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擒「黃風賊」(民間故事)

嘉慶年間,紹興府富商雲集,頗為繁華。誰知這年春,紹興城中出現了一個飛賊,豪門富戶頻頻被盜,丟失的財物盡是深閨婦人穿戴的金銀細軟。據目擊者所述,此賊夜入閨閣之後,飛旋於屋脊牆頭,猶如一團黃風,眨眼間便不見了蹤影,因此人稱“黃風賊”。

富戶們對黃風賊防不勝防,叫苦不迭,紛紛向官府告狀。知府鄂泰是個旗人,依仗祖上的軍功當的官,平常只知吃吃喝喝,起初對捉拿黃風賊並不上心。不料這年夏天一大早,鄂泰新納的五姨太一覺醒來,發現套在手腕上的一對玉鐲子不見了!這對玉鐲子所用的材料出自天山涼玉,堪稱價值連城。

鄂泰勃然大怒,立刻召集捕快班趙班頭,嚴命他半月之內將黃風賊捉拿歸案。趙班頭帶領捕快班明察暗訪十來天,卻一點線索也沒查到,大家急得兩眼一抹黑。

恰在這時,原籍紹興的京城四大名捕之一的“活無常”吳二爺告老還鄉。趙班頭聞知喜出望外,帶上厚禮拜訪吳二爺,希望吳二爺指點迷津。吳二爺古道熱腸,見同行有難,當即答應了趙班頭。

聽了案情,吳二爺一番沉吟:“還是看看現場吧。”當下趙班頭領著吳二爺先走訪了幾家富戶,最後又不顧鄂泰的白眼,來到鄂泰五姨太所居的小閣樓。

自玉手鐲被盜後,五姨太嚇麻了膽,再也不敢在小閣樓里居住,因此小閣樓仍保持著被盜時的原樣。只見小閣樓門鎖完好,幾扇窗戶都緊閉著,床凳桌櫃之類的傢俱整整齊齊,梳妝檯上還散落著五姨太買脂粉的幾兩碎銀。

吳二爺又抬頭一看,只見閣樓頂上有個五寸大小、通風透氣的天窗,不由暗自點頭,悄聲提醒趙班頭道:“前頭我們看的那幾家失盜富戶都是小窗半開,可那半開的小窗只怕連個七八歲的孩子也難鑽進來。鄂知府金屋藏嬌,連半扇小窗都不讓五姨太打開,只留一個極小的天窗,卻仍然被盜,這事你怎麼看?”

趙班頭思忖道:“據說黃風賊能躥房越脊,奔跑如飛,想來定是習武的精壯漢子。可對於一個壯漢來說,就算會縮骨神功,別說這盤子大小的天窗了,就是那半開的小窗也是極難鑽進來的,實在匪夷所思。”

吳二爺進一步點化道:“黃風賊入室之後,一不劫色,二不搶銀錢,三不偷貴重衣物,只擄婦人們穿戴的金銀珠玉之類的輕巧飾物,擄後即逃之夭夭,又是為何?”

趙班頭眼一亮:“莫非是訓練有素的動物?比如貓、狗、猴子之類……”但隨即又疑慮道,“貓和狗力氣小,很難從人身上擄走金銀飾物,猴子倒有這個力氣,但小如盤子般的天窗也不可能鑽進來呀。”吳二爺道:“還是到天窗上看看的好,也許會有新的發現呢。”

當下大夥兒找來長梯,爬到屋脊上對天窗一番勘查,眼尖的吳二爺用鐵鑷子從天窗木框縫裡夾出了幾根細黃毛!這幾根細黃毛在陽光下亮閃閃的,嗅一嗅,隱隱有一股騷臭味。“果然是隻黃毛的猴子乾的!”吳二爺斷然道。見捕快們詫異,吳二爺解釋道:“貓愛乾淨,常用舌頭舔洗毛髮,因此貓的毛髮無甚氣味,而狗毛和猴毛雖同樣有股騷味,但狗毛騷而腥,猴毛騷而臭。”眾捕快歎服。

吳二爺又問道:“咱們紹興城可有雜耍逗樂的場地?”趙班頭說有,就在大東門外的鎮河塔下。眾捕快明白吳二爺已確定了黃風賊就是隻黃毛猴子,馴猴的主人才是真正的賊,極可能隱身在雜耍藝人中。

第二天,吳二爺和捕快們穿了便衣,三三兩兩來到了大東門外,只見雜耍逗樂的應有盡有,好不熱鬧。但耍猴的卻最多,共有四處,各佔一角,耍猴人的手下都有十好幾只猴子,且黃毛猴居多。到底哪一隻黃毛猴才是黃風賊?

吳二爺卻不急,舉著旱菸袋來回轉悠,最後在西北角那個大鬍子耍猴人的耍猴場邊停住了腳步。毫無疑問,吳二爺已鎖定了這個大鬍子和他的那群黃毛猴。趙班頭有心向吳二爺學兩招,便琢磨起這事來,還真看出了點門道——別的耍猴人為招徠生意,都鑼鼓鏗鏘,拼命吆喝,把猴子們趕得滿場跑,場邊上人圍得密不透風,銅錢雨點似的落到帽兜裡;大鬍子卻不急,懶洋洋地讓猴子們翻翻簡單的跟斗,場邊只稀稀落落圍了幾個小孩子,帽兜裡只有三五文銅錢。分明是他看不上辛苦耍猴掙來的幾個錢,自有掙大錢的來路,耍猴只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趙班頭又發現吳二爺的目光盯住了大鬍子手下那隻最大的、手臂格外長的黃毛猴。別的猴子要麼表演,要麼玩耍,都精神抖擻的,只有它在呼呼大睡,面前擺的食盆也最大。可見它乾的是晝伏夜出的活兒,而且最受主人的優待。黃風賊就是這隻長臂黃毛猴!但捉姦拿雙、捉賊見贓,只憑這些猜疑豈能抓捕這個大鬍子?趙班頭挺發愁。

