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二戰離我們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雖然只是相隔了70多年,有很多二戰時期的老兵至今還健在,但是現代火力裝備的二戰時期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經過“電氣時代”的洗禮,二戰才有了科技裝備的更大施展空間,如今“信息時代”,科技裝備“更上一層樓”,但你知道兩個時代有哪些區別嗎?

二戰時期的軍裝PK現代軍裝

在二戰時期的軍服偽裝性極差,但是卻很好看,拿德國的軍裝舉例,德國二戰時軍裝美觀服裝設計上看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立體剪裁、合體收腰,以體現男性身體力量美感;

2、勳章配飾紋飾精美繁多,比例協調,全面體現佩戴人的身份閱歷,以增強軍人榮譽感;

3、用料紮實、做工優良,配色得體大方。

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另外衣服也是要靠身材。希特勒上臺之後大搞全民體育,在青少年中辦夏令營,鼓勵各種體育運動。這種全民健身帶來的是二戰時德國兵源質量優於其他歐洲國家,青年軍人的身材普遍較好。所以那個時候的軍裝要求就是美觀好看而無太大實際作用。中國現代的軍裝禮服是比較莊嚴的,在量身定做和穿戴上面也是十分講究,而且海陸空三支部隊的軍裝禮服的顏色和設計也略有不同。

現代的軍裝就要求不能太好看,原因很簡單:武器太先進了,沒見到人呢就已經決定勝負了,你穿的再帥我也看不到,你帥給誰看?再說戰場上穿的不能太扎眼,穿太帥也容易被打死。

隨著科技的進步,原來那種立體剪裁的貼身的軍裝,已經不再是直接用於戰場的作戰軍裝了,而是作為常服和禮服繼續存在。二戰改變了很多東西,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新型軍裝的大量出現。現代軍裝的體系中,軍裝分為常服、禮服、作訓服、作戰服等,整個軍服體系比以前要複雜的多。

過去的常服與作戰服可以通用,現在卻不行了,因為常服不適應現代戰爭的作戰環境了,必須要另外有一套作戰服,因此在常服的投入上相對以前要少的多。就像齊步走失去了戰術意義之後,歐洲的軍隊就已經不再刻苦練習齊步走一樣,對於常服設計投入的精力和人力物力也與二戰時和二戰前大不一樣了。

多一套軍裝帶來的軍費開支和後勤壓力是巨大的,軍裝是消耗品,有時軍人本身也是消耗品,打仗也是要考慮成本的。即便是德國,在二戰後期物資匱乏的時候,軍裝面料中羊毛含量也大大降低,許多貴的工藝材質都放棄了。

二戰英國雷達VS現代日本雷達

在1938年,英國開始用沃森─瓦特設計的雷達組建世界上最早的防空雷達警網。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已在東海岸建立起了一個由20個地面雷達站組成的“本土鏈”雷達網。在第二年夏天抗擊的納粹德國大規模空襲英國的“不列顛戰役”中,英國正是靠“本土鏈”為每次德國人來空襲時贏得了20分鐘寶貴的預警時間,以約900架戰鬥機抵擋住了德國2600餘架飛機的瘋狂進攻。

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2013年8月6日,日本海上自衛隊22DDH“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下水。被世界分類為直升機航母的“出雲”艦搭載了高性能電子掃描陣列多功能雷達OPS-50,這種雷達在目標搜索探測跟蹤和直升機控制方面能力很強。

最早的艦載型電子掃描陣列多功能雷達,是美國海軍巡洋艦和驅逐艦上搭載的宙斯盾系統的SPY-1系列。不過,與SPY-1的無源相控陣方式不同,在世界上首先開發出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日本的FCS-3系列多功能雷達,繼裝備於“日向”號直升機護衛艦後,陸續裝備至日本的新型艦艇。日本國產開發的FCS-3系列雷達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性能,也是世界上裝備數量最多的有源相控陣多功能雷達。

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雷達技術從二戰至今,都是每個國家重點研究的方面,雖然如今雷達已經可以民用,在飛機、遊輪上都被使用,但是在二戰時期,雷達的作用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安危,現代日本的艦載雷達被稱為世界最先進的雷達,所以個人覺得在雷達方面日本更加厲害。

二戰無線電PK現代互聯網

無線電在二戰時期廣泛應用,大家看得諜戰片裡面都有這項技術的出現。二戰中的德軍戰車用無線電設備一般分為發報機和接收機兩個主要部分,有些型號只有發報機或接收機。

除了發報機和接收機,一套完整的無線電設備還應該包括變壓器和一些附件等。不同的組件裝在車內分開的框架或者盒子裡,為了便於檢修和節省空間,彼此捱得很近,每個組件都有簡稱。按車型或戰場條件不同,一個發報機可以接到多臺不同型號的接收機上,有時還涉及到不同波段和功率的多臺發報機或接收機,通用性很強,但有時候接得太多太亂會讓人迷糊。

