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滕王閣序》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都是千古名篇,你更欣賞哪一篇呢?

西山紅袖


王勃的《滕王閣序》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都是中國歷史不可多得的千古名篇,只要讀過書的人,都能背出其中有名的幾句。連著名香港笑星周星馳的名字都來自《滕王閣序》中不是那麼有名的一句:“神州霧列,俊採星馳”。

那麼,這兩篇大作名作,哪篇寫得更好呢?

王勃到底何時寫的《滕王閣序》,這可能是一個謎團。目前的說法有兩個:一般的記載是公元675年,他去探望父親的途中寫下了《滕王閣序》。不過,《唐摭言》卷五的這段文字表示不服:“王勃著《膝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而閻公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已宿構矣。及以紙筆巡讓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

根據這段記載,王勃寫《滕王閣序》是14歲,從文章的文風和意境等各方面來看,筆者更相信是14歲的王勃所寫。通篇文章,咱們看到的是慷慨激昂、文風優美、詞句華麗、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這幾句寫景,實在太傳神,充分顯示了作者王勃的超強天賦,從頭到尾,天高海闊,是一派少年人的心胸。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盛唐氣象,初唐風骨。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完全是另一種狀態。

范仲淹寫《岳陽樓記》已經50多歲接近60的年紀,是一個快花甲的老人。隨著歐陽修的《朋黨論》出臺,范仲淹主導下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無疾而終,他自己也被貶到河南鄧州。年事已高,事業受挫,一腔熱血,卻報國無門,在這種悲涼的狀態下,他受好友滕子京邀請,寫下了《岳陽樓記》。其實,他並沒有去岳陽,只是對著畫卷有感而發。通篇文章,與其說是寫景,不如說是表達了范文正公的一生志向。

范仲淹的所有抱負和志向在文章最後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已物喜,不已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膾炙人口的詞句,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以范文正公為榜樣,以身許國,矢志不渝。

但筆者更喜愛的卻是文章最後一句——“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哎,沒有這樣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夫好孤獨啊!一向謙虛平和的范文正公,文章寫到最後才真正疏狂了一把。

綜上所述,王勃的《滕王閣序》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一種是少年人春風得意的豪情壯語,一種是老於仕途、憂國憂民、知音難覓的悲涼。其實,兩篇文章沒有高低之分,都是我中華精神和中華文化的傳承。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這麼好的問題,不腆言幾句,好像不好意思哦

先亮觀點:少讀《岳陽》,晚讀《滕王》

《岳陽樓記》,據說范文正公並未到過岳陽樓,完全是估景喻志,卻成就了千古名篇。少讀《岳陽》,對於樹立遠大理想,心繫家國社稷,培育百姓情懷,絕對具有極強的引導力!印象中初二課本即有此篇。

《滕王閣序》,乃初唐四傑王勃年少所作,讀來悲愴之情溢於言表,卻似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少即成名,一代天驕,卻英年早逝,實在可悲可嘆。所以,更適合中年後細細品讀,否則……

至於說文學藝術造詣,竊以為《滕王》更勝一籌!


鍬揚春史


《滕王閣序》和《岳陽樓記》都是名垂千古的曠世佳作,兩者行文各有千秋,猶如“環肥燕瘦,各領風騷”,對讀者來說也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但我更欣賞的是王勃的《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重在“顏值”,好比武術中“外家拳”一樣鋒芒畢露,“外行看熱鬧”都能看出其所以然,有一種“飛一般的感覺”,其文采風流更“囂張”更“飛揚跋扈”,完全是少年天才的“夢筆生花”之作,在“借景抒情”中展現出一派“巧奪造化”的絕美風姿。

此《序》是初唐才子王勃上元二年(675)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落成之際大宴賓客,目的是設“局”炫耀其女婿孟學士的才學,可是這個“珍瓏局”一不小心被王勃這個後生之輩以“不速之客”的身份,通過這一揮而就的《序》摧枯拉朽般地刺破的體無完膚,尤其是其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句石破天驚,如雷貫耳般震得在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端的是滿座皆驚。

