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絞殺,二戰美國禁運政策「逼瘋」日本

十九世紀中後期,以電力、內燃機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石油從此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作為現代工業的能源命脈,石油的作用日益凸顯,世界各國對石油的爭奪也日趨激烈。石油不僅影響著世界經濟格局,也影響著世界政治格局。不誇張的說,有了石油就擁有了世界。

石油絞殺,二戰美國禁運政策“逼瘋”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為了爭奪石油資源以及海上的勢力範圍,雖然當時的煤炭和鋼鐵在戰爭中更受器重,但是經過兩次工業革命的機械化推動,加之各式新武器的誕生,石油開始逐漸成為戰爭中的主要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成為一場大規模的機械化戰爭,許多重要戰爭與運輸工具都以汽油為燃料。軍隊對石油的需求有增無減,依賴更為嚴重。有資料顯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石油消耗達3億多噸,佔各類作戰物資消耗總量的38%,居各項軍需物資運送量之首。美國軍隊的汽油日消耗量更是驚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300倍。當石油供應缺乏,大批飛機坦克面臨成為廢鐵一堆的尷尬。

早在日本佔領東北三省之前,國際上就盛傳在中國東北發現了石油的跡象,日本人也下決心在這一地區尋找石油。1929年春天,日本地質專家新帶國太郎同十名俄羅斯人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沿東清鐵路到牡丹江上游的森林地帶開始尋找石油,但經過兩個多月的探察,無功而返。

因為中國的地質結構主要是陸相沉積,而當時的主要產油地區大多都是海相沉積,學術界也比較認同這一觀點,美國、蘇聯和全世界的專家都認為中國是“貧油國”,對日本能夠採出石油並不看好。

1930年4月,在美國駐哈爾濱領事館工作的俄裔美國人托里斯基的指點下,新帶國太郎等人乘火車前往滿洲里的扎賚諾爾煤礦,進行第二次找油。他們將採集的礦樣帶往大連,先經滿鐵中央試驗所化驗,後來又經日本德山海軍燃料研究所進行分析,斷定樣品中含有石油類的瀝青。兩個月後,在哈爾濱的俄文和日文報紙上,對這次發現進行了報道,稱“滿鐵投入了很大的經費,計劃在北滿探索石油資源,歷時多年,終於在這裡發現了油田。”

石油絞殺,二戰美國禁運政策“逼瘋”日本

隨後“九·一八”事變導致東北三省淪陷,使得日本的資源調查更加自由。在其後的三年時間裡,日本人在東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據說使用了鑽探深度超過1200米的鑽機、重力探礦、地震計探礦等先進的設備和方法,而且也打出了含硫量很高的重油,但是以日本當時的技術,很難對其進行提煉為軍隊進行油料供給,而真正的油田最終也未能找到。

1939年在遼寧阜新,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為探測煤礦,曾從煤層下找出石油類的礦物,但因沒有什麼開採價值而放棄。其實,這裡與解放後發現的遼河油田僅一山之隔,而這時的日本已經遭受美國的石油禁運,迫於形勢需要,日本決定轉道東南亞。

1940年8月,日本石油公司的調查部長大村宣告說:“在滿洲已經很難找到石油,還是馬上到‘南方’尋找油田吧。”東北的石油計劃徹底擱置。

日本屬於島國,資源貧瘠是眾所周知的,凡是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所需的大量能源資源主要依靠進口,其國內幾乎沒有石油,產量極其低。1929年到1933年的經濟危機,迫使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之路。從那時起,日本大力發展軍工產業並實行國家經濟和國民生活軍事化,為了解決國內資源短缺的狀況,日本走上了對外擴張的帝國主義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的軍事產業已相當發達,擁有大量的精良武器裝備,不過這些武器裝備是以石油為驅動的,而戰爭中的石油年消耗量非常大,到20世紀30年代末,日本只生產其石油消耗量的10%左右,其餘都要依賴進口。尤其在戰爭爆發後,日本所面臨的石油問題比德國更嚴重,而且日本也不像德國那樣擁有大量的人工合成燃料廠,這是日本進行對外擴張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另一方面是在全球為日本尋找穩定的石油供應地,以解決國內缺油的局面。

