

降服洪水後,鮑全想把寶壺要回去,王吳說:“鮑兄,你不如把寶壺獻給皇上,換個官做。”

對於當官鮑全沒多大興趣,他只想讓寶壺給濟南百姓造福。王吳看鮑全沒這個意思,他為了向上爬,就偷偷把這件事情報告給了皇上。皇上聽說後,就想把寶壺據為己有,讓王吳帶領著大隊官兵前來索要。鮑全得到消息後,將寶壺偷偷埋到院子裡。王吳沒能得著寶壺,怕回去後不好對皇上交差,就把鮑全帶走了。

鮑全被帶到京城後,一開始不但沒有受什麼罪,還享受貴賓一樣的待遇。一天,兩天……很多天過去了,皇上看鮑全實在不想交出寶壺,沒那個耐心了,就把鮑全打進了死牢,秋後問斬。

鮑全死了,沒有一個人知道那隻寶壺藏在什麼地方。天長日久,那隻寶壺由於一直沒有使用,就變成了一個大池子,池子裡有幾個大泉眼,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往外冒水。後來,人們把這冒水的泉眼稱為趵突泉

  • 陳學超
  • 利辛縣城關鎮城南小學教師
  • 成人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