可惜的是,天不假年,第二年王勃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途中,因暴雨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亡。總體來說,這首序言與後面的《滕王閣詩》可謂交相輝映,後面詩中最後結尾兩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也是妙筆,序與詩渾然一體。據說唐高宗讀到此序和詩時也不禁拍案叫絕,不由自主讚歎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可一問身邊眾人,才知道此時王勃已然身亡。這首序縱橫排闔,極盡鋪陳之能事,通過眼前景色的狀摹,聯繫馮唐、李廣、賈誼等人的典故,再結合自身的身世,抒發了一種有點“為附新詩強說愁”式的淡淡鬱悶,但這樣的情緒被這篇序的瑰麗多姿神鬼莫測的文辭所掩蓋,這樣一種“亂花漸入迷人眼”的風采確實只能是“妙手而得之”,王勃的這篇即興之作就像王羲之的《蘭亭序》那樣只是那一瞬間的天人合一的“通靈”產物,成為一種無法超越只能仰望的高峰。這篇序,連高舉反駢旗幟的“急先鋒”大文學家韓愈讀後也為之“立場動搖”而讚賞不已,稱頌其“讀之可以忘憂”,連“反對派”都讚歎的文章,整部文學史上實乃罕見。

《岳陽樓記》重在“氣質”,好比武術中的“內家拳”一樣鋒芒內斂,“內行看門道”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一種“靜水流深”的韻味,其結構佈局更“空靈”更“避實就虛”,堪稱是政治人物的“厚積薄發”之作,在“託物言志”中表達出一種“榮辱不驚”的家國情懷。

此《記》是慶曆六年(1046)范仲淹受人所託而作,文中介紹的也很清楚,此時的范仲淹在政治上屬於失意一派。而正好其同窗滕子京也是被貶之人,於是同病相憐的兩個人之間的心意相通,加上范仲淹的如椽巨筆,才成就了這篇青史留名的名篇佳作。

但滕子京這個人,也許並不是像范仲淹筆下那樣是個官德官聲俱佳的人物。滕子京被貶以及重修岳陽樓是有特定的背景的,雖然在此記中語焉不詳,據史料記載,滕這個人有魄力但好大喜功搞“花架子”,其“謫守巴陵郡”正是源於其大手大腳的亂花錢的行為,而其治下的巴陵郡也許並不是范仲淹筆下那樣的“政通人和”,而岳陽樓作為滕子京的“政績工程”,其修建費用更是巨大,似乎這並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為民之舉,其修建費用也是“劍走偏鋒”而得之,是官方通過追繳民間欠債的“呆賬”這樣的“創收”之舉而建成的。這些也就是隨口說說,再來看這篇文章,與王勃的即興之作不同,這篇文章字斟句酌但痕跡不顯,其功夫之深讓人歎服。

總體來看,雖然明寫岳陽樓,但每段寫景之後接下來就是抒發個人情感,無論是寫悲還是寫喜都有跡可循,可透視其中匠心獨具的脈絡,其遣詞造句都是圍繞主題而為之,這樣的謀篇佈局的重點還是為引出最後一段,特別是文章最後重中之重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中心思想。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文章是可以人力為之的佳作,但當不上妙手而得的絕篇。但由於這篇文章符合傳統意義上的主流價值判斷和情懷歸宿,更具有教化意義,所以更易使人在其中找到情感共鳴而被人津津樂道而流傳於世。

這一《序》一《記》,給人的感覺有所不同。看王勃的《滕王閣序》,腦海中不由想起同是姓王的少年天才王希孟的那副《千里江山圖》,一種驚鴻一瞥的驚豔感油然而生。由於王勃是身臨其境所以寫的繪聲繪色,更給人一種“此曲只應天上有”的震撼。而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總使人不自覺的聯想到同是範姓的大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一種樸實厚重的蒼茫感撲面而來。但畢竟范仲淹畢竟只是通過觀摩滕子京贈送的《洞庭晚秋圖》而成文,此《記》多多少少有一種“畫圖省識春風面”的遺憾。正因如此,在我看來,王《序》是神品孤本,範《記》乃妙品範本,所以我才更欣賞《滕王閣序》。

最後,更欣賞《滕王閣序》的同道友友們,歡迎來一波“點贊與評論起飛,關注共轉發一色”!!!