不過作為一個島國,日本沒有通過陸地運輸石油的途徑,只能依靠油輪,通過太平洋把石油運到國內。這使海軍力量比較強大的國家,很容易切斷日本的海上石油運輸線,給日本以致命的打擊。

早在1934年,日本因為不遵守“門戶開放”政策,在中國的東北搞石油壟斷,被美國國務院和外務部聯合抗議,作為日本的主要石油供應國,美國陸軍極力主張對日本實行石油全面禁運。當時的日本石油80%從美國進口,因為美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除了向盟國提供武器外,還向盟國提供了90%的石油供應,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兵工廠和石油庫。

石油絞殺,二戰美國禁運政策“逼瘋”日本

但那時美國國會由於擔心會引起衝突,不贊同全面的石油禁運,最後也僅對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進行了限制運輸。後來隨著戰爭的擴大,日本和美國的矛盾也越來越大,雙方不時地進行談判。而美國具有的石油方面的優勢也總讓日本人不安。日本擔心某天兩國一旦刀兵相見,日本將失去軍艦和飛機所必需的石油來源。

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情況下,美國開始考慮對日本貿易禁運和大範圍的經濟制裁,日本感受到了壓力,開始考慮其他的石油來源。而荷屬東印度群島是東亞最重要的產油地,如果日本能夠控制這個地方,那麼它就能夠得到充足的石油供應。當時荷屬東印度的石油產量被完全控制在外國石油公司的手中,尤其是皇家殼牌公司。所有與該地區有密切關係的國家都意識到了日本潛在的危險性。

而美國此時也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向日本供應石油用於戰爭,一方面又反對日本利用石油進行對外擴張。而如果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就有可能使日本情急之下佔領荷屬東印度群島。美國政府內部對這個問題也有很大的分歧。1940年7月20日,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和陸軍部長史汀生試圖說服政府對日進行全面禁運,但是國務院卻發表了一份道義禁運的聲明。聲明將禁運物品僅限於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鐵礦、廢鐵。

美國之所以對日本道義禁運,首先是害怕禁運會直接導致日本入侵東印度群島。1939年美駐東京大使格魯的一份報告顯示,日本當時已經儲備了三年到四年的石油使用量來準備戰爭。其次是羅斯福總統的“先歐後亞”政策,美國不想把關注的焦點從大西洋移到太平洋,而且距離新一屆總統選舉只剩下一個月了,美國的海軍和陸軍正在擴建,羅斯福不想招惹是非,他們也不想和日本發生正面衝突。

這一聲明可以有效緩解雙方的緊張形勢,它既可以有效安撫國會中的禁運聲音,又免去了出現與日本敵對狀態。因為日本的飛機用的是辛烷值87以下的燃油,所以此項禁令對日本人根本沒有什麼妨礙。而美軍使用辛烷值100的航空汽油,汽油供應可以保證。這是一個雙贏的舉措,但正是這種徒有虛名的禁運提醒了日本人他們將遇到美國對日本實行禁運的可能。

在禁運後的5個月內,日本開始大量囤積石油,從美國購買的辛烷值為86的汽油比過去多了550%。美國的“緩衝”政策,使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前儲存了4300萬桶石油,積蓄了發動太平洋戰爭的資源和巨大能量。

石油絞殺,二戰美國禁運政策“逼瘋”日本

1941年6月25日——7月2日,日本做出了決定命運的選擇,暫時不動蘇聯一根毫毛,集中精力向南進攻,特別是爭取控制整個印度支那。但是日本越來越大的胃口和慾望也在不斷挑戰美國的忍耐力。道義禁運只是一個警告,佔領荷屬印度群島已經觸及到了美國的底線,美國也是斷然不會成全日本的。

1941年7月28日,當日本佔領法屬印度支那時,美國宣佈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國內的所有財產,並對其實施石油全面禁運。英國和荷蘭也紛紛效仿,英國切斷了婆羅洲向日本的石油供應,美國說服荷蘭東印度公司暫停向橫濱和長崎運送石油。日本首相在國會上宣稱這種情勢無法忍受,因為全國的陸海軍即將進入缺油時期。

1941年12月7日,為了入侵荷屬東印度群島都和東南亞,攝取那裡的石油,也為了保護海上通路,特別是為了保證從蘇門達臘及婆羅洲返回日本的油輪暢通無阻,日本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珍珠港的海上艦隊。珍珠港戰爭的爆發,使美國人團結一致,美軍毀壞了東印度群島上的石油設施,並開始頻頻襲擊從海上開往日本的油輪。

