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禁止妇女开车的国家,沙特阿拉伯在 6 月 24 日正式废除了这项 1950 年以来的禁令,预计将有 2000 名女性申请驾驶执照。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一个人能对自己的存在产生多少质疑,能对外界投以的异样眼光做多少的妥协,或者,在选择国家认同与自我认同中,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勇敢选择走自已的路?

《我在伊朗长大》试图以一部卡通电影的时间,对这些疑虑发声。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我在伊朗长大》改编自伊朗籍漫画家玛珍.莎塔碧的同名自传漫画《我在伊朗长大》,内容採倒叙兼插叙法,让历经国家动乱的伊朗女子──Marjane,在法国机场,娓娓道来她的一生曲折。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出身于伊朗的Marjane,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崇拜李小龙,喜欢艾迪达牌子的九岁小女孩,她的父母亲受过西方教育,所以教育玛莎的态度自由且开放,祖母也以诚实廉正的观念教导她。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1979年后,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沙赫政权被推翻,人民盼望崭新生活的到来,未料新政府的政权压榨更骇人,使人民生活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下,Marjane的父母遂将Marjane送往奥地利求学以保平安。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在异地孤身求学的Marjane在感受国籍的歧视,人情冷暖与爱情的苦果后,身心挫败的回到了故乡德黑兰,然伊朗正受回教基本教义的极权统治,人民饱尝鞎困,女权更遭打压,Marjane勇敢的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为了梦想再次远走他乡,走她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虽是卡通,画面却特别以黑白呈现,只有回到悠悠想着过去的Marjane时,才有一些色彩出现,与漫画在表现过去有异取同功之妙,且巧妙表达了Marjane的过去就如同惨淡的黑白色感,就算偶有喜悦,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大的打击,而未来有无限可能,所以才能缀抹亮丽的色彩,也有步上锦绣前程之意。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除此之外,因为统以黑白色调,简单流畅的线条调动更营造出一种奇幻之感,如Marjane回到家乡后患上抑郁症,背景慢慢的扭曲,直到浓成全营幕的黑,而Marjane只是其中简单的几抹白色线条,传神的表现出Marjane的心灰意冷。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伊朗作为穆斯林国家,于女性充满了歧见,女性必须包里住全身,只能露出双眼,一生中只能有三个男人,父亲、丈夫跟儿子,假若在路上奔跑便是一种猥琐,完全将女权打入谷底,用老话来讲便是「礼教吃人」,何以女性就需如此自贬自卑?当Marjane在公开的发佈政令讲席上为女性发声,大声的争取女权的那一幕,实在是大快人心!人生而平等,那么男女也该是平等的。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所幸,Marjane的家族是她最大的原动力,给她恢复信心,重获认同的力量。她的父亲理性的教予Marjane了解历史,母亲则护卫著她的成长,他们都不希望Marjane因政权的混乱而迷失自我,他们要他勇敢的做她自己,不受国家的动荡纷乱影响,而是作Marjane她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Marjane的双亲没有给予她任何偏见或附势的思想,一心给她最健全的成长,无私的爱的给予。全片中影响Marjane最大的人物,便是她的祖母了,她给了影响Marjane一生的忠告。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永远要维持自尊与诚实廉正的理念,贯彻Marjane一生。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正因有如此为她着想的家人,所以当Marjane接连几场情伤差点要了她的命,或是她患得患失的得了抑郁症之后,她才能安然站起,彷若重生一般,决心活出自己。就算她的婚姻,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了,她还是能勇敢的走下去。若没有家人们给予最强大、无私的爱与支持,也许Marjane就真的一路走向偏歧了。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再次离开伊朗前,Marjane对已故的祖父及为人民牺牲安卢叔叔发誓,她会让她的家族以她为荣,她发誓她将永远诚实廉正。她将会勇敢的做她自己。画面的最后,Marjane在巴黎,搭乘计程车往她的未来前去,计程车司机问她是打哪来的,她简短了说一声伊朗。只是简短的两个字,不只是Marjane的自我觉醒,更是一种对自身国家的认同,这是Marjane用尽多少青春年华,多少泪水才换来的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啊……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也许她终其一生都不会认同当时伊朗的专政制度,但也不再羞于认自己是伊朗人,她要当个骄傲的伊朗人。她不再是那个单纯迷恋李小龙而挥舞拳法的小女娃,也不是成天以摇滚精神为乐的女孩了,她确定了她自己的路,她要走她的艺术之路,她要自由,她要做完完整整的自己,诚如她临行为的承诺,她要家族能以她为荣。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谁的一生能全然平稳而无任何颠簸呢?多少人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一丝一毫的质疑呢?每个人都在困惑与挫折中成长,慢慢的学会认识这个世界,学着做选择,学着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在伊朗长大,那又如何?

《我在伊朗长大》一片,不只是Marjane的成长蜕呈,零零总总,与许多人的成长缩影都有相似的地方,无论有再多的苦楚经历,我们仍需长大,仍需成长。大环境的动荡不是普通人可以去左右或避免的,但至少,要学会对自己坦诚,能无愧于心的,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追求自己的目标,就像Marjane祖母说的:

永远保有自尊,与诚实廉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