吃素的穿山甲


從“政治正確”角度來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無疑站位更高一點,所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境界當然比王勃的《騰王閣序》更高,也更容易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統治者的推崇。

然而,從個人情懷來說,我更喜歡《滕王閣序》這樣的美文,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每當讀到這幾句,讓人心潮澎湃,雖然王勃感嘆的是個人不得志的命運,與范仲淹憂懷天下還有差距,但個人的命運豈不是與國家命運連在一起?王勃的時代是唐貞觀之後的“永徵之治”,大唐的天下欣欣向榮,氣象萬千,可王勃卻報國無門,不禁心中鬱悶。

王勃雖然一介書生,短暫的一生中並無寸功,然而胸懷天下,氣勢沖天。“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氣魄絕非常人可比。

只是“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因為一篇文絕天下,搞笑詼諧的《檄英王雞》讓他離開了大唐核心圈,也意味著今後的人生從此陷入低谷,這讓心高氣傲的王勃怎麼能夠接受?人生沉浮,英年早逝,讓人幾多唏噓。

所幸這篇冠絕天下的《滕王閣序》還能千古流傳,在文學墮落的當下,感嘆美文難得,借用同樣是大唐才子陳子昂的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華哥雜談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如果是文人才子的話,可能喜歡王勃的《滕王閣序》多一些,如果是胸懷天下、關心黎民百姓疾苦的政治家可能喜歡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多一些。《滕王閣序》以文采勝,《岳陽樓記》以立意高。

《滕王閣序》是一篇駢文。駢文的特點是基本上全用四六句式,對仗工整,多用典故,理解困難,詞才華茂絢麗,音韻和諧流暢。《滕王閣序》就是具有這些特點的最著名的一篇駢文,其中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卻又全不用典,成了全文的亮點。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天才作家,可惜天妒英才,年少而夭,令人痛惜!

《岳陽樓記》是一篇散文,雖然其中有一些整齊的句式,詩意的語言,但不像駢文那樣多用典故,更容易理解和誦讀。范仲淹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個優秀的文學大家,詩詞歌賦散文無所不通,因此才能寫出如此立意高、文采好的千古名篇。其中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令無數後人為之傾折!

在下既非才子,亦非政治家,只有兩篇都喜歡嘍!



桃源居士45


兩篇都喜歡,因為各有千秋。王勃的《滕王閣序》文中典故甚多,沒有一定的歷史知識、文學修養的功底是不容易看明白的。這篇“陽春白雪”式的散文,一般人是無法領會其中的奧妙和魅力的。當然文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佳句還是被歷代文人所欣賞的。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更像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寫景極其優美,靜中帶動,活龍活現,使人猶如身臨其境之感。能夠借景抒情,並富於哲理,引發讀者強烈的共鳴。“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所以成為千古名句,就是因為作者把人生境界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層面,讓靈魂受到了完美的淨化。當初人們把馬連良和譚富英的唱腔風格作了比較:說馬是山珍海味,譚是大魚大肉。話雖粗糙,但說得卻是實情。這兩篇文章也是如此,王文就是山珍海味,範文就是大魚大肉,都是噲炙人口的好文章!


敖包相回


《滕王閣序》和《岳陽樓記》猶如文學史上絕代雙姝,前者如華麗妖嬈、豔壓眾生的大唐貴妃;後者如清麗淡雅、家國兩全的浣紗西施。地位難分高下,喜好只憑個性,於結尾處見之。

《滕王閣序》可以說是流傳最廣、最經典的駢文,是駢文的最高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她繼承了駢文宏大的氣勢、唯美的詞章,卻擺脫了空洞無神的套路。可謂是“四美具”——宴雅、景美、詞華、身世感人!

宴會高雅,不言而喻。“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ōu)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景之氣勢闊大;“潦(lǎo)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景之斑斕變幻;“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景之詩畫悠遠,千古流傳。景美,皆因詞華。通篇華章,不勝枚舉。

千年駢文,華章無數,為何此篇最為人所傳頌?皆因身世感人。一者,感英才之早逝。自小為神童,初唐之四傑,揮筆滕王閣,名篇永流傳。可惜,僅27歲溺海而卒。傷其天嫉英才,嘆其名篇難續。

二者,胸懷大才,卻仕途波折。“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可謂聲聲傳情,字字泣血。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於是就有了縱貫千古力量,引起無數失意之人、漂泊遊子的心靈共鳴,才鑄就了這樣的千古名篇。

而《岳陽樓記》,亦是毫不相讓,妙處多多。首先,名為寫樓,卻醉翁之意不在酒。既巧妙地避開了與“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之類的神句一決高下,又推陳出新,寫不同人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讓人眼前一亮,秀出了境界。