吳二爺卻信心滿滿,只見他來到附近的集市,轉了一圈後,拎來了一隻人把高的“狗氣殺”來。所謂狗氣殺,乃是當地農家餵雞用的圓臺形木器具,底盤上有幫,幫上鑲嵌一圈縫隙極小的柵欄與上盤相連,上盤正中有個菜碟子大小的圓洞,用於往底盤裡倒雞飼料。因有柵欄隔著,雞可以伸嘴啄食,狗卻不能,乾生氣而已,因此俗稱狗氣殺。

更叫趙班頭他們詫異的是,吳二爺這隻狗氣殺底盤裡面盛的不是雞飼料,而是一隻香噴噴的叫花雞!

只見吳二爺把狗氣殺往大鬍子耍猴的場邊一放,自顧自地蹲一邊抽菸去了。

猴子們很快聞到了叫花雞的香味兒,又見狗氣殺旁邊沒有人,嘩地一下子全圍了過來,吱吱怪叫著都想吃叫花雞。可是小小的柵欄隔著,猴子們伸不進去爪子,上盤的圓孔雖能伸進爪子卻夠不著叫花雞,個個急得抓耳撓腮。

大鬍子見了也懶得去管。長臂黃毛猴被驚醒了,擠過來霸道地將眾猴推開,爪子從狗氣殺的上盤圓孔裡伸下去,但它的長臂同樣也夠不到叫花雞。只見長臂黃毛猴低吼一聲,吸氣收腹,晃了幾晃,連頭帶身子竟然變成了狸貓大小——原來這毛猴子居然也會縮骨神功!“嗤”的一聲,長臂黃毛猴大半個身子鑽進了狗氣殺,終於抓到了叫花雞,撕下了一條腿。

說時遲那時快,吳二爺一聲大喝:“這該死的毛賊,捉住你非扒了你的皮不可!”說著便飛奔了過來。趙班頭和捕快頓時全明白了,吳二爺欲擒故縱這一招高,使長臂黃毛猴徹底露出了原形,原來這賊猴就是這樣藉助縮骨神功鑽入大戶人家閨房行竊的!當下都從四面八方圍捕過來。

長臂黃毛猴驚得屁滾尿流,在人叢中東躲西藏,騰挪跳躍,竟然突出了重圍。捕快們哪肯放過,緊緊在後追趕。大鬍子終於回過神來,知道東窗事發,轉身就逃,卻被趙班頭鐵鉗般的雙手一把扭住。

那猴子在眾人的追趕下,徑直躥到鎮河塔下,抓著磚縫,眨眼之間攀上了高高的塔頂。鎮河塔是一座實心無梯的磚塔,捕快們爬不上去,只能望塔興嘆。長臂黃毛猴得意至極,在塔頂上探頭探腦,對眾人擠眉弄眼。

大鬍子見狀,腰桿子也硬了起來,連聲質問趙班頭無憑無據地為什麼要抓他。趙班頭沒有從大鬍子身上搜到贓物,心中沒底,只拿眼望著吳二爺。吳二爺手舉旱菸袋,笑眯眯地往塔頂上一指:“看這猴子爬塔的熟練和麻利勁兒,金戒指、銀耳環、玉鐲子什麼的,也早被它倒騰到塔頂上嘍!”只此一語,大鬍子的臉霎時就白了。

但怎樣才能捉住長臂黃毛猴並把贓物弄下塔呢?吳二爺正皺眉苦思,卻見鄂泰騎著馬,架著幾隻老鷹從郊外打獵回來了。聽說塔頂上長臂黃毛猴就是黃風賊,鄂泰大喜:“捉猴子,有趣。本知府的老鷹定能把猴子從塔上抓下來!”一撒手,一隻老鷹飛上了藍天。

鷹和猴在塔頂上展開了生死搏殺。只見老鷹振羽衝刺,爪抓喙啄,疾如閃電,長臂黃毛猴卻毫不畏懼,兇悍異常,一邊躲閃,一邊揮臂反擊。不一時勝負已分,一物從塔上墜落下來,眾人圍上去一看,竟是眼睛被撓瞎、腹腔被撕裂的老鷹!鄂泰暴怒,手一揮又一隻老鷹飛了上去,但這隻老鷹依舊喪命塔下。鄂泰發抖了,再也捨不得撒開第三隻老鷹了。這三隻老鷹都是極稀罕的西域金雕!

吳二爺走上前拱手道:“鄂大人,您的金雕借小老兒一用,如何?”鄂泰哭喪著臉道:“本知府就這一隻金雕了……”

吳二爺道:“小老兒保證鄂大人的金雕大顯神威!”鄂泰這才極不情願地鬆開鷹環扣。

吳二爺接過老鷹,並沒有馬上撒手,而是來到河岸邊,抓起岸邊幹沙向老鷹翅膀裡一番揉搓之後,這才來到塔下放飛了老鷹。

說來也奇,這回鷹猴大戰,只見一團“黃煙”騰起之後,從塔上一頭栽了下來的卻是那隻猴子!可憐那猴子已被摔得腦漿迸裂,一命嗚呼了。眾人這才明白,那團“黃煙”是吳二爺揉搓在老鷹翅膀裡的沙塵,長臂黃毛猴被沙塵迷得睜不開雙眼,老鷹自然輕而易舉取勝了!

吳二爺又一聲長嘯,老鷹再次飛上塔頂,叼下一個包袱捲來,抖落在鄂泰的馬前——包袱卷裡盡是黃白之物。

大鬍子一聲哀號,頓時癱倒在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