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上好作文課,給語文老師提個建議

那天上初三的女兒回家說,因為下次的期中考試,體育分數也要算在總成績裡,所以下午的體育課全都在練打排球,差點給累死了。好傢伙,平時“被生病”的體育老師好不容易可以嚴格訓練一次了。這不僅又讓我想起了學生們的作文課,何其相似呀?本都是生活中平常的事情,卻被搞得這麼有儀式感。本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事情,現在靠的都是速成法。如果能把身體的鍛鍊和作文的練習融入到生活,習以為常,肯定是一件好事情,自有一番新的局面。當然,多說這些無益於改變現狀,還是說說關於作文課的建議吧!

怎樣上好作文課,給語文老師提個建議

頭痛

就像說話一樣,作文也是我們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方式。一件事,你能說的讓人清楚來龍去脈;一處景,你能說的讓人如同身臨其境;一段情,你能說的讓人感同身受;一個理,你能說的讓人心悅誠服,那麼,把你的這席話記錄成文字,何嘗不是一篇好文章呢?

因此,作文課、語文課上,要著重地、嚴格地培養和訓練學生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當然這裡的嚴格,不是說集中精力在那一天、哪一節課往死裡練,而是長期的堅持,引導鼓勵學生們養成好的語言習慣,說不定孩子們寫出來的文章都能朗朗上口,這是第一個建議。

怎樣上好作文課,給語文老師提個建議

學生寫作文,最普遍的就是感覺無話可說,這真是個難題!比方你現在手上有一塊石頭,你是喜歡投在水裡,看著水面漣漪四起盪開圈圈波紋呢?還是喜歡把它投進爛泥裡,只聽那“噗”的一聲就再沒什麼了?答案肯定不難選。那我告訴你,這水面好比是你的生活,你熟悉的世界,是你生活的經驗或是你閱讀得來的經驗;爛泥是你陌生的世界。生活的經驗靠自己平時細心的觀察和感悟;除此之外,閱讀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

怎樣上好作文課,給語文老師提個建議

要教會學生們閱讀是件功德無量的事,一方面老師要把課文、例文的詞句,作者的思路和感情講清楚;二來要把老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說明白,為什麼加上這條呢?主要是避免授課的公式化,數學物理用公式化可以理解,現在有人把語文閱讀、作文思維也套用成公式,就不怕被自己的那些條條框框給桎梏死嗎?甚至有大學教授還為我們“語言的藝術”——相聲,也“研究設計”了一套公式,真夠“搞笑”的!文章有章可循不假,但更應信奉“文無定法”,身為老師,萬不可讓學生們的作文都長成一個樣子。

怎樣上好作文課,給語文老師提個建議

木製的桌子上的書

閱讀也是這樣,上語文課、作文課,老師在講解課文、例文的時候,也可以給自己減減負擔,給學生們一些啟發和引導,讓他們也動動腦筋,體味一下作者當時寫作的心思;動動嘴巴,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想。老師教得好,不全在講;學生學得好,不全在聽。這是有道理的,也是第二個建議。

其實第三個建議是從上文的例子裡衍生出來的,學生練筆的時候是可以自由選擇題目和題材的,但是作文課不行,比方說,今天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多會登高、賞菊、祭祖、聚會。咱們的作文就寫寫這個主題吧!這題目看似接地氣,貼生活,可這些坐在教室上課的學生,對於重陽的認識,恐怕多停留在“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句詩上吧!你勉強然他們寫,也只能東拼西湊了。因此語文老師在出作文題目的時候,是否可以能考慮到學生的現狀,貼近他們的生活經驗,從他們熟悉的方面命題,越練越有話說,越練越有底氣。

有人會說,你的建議沒什麼新鮮的,隨便一本教寫作的書上都有差不多的話,如果這樣,那就當是給大家提個醒吧!因為你只知道有這些話,卻沒有把這些好的方法、好的習慣堅持下來!以此文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