成套的車載無線電設備一般都有以“Fu”或者“FuG”(德語)開頭,後面加上一個阿拉伯數字的簡稱。“FuG#”這個簡稱也被空軍使用,容易造成混淆,所以地面部隊使用的設備一般使用“Fu#”作為簡稱。

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每臺無線電都可以傳遞聲音或者電報,舉例來講的話,德軍二戰中最常見的一種車載無線電Fu5,包括一臺功率10瓦的發報機(10W.S.c,這個簡稱印在發報機正面),一臺超短波接收機(UKw.E.e),一臺為發報機和接收機供電的變壓器,以及耳機,喉部通話器,摩爾斯電碼鍵盤等附件。還有一種簡單的車載無線電設備,只具備車內和車際通話功能,而不能發電報。這種無線電除了變壓器之外就只有一個組件,簡稱Fu.Spr.f,一般用於半履帶車和自行榴彈炮等輔助車輛。每個無線電設備都需要一名機電員來操作,使用的電力則來自車載蓄電池,車載的電臺電池或者專門的發電輔機。

互聯網是現代傳輸數據的重要方式,它通過計算機這個載體進行傳輸的,自從有了互聯網,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消息的傳播更加迅速,這也是無線電技術發展的成為通訊傳播的另一個升級。

互聯網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很廣泛。在互聯網上可以聊天、玩遊戲、查閱東西等。更為重要的是在互聯網上還可以進行廣告宣傳和購物。互聯網給現實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網民在互聯網上可以在數字知識庫裡尋找自己學業上、事業上的所需,從而幫助網民的工作與學習。

互聯網在現實的應用很廣泛,每天有數以億計的人使用互聯網,大家用它來聊天,瞭解資訊,購物等種種,也不乏一些人利用互聯網為自己的產品宣傳,因此也促使了一些新興行業的誕生,例如網絡營銷等等,互聯網的影響正在日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將因此而獲得更大的改變。

二戰德國坦克PK現代美國坦克

說起坦克,咱們都不得不佩服二戰時期的德國,坦克在二戰時期德國的“閃電戰”中,起了極大的作用。因為德國人制作的坦克造型非常的美觀,工藝十分精良,製作工藝上蘇聯坦克粗製爛造難以超越的德國坦克。虎式坦克是二戰德國坦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它的乘員為5人,重量57噸,屬於重型坦克(一般40噸以上的稱為重型坦克)。發動機功率700馬力,最大速度45公里/小時。8個前檔4個倒檔,虎式的72.5釐米的寬履帶,使它能跨越垂直的障礙0.79米,2.29米的戰壕。其最厚的裝甲部位達到了110MM,後期的虎式坦克炮塔表面還有防磁性炸藥的特殊塗層。

其實如今美國的科技裝備真的很厲害,在坦克戰車這一方面,美國確實也是很強悍的,現代美國M1A2SEP坦克是美軍現役最先進的數字化坦克,美國人也自認為“天下第一”。

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M1A2SEP坦克主要先進在SEP上。SEP是系統組件的英文縮寫,涉及觀瞄、火控、武器、動力、通信、防護和車輛管理等多個方面。如車長獨立瞄準鏡組件具有“獵/殲”能力,通過這種瞄準鏡,即使炮長正在對敵坦克目標進行攻擊,車長也能搜索和瞄準新的目標。優點:在近年來的實戰中表現可以用無敵來形容,各方面的綜合性能相當強勁缺點:相當於坦克中的勞斯萊斯,個人感覺太嬌貴,後勤及維護費用驚人,窮人即使買得起也用不起。

M1A2SEP坦克毋庸置疑在防禦和進攻上都是相當厲害的裝備,想當初德國靠著坦克迅速進攻蘇聯,直逼莫斯科。如今信息化的美國坦克,是具有紅外、網絡等功能於一身,在實戰和精確上要比二戰時期的坦克更厲害。根據時代意義來看,小編覺得德國坦克更勝一籌。

二戰電話PK現代手機

電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盟軍的戰術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戰時期的電話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1、當發話者拿起電話機對著送話器講話時,聲帶的振動激勵空氣振動,形成聲波。

2、聲波作用於送話器上,使之產生電流,稱為話音電流。

3、話音電流沿著線路傳送到對方電話機的受話器內。

4、而受話器作用與送話器剛好相反,把電流轉化為聲波,通過空氣傳至人的耳朵中。

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二戰時期英國首相丘吉爾也是通過電話與美國這邊進行溝通交流的,在二戰以後的歲月裡面,電話成了人們生活並不可少的溝通交流工具。能比非智能手機要好,但是非智能手機比智能手機性能穩定。智能手機的主頻較高,運行速度快,處理程序任務更快速,日常更加的方便;而非智能手機的主頻則比較低,運行速度也比較慢。

