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放緩步伐 把控節奏

□南華期貨研究所 趙廣鈺

豆粕1901合約國慶長假後延續前期漲勢高開高走,最高衝至3539元,較最近低點上漲約15%,而後震盪回調100餘點。筆者認為,近期價格回調,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回踩,更是現階段基本面情況的客觀反應,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目前沿海地區油廠大豆庫存截至第41周已經達到703萬噸,遠高於去年同期的462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而700萬噸以上的庫存水平也是絕對數值的高位庫存水平。結合近兩個月的油廠大豆開機壓榨率和壓榨量情況來看,大豆庫存並非是由於壓榨量減少而造成累積。這說明短期內大豆並不短缺,部分油廠儲備了一定量的大豆應對後市短缺,同時不排除油廠存在看好後市,從而持有大豆待後市價格更好的時點壓榨產出豆粕的可能性。

其次,沿海地區油廠豆粕庫存自第30周開始進入季節性消耗期,截至第41周為89.31萬噸,較上週下降4.65%。但高於去年同期的78.31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庫存水平。同時自第30周至今,豆粕庫存共消耗28.5%,消耗速度明顯低於去年同期的36.2%。近期豆粕庫存變化符合季節性下降規律,但並沒有出現超額的消耗增速。10月前半月,統計口徑內38家豆粕企業日均提貨量超過8.1噸,優於去年同期的7.6萬噸。而山東地區飼料企業平均豆粕庫存天數也維持在25天以上的高庫存水平。現貨提貨活躍的背後,也反映出下游企業為了應對後市存在豆粕供應短缺或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而儲備了安全庫存。

第三,就是非洲豬瘟疫情對下游生豬養殖飼料消費需求從利多到利空影響的變化。非洲豬瘟出現首例以來,陸續星星點點的出現在我國養殖區域內的小型養殖場點,但仍保持在可控範圍內。在疫情出現初期,實施疫情封鎖區域嚴禁調運的措施會造成產區內生豬無法外運屠宰,生豬存欄週期延長,利多飼料需求。而初期的生豬逐漸出欄消耗後,考慮到疫情及禁運等相關管控措施,生豬補欄意願會受到抑制,疊加疫情造成部分存欄母豬的損失,飼料消費需求會有所下滑。

綜上,近期及隨後兩個月的時間裡,豆粕大概率不會出現過度緊缺的局面。所以1901合約的價格回落更多是預期過度後向客觀基本面情況迴歸的反應,預計1901合約下方支撐3300-3350元區間。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