第二,駢散結合,詞章華美,風格典雅多變。鋪排景物,多用駢句,“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薄暮冥冥,虎嘯猿啼。”凝重愁悶之氣撲面而來。“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淡然靜美之風恬然拂過。“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又寫得大氣磅礴,精煉傳神。散句論,“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古雅方正之氣度勃然而出。

其三,起承轉合,結構精妙。本篇乃是古時構章之法——起承轉合的典範。二段起,三四段承悲喜,五段轉合。依於典範,卻又不守於典範,文章三轉,景緻多變。

最後,立意高遠,卻又真實不虛,震撼人心。曲終奏雅,道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人生抱負。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略顯悽苦,亦不為上位者所喜;孟子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似乎有點小家子氣。

唯此句,方得仁人志士之最強音,為何?岳陽樓歷來為貶謫憂國之士的感慨之地,橫覽眾生,縱思千古,憂國憂民,抱負不展,卻依然執著追求的諸多感慨怎能不湧上心頭?而反觀己身,少年“書檯夜雨”仍苦讀,人生三度貶謫依報國,可謂“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天時、地利、“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人生追求,由此吶喊出橫絕古今的無數仁人志士的終極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罷了。身故之後,也成了千百年來士大夫的精神領袖。為人,為文,相得益彰。

問我更愛那種風情?當屬《岳陽樓記》。無他,文從字熟,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請加關注,互相交流,互相提升。請多點贊,予以鼓勵。謝謝! :


唐宋作文與閱讀


古今散文名篇,論文采之高、辭藻之華麗、文筆之優美,首推《滕王閣序》。作序者何人?乃是少年天才王勃也!

王勃者,何許人?“初唐四傑”之首也。

年幼,便有“神童”美名,天資絕倫,聰敏過人;滿腹詩書,才華蓋世;生性曠達,瀟灑不羈。真乃:當世之人傑,天縱之奇才也!

《滕王閣序》,千古奇作,曠世名篇。這樣一篇文辭華美之作,也只有王勃這樣的天才,方能寫出。然而,寫這樣絕美又驚豔的文章,也是天意使然,不單是王勃的文采與天賦,也恰逢突然迸發的靈感,二者兼容,渾然運轉,這才讓王勃文思泉湧,筆走龍蛇。片刻之間,佳作得成。奇文一出,天下揚名。世人皆驚歎於王勃的蓋世才華,佩服他的才思敏捷。

王勃,應好友之邀,赴滕王閣之酒宴。年僅二十餘歲,即在宴席之間,奮筆揮毫,瀟灑飄逸的寫下了驚天動地、豪氣沖天的《滕王閣序》。

此時的他,青春年少,意氣風發。飲了幾杯酒,頓時滿腔豪氣,為的只是,一書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煩悶與憂愁。但是,他又很灑脫曠達,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未知的挑戰。這種高雅的才情與豁達的心態,很是了不起。

不幸的是,王勃英年早逝了,落水驚悸而亡…天妒英才…華章已殘,名篇已斷。這讓無數的後人,為他的悲慘命運與一身才華,感到惋惜不已。王勃,的確是文學史上的少年天才,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卻綻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使得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縱觀他的一生,是個悲劇,但也是不朽的文學傳奇。

我是更喜愛《滕王閣序》的,它鋒芒畢露,蕩氣迴腸,給人一種瀟灑又豪放的美感。

《岳陽樓記》,亦是千古少有之名篇,作者范仲淹,藉此一文,抒發了濟世報國的雄心壯志,充滿了高尚情操與家國情懷。其文筆老練,思想豁達,樸實真摯,憂國憂民,屬於不可多得之好文章,如大海汪洋一般,包容寬廣;又如長空皓月一般,皎潔光輝。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清廉為官,誠意為民,的確是千古的忠臣名士。他胸懷天下,坦坦蕩蕩,有君子之風、名臣氣節,是官員的楷模。

《岳陽樓記》,也是一篇文辭優美、佳句頻出的好文章。非忠良名士、文墨才子,不可作也。但是,更重要、更寶貴的,還是它的思想價值與民族責任感,立意高遠,格局宏大,氣魄雄偉!