二戰原子彈PK現代核能技術

美國投放原子彈在日本,加速了二戰的結束,也為盟軍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說起原子彈大家都知道,是核武器之一。原子彈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汙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汙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

別看原子彈長得不怎麼嚇人,其殺傷力是想當驚人的,原子彈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只裝化學炸藥的常規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約8×1013焦耳,比1千克梯恩梯炸藥爆炸釋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約大2000萬倍。核武器爆炸釋放的總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釋放相同能量的梯恩梯炸藥量來表示,稱為梯恩梯當量。美、蘇等國裝備的各種核武器的梯恩梯當量,小的僅1000噸,甚至更低;大的達1000萬噸,甚至更高。

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在如今現代生活,不可能再出現二戰時期混亂的局面,也不可能隨便對一個國家投放原子彈,但是原子彈裡面的核能確是如今現代生活的重要能源。

世界上有比較豐富的核資源,核燃料有鈾、釷氘、鋰、硼等等,世界上鈾的儲量約為417萬噸。地球上可供開發的核燃料資源,可提供的能量是礦石資源的十多萬倍。核能應用作為緩和世界能源危機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措施有許多的優點,其一核燃料具有許多優點,如體積小而能量大,核能比化學能大幾百萬倍,價格與的傳統發電成本比較,便宜許多;而且,由於核燃料的運輸量小,所以核電站就可建在最需要的工業區附近。

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核電站的基本建設投資一般是同等火電站的一倍半到兩倍,不過它的核燃料費用卻要比煤便宜得多,運行維修費用也比火電站少,如果掌握了核聚變反應技術,使用海水作燃料,則更是取之不盡,用之方便。其二是汙染少。火電站不斷地向大氣裡排放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等有害物質,也會隨著煙塵飄落到火電站的周圍,汙染環境。而核電站設置了層層屏障,基本上不排放汙染環境的物質,就是放射性汙染也比燒煤電站少得多。

二戰航母PK現代美國航母

美國的航空母艦,無論是二戰時期還是如今都是相當厲害的,在數量和戰鬥力上來看,美國的航空母艦絕對是全球第一。首先說說二戰時期的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它是1922年3月22日正式啟用的蘭利號(USSLangleyCV-1)蘭利號航空母艦並不是一開始就以航空母艦為用途所建造的艦艇其前身是1913年下水的木星號運煤船,美國海軍看上它載運煤炭用的腹艙容量充足,因此將其改裝為航空母艦在改裝中“木星”號煤倉上甲板的上層建築及起重機被全部拆除,從艦首至艦尾架設了13個單位桁架,在上面鋪設了長165.3米、寬19.8米的全通式飛行甲板。在甲板中心設置了一臺飛機升降機。“蘭利”號的機艙設置在軍艦的尾部,原有的6個煤倉中的4個被改成飛機庫,其餘的被改成航空汽油庫、彈藥庫和升降機械室。

蘭利號被改裝成為水上飛機母艦後在一直待命,完成了很多重要的任務。太平洋期間,1942年2月27日,在向爪哇島執行運送戰鬥機任務時,被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擊沉。

跟二戰期間相比,如今的美國航空母艦,更加完善,更加大,爭鬥力更加厲害。如果要說美國如今最厲害的航空母艦,應該是世界上綜合戰鬥力最強的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它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在役數量最多的一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其首制艦於1975年服役,迄今共服役7艘,第8、第9艘正處於建造中。該級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在91000噸以上,從第5艘起由於加裝了幾千噸重的裝甲防護板,使其滿載排水量增至102000噸,成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艦船。

二戰武器裝備與現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艦長:332.9米艦寬:40.8米,飛行甲板最寬76.8米吃水:11.3米,動力裝置:核動力,2座壓水堆,4臺蒸汽輪機,4臺應急柴油機,4軸推進功率:194兆瓦(26萬馬力)航速:30節以上續航力:80萬~100萬海里。主要武器裝備:3座“海麻雀”防空導彈系統,4座“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3座324毫米3聯裝魚雷發射系統,搭載飛機:固定翼飛機約80架,直升機6架。人員:艦員3184人,航空人員2800人。

尼米茲號是美國海軍中最大的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一座浮動的機場和海上城市。它的艦上的甲板面積相當於3個足球場,艦身高達30層樓。它攜帶的核燃料可用13年。艦上還有廣播站、電影廳和郵電所、百貨商店、服裝店、理髮店、冷飲店,僅照明燈就有29184盞。參觀過這艘軍艦的人,都用“海上巨獸”來形容它。

二戰時期的科技其實還有很多,這些科技到了如今都衍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現在用的手機、聽的廣播電臺、坐的飛機等等。對於戰爭我們要銘記於腦海,不讓這些錯誤再來打擾如今的和平,對於科技我們要學習創造,因為未來強國的比拼就是科學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