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绞杀,二战美国禁运政策“逼疯”日本

十九世纪中后期,以电力、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石油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作为现代工业的能源命脉,石油的作用日益凸显,世界各国对石油的争夺也日趋激烈。石油不仅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也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不夸张的说,有了石油就拥有了世界。

石油绞杀,二战美国禁运政策“逼疯”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争夺石油资源以及海上的势力范围,虽然当时的煤炭和钢铁在战争中更受器重,但是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推动,加之各式新武器的诞生,石油开始逐渐成为战争中的主要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成为一场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许多重要战争与运输工具都以汽油为燃料。军队对石油的需求有增无减,依赖更为严重。有资料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石油消耗达3亿多吨,占各类作战物资消耗总量的38%,居各项军需物资运送量之首。美国军队的汽油日消耗量更是惊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300倍。当石油供应缺乏,大批飞机坦克面临成为废铁一堆的尴尬。

早在日本占领东北三省之前,国际上就盛传在中国东北发现了石油的迹象,日本人也下决心在这一地区寻找石油。1929年春天,日本地质专家新带国太郎同十名俄罗斯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沿东清铁路到牡丹江上游的森林地带开始寻找石油,但经过两个多月的探察,无功而返。

因为中国的地质结构主要是陆相沉积,而当时的主要产油地区大多都是海相沉积,学术界也比较认同这一观点,美国、苏联和全世界的专家都认为中国是“贫油国”,对日本能够采出石油并不看好。

1930年4月,在美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工作的俄裔美国人托里斯基的指点下,新带国太郎等人乘火车前往满洲里的扎赉诺尔煤矿,进行第二次找油。他们将采集的矿样带往大连,先经满铁中央试验所化验,后来又经日本德山海军燃料研究所进行分析,断定样品中含有石油类的沥青。两个月后,在哈尔滨的俄文和日文报纸上,对这次发现进行了报道,称“满铁投入了很大的经费,计划在北满探索石油资源,历时多年,终于在这里发现了油田。”

石油绞杀,二战美国禁运政策“逼疯”日本

随后“九·一八”事变导致东北三省沦陷,使得日本的资源调查更加自由。在其后的三年时间里,日本人在东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据说使用了钻探深度超过1200米的钻机、重力探矿、地震计探矿等先进的设备和方法,而且也打出了含硫量很高的重油,但是以日本当时的技术,很难对其进行提炼为军队进行油料供给,而真正的油田最终也未能找到。

1939年在辽宁阜新,满洲炭矿株式会社为探测煤矿,曾从煤层下找出石油类的矿物,但因没有什么开采价值而放弃。其实,这里与解放后发现的辽河油田仅一山之隔,而这时的日本已经遭受美国的石油禁运,迫于形势需要,日本决定转道东南亚。

1940年8月,日本石油公司的调查部长大村宣告说:“在满洲已经很难找到石油,还是马上到‘南方’寻找油田吧。”东北的石油计划彻底搁置。

日本属于岛国,资源贫瘠是众所周知的,凡是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所需的大量能源资源主要依靠进口,其国内几乎没有石油,产量极其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迫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之路。从那时起,日本大力发展军工产业并实行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军事化,为了解决国内资源短缺的状况,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的军事产业已相当发达,拥有大量的精良武器装备,不过这些武器装备是以石油为驱动的,而战争中的石油年消耗量非常大,到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只生产其石油消耗量的10%左右,其余都要依赖进口。尤其在战争爆发后,日本所面临的石油问题比德国更严重,而且日本也不像德国那样拥有大量的人工合成燃料厂,这是日本进行对外扩张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另一方面是在全球为日本寻找稳定的石油供应地,以解决国内缺油的局面。

不过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没有通过陆地运输石油的途径,只能依靠油轮,通过太平洋把石油运到国内。这使海军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很容易切断日本的海上石油运输线,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

