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二战离我们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虽然只是相隔了70多年,有很多二战时期的老兵至今还健在,但是现代火力装备的二战时期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电气时代”的洗礼,二战才有了科技装备的更大施展空间,如今“信息时代”,科技装备“更上一层楼”,但你知道两个时代有哪些区别吗?

二战时期的军装PK现代军装

在二战时期的军服伪装性极差,但是却很好看,拿德国的军装举例,德国二战时军装美观服装设计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立体剪裁、合体收腰,以体现男性身体力量美感;

2、勋章配饰纹饰精美繁多,比例协调,全面体现佩戴人的身份阅历,以增强军人荣誉感;

3、用料扎实、做工优良,配色得体大方。

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另外衣服也是要靠身材。希特勒上台之后大搞全民体育,在青少年中办夏令营,鼓励各种体育运动。这种全民健身带来的是二战时德国兵源质量优于其他欧洲国家,青年军人的身材普遍较好。所以那个时候的军装要求就是美观好看而无太大实际作用。中国现代的军装礼服是比较庄严的,在量身定做和穿戴上面也是十分讲究,而且海陆空三支部队的军装礼服的颜色和设计也略有不同。

现代的军装就要求不能太好看,原因很简单:武器太先进了,没见到人呢就已经决定胜负了,你穿的再帅我也看不到,你帅给谁看?再说战场上穿的不能太扎眼,穿太帅也容易被打死。

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来那种立体剪裁的贴身的军装,已经不再是直接用于战场的作战军装了,而是作为常服和礼服继续存在。二战改变了很多东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型军装的大量出现。现代军装的体系中,军装分为常服、礼服、作训服、作战服等,整个军服体系比以前要复杂的多。

过去的常服与作战服可以通用,现在却不行了,因为常服不适应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了,必须要另外有一套作战服,因此在常服的投入上相对以前要少的多。就像齐步走失去了战术意义之后,欧洲的军队就已经不再刻苦练习齐步走一样,对于常服设计投入的精力和人力物力也与二战时和二战前大不一样了。

多一套军装带来的军费开支和后勤压力是巨大的,军装是消耗品,有时军人本身也是消耗品,打仗也是要考虑成本的。即便是德国,在二战后期物资匮乏的时候,军装面料中羊毛含量也大大降低,许多贵的工艺材质都放弃了。

二战英国雷达VS现代日本雷达

在1938年,英国开始用沃森─瓦特设计的雷达组建世界上最早的防空雷达警网。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已在东海岸建立起了一个由20个地面雷达站组成的“本土链”雷达网。在第二年夏天抗击的纳粹德国大规模空袭英国的“不列颠战役”中,英国正是靠“本土链”为每次德国人来空袭时赢得了20分钟宝贵的预警时间,以约900架战斗机抵挡住了德国2600余架飞机的疯狂进攻。

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2013年8月6日,日本海上自卫队22DDH“出云”号直升机护卫舰下水。被世界分类为直升机航母的“出云”舰搭载了高性能电子扫描阵列多功能雷达OPS-50,这种雷达在目标搜索探测跟踪和直升机控制方面能力很强。

最早的舰载型电子扫描阵列多功能雷达,是美国海军巡洋舰和驱逐舰上搭载的宙斯盾系统的SPY-1系列。不过,与SPY-1的无源相控阵方式不同,在世界上首先开发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日本的FCS-3系列多功能雷达,继装备于“日向”号直升机护卫舰后,陆续装备至日本的新型舰艇。日本国产开发的FCS-3系列雷达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性能,也是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有源相控阵多功能雷达。

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雷达技术从二战至今,都是每个国家重点研究的方面,虽然如今雷达已经可以民用,在飞机、游轮上都被使用,但是在二战时期,雷达的作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危,现代日本的舰载雷达被称为世界最先进的雷达,所以个人觉得在雷达方面日本更加厉害。

二战无线电PK现代互联网

无线电在二战时期广泛应用,大家看得谍战片里面都有这项技术的出现。二战中的德军战车用无线电设备一般分为发报机和接收机两个主要部分,有些型号只有发报机或接收机。

除了发报机和接收机,一套完整的无线电设备还应该包括变压器和一些附件等。不同的组件装在车内分开的框架或者盒子里,为了便于检修和节省空间,彼此挨得很近,每个组件都有简称。按车型或战场条件不同,一个发报机可以接到多台不同型号的接收机上,有时还涉及到不同波段和功率的多台发报机或接收机,通用性很强,但有时候接得太多太乱会让人迷糊。

