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格」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小桃對父母小時候的“絕情”特別深刻,尤其是不小心跌倒了,印象中父母從來沒有就沒有過來扶過,有時候哭了大半天都沒人搭理,最後只得屁顛屁顛地自個爬起來。

那時候屋外面都是泥地,每天就在泥地裡爬來爬去,每到晚上,衣服上、手上、臉上就都是泥巴,甚至還會不小心被劃出血,父母就當沒看見,每天照例換套衣服就了事了,要是渴了,就直接打開門口的水龍頭,把嘴靠過去大口大口地喝,喝著可過癮了,竟也從來沒有拉過肚子,而且現在腸胃特別好。

有時候都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父母親生的,長大後才發現,父母看似絕情,卻無形之中卻鍛鍊了自己的逆商,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在別人眼裡是多麼艱難多麼痛苦的事情,對木木而言,不過是雲淡風輕罷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做得太多,反而阻礙孩子的成長,原來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

● 讓孩子做家務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做家務,是孩子成為精英的第一步。從三歲開始,父母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了:

自己丟垃圾、收拾玩具、刷牙、整理床鋪、自己穿衣服;(3-4歲)

擺碗筷、收拾飯桌、清洗蔬菜;(4-7歲)

自己上學、打掃房間、垃圾分類;(6-8歲)

使用電飯煲、洗碗;(7-9歲)

會做簡單的飯菜、用洗衣機洗衣服。(8-10歲)

● 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怯步不前;而對於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逆商高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保羅·斯托茨給出了六點建議:

1.鼓勵教育,儘可能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

2.包容放錯,告訴孩子享受過程,而非結果;

3.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見世面很重要;

4.挑戰有難度的任務,培養孩子正視失敗和分析原因的能力;

5.情緒控制教育額,不要因為一點點小小的挫折就發脾氣;

6.長跑,長跑是訓練耐力最有效果的方式。

● 讓孩子學會理財

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理解要完成一件事,需要考慮:“目標-資源-計劃-行動”之間的聯繫。

目標

比如包一次餃子;

資源

需要的材料:麵粉、蔬菜、雞蛋等。

計劃

即如何根據現有資源,制定達成目標的計劃,列出預算;

行動

最後則是一起動手實施,達成目標。

其實就是讓孩子明白如何制定目標,如何盤點資源,再如何根據現有資源做出合適的計劃,預算多少?手頭的錢有多少?不夠的話怎麼辦?久而久之就慢慢形成了如何最有效的分配資源和金錢。

● 讓孩子遠行

永遠不要把孩子禁錮在自己的身邊,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你的孩子終將會選擇離你而去。你能做的,就是靜靜地站在原地,目送他們遠行,就像龍應臺說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邊,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