早在1934年,日本因为不遵守“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的东北搞石油垄断,被美国国务院和外务部联合抗议,作为日本的主要石油供应国,美国陆军极力主张对日本实行石油全面禁运。当时的日本石油80%从美国进口,因为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除了向盟国提供武器外,还向盟国提供了90%的石油供应,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兵工厂和石油库。

石油绞杀,二战美国禁运政策“逼疯”日本

但那时美国国会由于担心会引起冲突,不赞同全面的石油禁运,最后也仅对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进行了限制运输。后来随着战争的扩大,日本和美国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双方不时地进行谈判。而美国具有的石油方面的优势也总让日本人不安。日本担心某天两国一旦刀兵相见,日本将失去军舰和飞机所必需的石油来源。

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美国开始考虑对日本贸易禁运和大范围的经济制裁,日本感受到了压力,开始考虑其他的石油来源。而荷属东印度群岛是东亚最重要的产油地,如果日本能够控制这个地方,那么它就能够得到充足的石油供应。当时荷属东印度的石油产量被完全控制在外国石油公司的手中,尤其是皇家壳牌公司。所有与该地区有密切关系的国家都意识到了日本潜在的危险性。

而美国此时也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向日本供应石油用于战争,一方面又反对日本利用石油进行对外扩张。而如果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就有可能使日本情急之下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美国政府内部对这个问题也有很大的分歧。1940年7月20日,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和陆军部长史汀生试图说服政府对日进行全面禁运,但是国务院却发表了一份道义禁运的声明。声明将禁运物品仅限于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铁矿、废铁。

美国之所以对日本道义禁运,首先是害怕禁运会直接导致日本入侵东印度群岛。1939年美驻东京大使格鲁的一份报告显示,日本当时已经储备了三年到四年的石油使用量来准备战争。其次是罗斯福总统的“先欧后亚”政策,美国不想把关注的焦点从大西洋移到太平洋,而且距离新一届总统选举只剩下一个月了,美国的海军和陆军正在扩建,罗斯福不想招惹是非,他们也不想和日本发生正面冲突。

这一声明可以有效缓解双方的紧张形势,它既可以有效安抚国会中的禁运声音,又免去了出现与日本敌对状态。因为日本的飞机用的是辛烷值87以下的燃油,所以此项禁令对日本人根本没有什么妨碍。而美军使用辛烷值100的航空汽油,汽油供应可以保证。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但正是这种徒有虚名的禁运提醒了日本人他们将遇到美国对日本实行禁运的可能。

在禁运后的5个月内,日本开始大量囤积石油,从美国购买的辛烷值为86的汽油比过去多了550%。美国的“缓冲”政策,使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前储存了4300万桶石油,积蓄了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资源和巨大能量。

石油绞杀,二战美国禁运政策“逼疯”日本

1941年6月25日——7月2日,日本做出了决定命运的选择,暂时不动苏联一根毫毛,集中精力向南进攻,特别是争取控制整个印度支那。但是日本越来越大的胃口和欲望也在不断挑战美国的忍耐力。道义禁运只是一个警告,占领荷属印度群岛已经触及到了美国的底线,美国也是断然不会成全日本的。

1941年7月28日,当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时,美国宣布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冻结日本在美国国内的所有财产,并对其实施石油全面禁运。英国和荷兰也纷纷效仿,英国切断了婆罗洲向日本的石油供应,美国说服荷兰东印度公司暂停向横滨和长崎运送石油。日本首相在国会上宣称这种情势无法忍受,因为全国的陆海军即将进入缺油时期。

1941年12月7日,为了入侵荷属东印度群岛都和东南亚,摄取那里的石油,也为了保护海上通路,特别是为了保证从苏门达腊及婆罗洲返回日本的油轮畅通无阻,日本袭击了美国在太平洋珍珠港的海上舰队。珍珠港战争的爆发,使美国人团结一致,美军毁坏了东印度群岛上的石油设施,并开始频频袭击从海上开往日本的油轮。