成套的车载无线电设备一般都有以“Fu”或者“FuG”(德语)开头,后面加上一个阿拉伯数字的简称。“FuG#”这个简称也被空军使用,容易造成混淆,所以地面部队使用的设备一般使用“Fu#”作为简称。

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每台无线电都可以传递声音或者电报,举例来讲的话,德军二战中最常见的一种车载无线电Fu5,包括一台功率10瓦的发报机(10W.S.c,这个简称印在发报机正面),一台超短波接收机(UKw.E.e),一台为发报机和接收机供电的变压器,以及耳机,喉部通话器,摩尔斯电码键盘等附件。还有一种简单的车载无线电设备,只具备车内和车际通话功能,而不能发电报。这种无线电除了变压器之外就只有一个组件,简称Fu.Spr.f,一般用于半履带车和自行榴弹炮等辅助车辆。每个无线电设备都需要一名机电员来操作,使用的电力则来自车载蓄电池,车载的电台电池或者专门的发电辅机。

互联网是现代传输数据的重要方式,它通过计算机这个载体进行传输的,自从有了互联网,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消息的传播更加迅速,这也是无线电技术发展的成为通讯传播的另一个升级。

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互联网上可以聊天、玩游戏、查阅东西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进行广告宣传和购物。互联网给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网民在互联网上可以在数字知识库里寻找自己学业上、事业上的所需,从而帮助网民的工作与学习。

互联网在现实的应用很广泛,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人使用互联网,大家用它来聊天,了解资讯,购物等种种,也不乏一些人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产品宣传,因此也促使了一些新兴行业的诞生,例如网络营销等等,互联网的影响正在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将因此而获得更大的改变。

二战德国坦克PK现代美国坦克

说起坦克,咱们都不得不佩服二战时期的德国,坦克在二战时期德国的“闪电战”中,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为德国人制作的坦克造型非常的美观,工艺十分精良,制作工艺上苏联坦克粗制烂造难以超越的德国坦克。虎式坦克是二战德国坦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它的乘员为5人,重量57吨,属于重型坦克(一般40吨以上的称为重型坦克)。发动机功率700马力,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8个前档4个倒档,虎式的72.5厘米的宽履带,使它能跨越垂直的障碍0.79米,2.29米的战壕。其最厚的装甲部位达到了110MM,后期的虎式坦克炮塔表面还有防磁性炸药的特殊涂层。

其实如今美国的科技装备真的很厉害,在坦克战车这一方面,美国确实也是很强悍的,现代美国M1A2SEP坦克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数字化坦克,美国人也自认为“天下第一”。

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M1A2SEP坦克主要先进在SEP上。SEP是系统组件的英文缩写,涉及观瞄、火控、武器、动力、通信、防护和车辆管理等多个方面。如车长独立瞄准镜组件具有“猎/歼”能力,通过这种瞄准镜,即使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攻击,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优点:在近年来的实战中表现可以用无敌来形容,各方面的综合性能相当强劲缺点:相当于坦克中的劳斯莱斯,个人感觉太娇贵,后勤及维护费用惊人,穷人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

M1A2SEP坦克毋庸置疑在防御和进攻上都是相当厉害的装备,想当初德国靠着坦克迅速进攻苏联,直逼莫斯科。如今信息化的美国坦克,是具有红外、网络等功能于一身,在实战和精确上要比二战时期的坦克更厉害。根据时代意义来看,小编觉得德国坦克更胜一筹。

二战电话PK现代手机

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盟军的战术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战时期的电话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1、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激励空气振动,形成声波。

2、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上,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3、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内。

4、而受话器作用与送话器刚好相反,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

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是通过电话与美国这边进行沟通交流的,在二战以后的岁月里面,电话成了人们生活并不可少的沟通交流工具。能比非智能手机要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性能稳定。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处理程序任务更快速,日常更加的方便;而非智能手机的主频则比较低,运行速度也比较慢。

二战原子弹PK现代核能技术

美国投放原子弹在日本,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也为盟军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说起原子弹大家都知道,是核武器之一。原子弹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