1942年,日本軍隊的侵略計劃如期開始實施。1月中旬,日軍開始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到1942午3月中旬,日軍已經全部控制了東印度群島。東印度群島上石油設施被破壞的範圍和程度並沒有日本人想象得那麼嚴重,登陸之後,日本便開始動手修復島上的石油設施。

戰爭爆發以前,日本軍方計劃在開戰後兩年之內從東印度群島獲得足夠的石油供給,如今這個目標已經實現。在1943年第一季度,日本的石油進口量已達到與1941年同期,即美、英、荷三國對日本禁運之前進口量的80%。由於整個南部地區採油工作的巨大成功,東條英機於1943年宣佈困擾日本發展和對外擴張的石油問題已經獲得解決,日本沉浸在“勝利狂熱”之中。

石油絞殺,二戰美國禁運政策“逼瘋”日本

由於日本的海運能力比較弱,這個缺陷給日本帶來了致命的打擊。太平洋戰爭日本並非沒有勝算,在成功襲擊了珍珠港之後,日本給美國海軍實力造成了不小的打擊,贏得了半年以上的對太平洋區域的控制權,以至於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有半年的時間無法在戰爭中取勝。但是日本低估了美國軍事機器的再生產能力,也為日後的全面潰敗埋下了伏筆。

1942年初,取得一連串勝利的日本人乘勢醞釀下一步行動。當時的日本海軍將領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其他資源,因此對美國人必須速戰速決。於是,日軍決定向夏威夷以西1100英里的中途島發動大規模進攻。這樣至少可以利用對中途島的攻勢來擴大日軍的防衛半徑,如果能引美軍艦隊出動則更好不過,這樣他們正好趁機結束由珍珠港開始的工作,通過決定性的戰役將美國海軍消滅在太平洋之中。

日本人在設計軍事戰略時以為南部地區豐富的石油、原材料和食品能夠牢牢地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以彌補貧瘠的日本列島之不足。但是這項戰略是一次賭博,它的成功不僅取決於削弱敵手的決心,而且絕對不可或缺的是要保證日本海運系統正常穩定運轉。日本在進入戰爭之際僅僅擁有兩年的石油儲備。這意味著如果超過兩年,日本就得依靠東印度群島的石油。

日本的油輪是美國潛艇最喜歡襲擊的目標。到1944年,被美國潛艇擊沉的日本的油輪數目已遠遠超出了日本新建的油輪數量。日本石油進口的數量在1943年的第一個季度曾經達到頂峰,但是到1944年日本進口的石油量已經不到1943年石油進口量的一半,1945年日本已經進口不到一滴油了。

為了解決日益惡化的石油供給,日本人想出了許多別出心裁的運輸辦法,例如把石油灌入尺寸各異的鐵桶和帆布容器,把它們置於貨輪的甲板上攜運,或者用拖船拖橡膠袋的方式運輸,巨大的膠袋每隻可容納300桶至500桶汽油。但後來發現此種方法根本不適用,有巨大的油口袋拖後腿,前面的拖船行動不便,成為極好的空襲目標。

日益嚴重的石油短缺越發明顯地約束著日本的軍事能力,影響到日本的戰略考慮。在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群島戰役中,日本戰艦因為缺少石油而未能參加戰鬥。石油的短缺還限制了日本空軍的能力。1944年,日本飛行員的訓練從認為必須完成的60小時減少到30小時。

日本開始全線潰敗,隨著石油短缺情況的進一步惡化,航空訓練乾脆免了。航空油的原料只剩下松脂,而且煉成的燃油越來越多地摻雜酒精。劣質的燃料、缺乏訓練的飛行員、未經核驗的飛機,使日軍飛機從一個基地轉向另一個基地就損失其中的40%。而美軍則勢如破竹,到1945年初,相繼收復了菲律賓的馬尼拉以及硫磺島。這時,日本列島的物資供應已經全面奇缺,石油幾乎已從經濟活動中銷聲匿跡,煤氣、電、煤、木炭等能源也短缺到難以置信的地步。

日本以掠奪資源為目的而發起太平洋戰爭,卻由於資源問題導致國力崩毀,最終戰敗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