1942年,日本军队的侵略计划如期开始实施。1月中旬,日军开始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到1942午3月中旬,日军已经全部控制了东印度群岛。东印度群岛上石油设施被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并没有日本人想象得那么严重,登陆之后,日本便开始动手修复岛上的石油设施。

战争爆发以前,日本军方计划在开战后两年之内从东印度群岛获得足够的石油供给,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在1943年第一季度,日本的石油进口量已达到与1941年同期,即美、英、荷三国对日本禁运之前进口量的80%。由于整个南部地区采油工作的巨大成功,东条英机于1943年宣布困扰日本发展和对外扩张的石油问题已经获得解决,日本沉浸在“胜利狂热”之中。

石油绞杀,二战美国禁运政策“逼疯”日本

由于日本的海运能力比较弱,这个缺陷给日本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太平洋战争日本并非没有胜算,在成功袭击了珍珠港之后,日本给美国海军实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赢得了半年以上的对太平洋区域的控制权,以至于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有半年的时间无法在战争中取胜。但是日本低估了美国军事机器的再生产能力,也为日后的全面溃败埋下了伏笔。

1942年初,取得一连串胜利的日本人乘势酝酿下一步行动。当时的日本海军将领山本五十六认为:美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其他资源,因此对美国人必须速战速决。于是,日军决定向夏威夷以西1100英里的中途岛发动大规模进攻。这样至少可以利用对中途岛的攻势来扩大日军的防卫半径,如果能引美军舰队出动则更好不过,这样他们正好趁机结束由珍珠港开始的工作,通过决定性的战役将美国海军消灭在太平洋之中。

日本人在设计军事战略时以为南部地区丰富的石油、原材料和食品能够牢牢地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以弥补贫瘠的日本列岛之不足。但是这项战略是一次赌博,它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削弱敌手的决心,而且绝对不可或缺的是要保证日本海运系统正常稳定运转。日本在进入战争之际仅仅拥有两年的石油储备。这意味着如果超过两年,日本就得依靠东印度群岛的石油。

日本的油轮是美国潜艇最喜欢袭击的目标。到1944年,被美国潜艇击沉的日本的油轮数目已远远超出了日本新建的油轮数量。日本石油进口的数量在1943年的第一个季度曾经达到顶峰,但是到1944年日本进口的石油量已经不到1943年石油进口量的一半,1945年日本已经进口不到一滴油了。

为了解决日益恶化的石油供给,日本人想出了许多别出心裁的运输办法,例如把石油灌入尺寸各异的铁桶和帆布容器,把它们置于货轮的甲板上携运,或者用拖船拖橡胶袋的方式运输,巨大的胶袋每只可容纳300桶至500桶汽油。但后来发现此种方法根本不适用,有巨大的油口袋拖后腿,前面的拖船行动不便,成为极好的空袭目标。

日益严重的石油短缺越发明显地约束着日本的军事能力,影响到日本的战略考虑。在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日本战舰因为缺少石油而未能参加战斗。石油的短缺还限制了日本空军的能力。1944年,日本飞行员的训练从认为必须完成的60小时减少到30小时。

日本开始全线溃败,随着石油短缺情况的进一步恶化,航空训练干脆免了。航空油的原料只剩下松脂,而且炼成的燃油越来越多地掺杂酒精。劣质的燃料、缺乏训练的飞行员、未经核验的飞机,使日军飞机从一个基地转向另一个基地就损失其中的40%。而美军则势如破竹,到1945年初,相继收复了菲律宾的马尼拉以及硫磺岛。这时,日本列岛的物资供应已经全面奇缺,石油几乎已从经济活动中销声匿迹,煤气、电、煤、木炭等能源也短缺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日本以掠夺资源为目的而发起太平洋战争,却由于资源问题导致国力崩毁,最终战败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