别看原子弹长得不怎么吓人,其杀伤力是想当惊人的,原子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8×1013焦耳,比1千克梯恩梯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释放相同能量的梯恩梯炸药量来表示,称为梯恩梯当量。美、苏等国装备的各种核武器的梯恩梯当量,小的仅1000吨,甚至更低;大的达1000万吨,甚至更高。

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在如今现代生活,不可能再出现二战时期混乱的局面,也不可能随便对一个国家投放原子弹,但是原子弹里面的核能确是如今现代生活的重要能源。

世界上有比较丰富的核资源,核燃料有铀、钍氘、锂、硼等等,世界上铀的储量约为417万吨。地球上可供开发的核燃料资源,可提供的能量是矿石资源的十多万倍。核能应用作为缓和世界能源危机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有许多的优点,其一核燃料具有许多优点,如体积小而能量大,核能比化学能大几百万倍,价格与的传统发电成本比较,便宜许多;而且,由于核燃料的运输量小,所以核电站就可建在最需要的工业区附近。

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核电站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同等火电站的一倍半到两倍,不过它的核燃料费用却要比煤便宜得多,运行维修费用也比火电站少,如果掌握了核聚变反应技术,使用海水作燃料,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方便。其二是污染少。火电站不断地向大气里排放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也会随着烟尘飘落到火电站的周围,污染环境。而核电站设置了层层屏障,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环境的物质,就是放射性污染也比烧煤电站少得多。

二战航母PK现代美国航母

美国的航空母舰,无论是二战时期还是如今都是相当厉害的,在数量和战斗力上来看,美国的航空母舰绝对是全球第一。首先说说二战时期的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它是1922年3月22日正式启用的兰利号(USSLangleyCV-1)兰利号航空母舰并不是一开始就以航空母舰为用途所建造的舰艇其前身是1913年下水的木星号运煤船,美国海军看上它载运煤炭用的腹舱容量充足,因此将其改装为航空母舰在改装中“木星”号煤仓上甲板的上层建筑及起重机被全部拆除,从舰首至舰尾架设了13个单位桁架,在上面铺设了长165.3米、宽19.8米的全通式飞行甲板。在甲板中心设置了一台飞机升降机。“兰利”号的机舱设置在军舰的尾部,原有的6个煤仓中的4个被改成飞机库,其余的被改成航空汽油库、弹药库和升降机械室。

兰利号被改装成为水上飞机母舰后在一直待命,完成了很多重要的任务。太平洋期间,1942年2月27日,在向爪哇岛执行运送战斗机任务时,被日本海军陆上攻击机击沉。

跟二战期间相比,如今的美国航空母舰,更加完善,更加大,争斗力更加厉害。如果要说美国如今最厉害的航空母舰,应该是世界上综合战斗力最强的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它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在役数量最多的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其首制舰于1975年服役,迄今共服役7艘,第8、第9艘正处于建造中。该级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在91000吨以上,从第5艘起由于加装了几千吨重的装甲防护板,使其满载排水量增至102000吨,成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舰船。

二战武器装备与现代科技武器大比拼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舰长:332.9米舰宽:40.8米,飞行甲板最宽76.8米吃水:11.3米,动力装置:核动力,2座压水堆,4台蒸汽轮机,4台应急柴油机,4轴推进功率:194兆瓦(26万马力)航速:30节以上续航力:80万~100万海里。主要武器装备:3座“海麻雀”防空导弹系统,4座“密集阵”近战武器系统3座324毫米3联装鱼雷发射系统,搭载飞机:固定翼飞机约80架,直升机6架。人员:舰员3184人,航空人员2800人。

尼米兹号是美国海军中最大的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是一座浮动的机场和海上城市。它的舰上的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舰身高达30层楼。它携带的核燃料可用13年。舰上还有广播站、电影厅和邮电所、百货商店、服装店、理发店、冷饮店,仅照明灯就有29184盏。参观过这艘军舰的人,都用“海上巨兽”来形容它。

二战时期的科技其实还有很多,这些科技到了如今都衍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现在用的手机、听的广播电台、坐的飞机等等。对于战争我们要铭记于脑海,不让这些错误再来打扰如今的和平,对于科技我们要学习创造,因为未来强国的比拼就是科学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