兩篇文章,都是千古名篇,各有千秋,獨領風騷。

《滕王閣序》,大氣磅礴,文采斐然,勝在文學藝術性,語言詞藻之美,曠古未有,實屬天才之作。

《岳陽樓記》,行雲流水,底蘊深厚。勝在思想性與格局、胸懷。詞句質樸清新,飽含真摯情感,名士之作,大家之風。

王勃,絕世天才,震古爍今!

范仲淹,千古賢臣,流芳百世!


湛雲居士朱曉風


你知道,我年輕的時候,一向自認為是天才,所以在潛意識裡,我會單方面跟王勃這樣的天才惺惺相惜。單方面啊,大家別噴。

至於這兩篇文的文采、對仗、格律之類的,都沒得挑,所以就不談這個,說點別的。

要說喜歡,確實《滕王閣序》更美

《滕王閣序》屬於那種即使你不懂意思,只是讀來就很有節奏感、朗朗上口,並且能從內而外給人一種美感的文章。

就像一個少女,你並不瞭解她,但只要遠遠地看上一眼,就會被她由內而外的青春氣息所吸引,王勃當時25歲,正是青春洋溢的時候。

如果稍加理解,真能體會到一個天才少年的意氣風發,那是20多歲年輕人特有的氣質,再過幾年,很可能就會被社會磨平了。

就像我,在還沒有流行微信的年代,我的QQ暱稱一度叫“持劍少年闖魔窟救公主”。

那也是屬於我的黃金時代,最意氣風發的年紀。

後來,年齡稍長,經歷過一些社會的歷(zhe)練(mo),有了微信,暱稱就叫“持劍少年闖魔窟救公主,卒,年18”。

就是說,18歲那年,持劍的少年就死了。

死了,不一定是生命的終結,只是代表著黃金時代的結束。

你如果經歷過持劍的熱血年代,真的會被王勃的文采打動。

要說欣賞,《岳陽樓記》更勝一籌

說實話,《岳陽樓記》讀起來也很美,但是讀過《滕王閣序》之後,總覺得《嶽》差了一些。

可能就是差在缺少了一些少年意氣。

可是,少年已經死了,取而代之的可能只是一個油膩大叔。

作為一個大叔,我想的更多的不是救公主,而是想要探尋生命的終極奧義。

你也許以為我要盛讚自己的平行高潔,滿腦子家國天下,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其實不是,我哪有如此高潔。

我想的是:“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我沒有心繫天下的廣闊胸懷,我只想能在浮躁的社會中、在戴著面具的人群裡,找到一個同行的人。

又談何容易呢?

以上。



也可自話


都說文無第一,對於文章,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滕王閣序》和《岳陽樓記》都是傳世名篇,但我還是更欣賞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滕王閣序》相傳為上元二年(675)初唐才子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內)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所作。

整篇文章充分體現了駢文的特點,通篇對偶鋪陳,用詞華麗,把滕王閣所處地勢、遊玩賓朋共歡的場景、當地的物產人文、美麗動人的景緻用一支生花妙筆洋洋灑灑地寫了出來,展現的是一幅流光溢彩圖畫。


所謂見文如見人,讀《滕王閣序》,我們讀到的是一個意氣風發、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文章雖然也用馮唐、李廣、賈誼等人的典故來表現世人的命途多舛,但感受並不強烈。文章總體還是以文采見長,給我們印象最深的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想到《滕王閣序》,展開的依然是一副美豔的秋景圖。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岳陽樓記》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所作。當時,范仲淹主持的慶曆新政已經歸於失敗,自己也離開了權力中心,五十八歲的范仲淹無論是生理年齡還是政治前途,都已經進入暮年。范仲淹政治上的好友滕宗諒被貶謫到嶽州,重修了岳陽樓,邀請繁他作文記之。范仲淹欣然應允,但並沒有去實地登樓,而是憑想象作文。可以說,兩人表面上都在論“樓”,其實還是在論政。因此,《岳陽樓記》重點不可能是描述景緻,而是借景抒情。

范仲淹筆下的《岳陽樓記》,只是寥寥幾筆描寫岳陽樓的景色,馬上就轉筆寫遷客騷人登樓觀景後引發的不同感慨。景色是不變的,人的心緒是不斷變化的,范仲淹的筆主要還是描摹人心,進而闡發自己的認知。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讀《岳陽樓記》我們讀到是一個飽經滄桑的政治家的人生情懷和家國理想,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已經對眼前的景物變化寵辱不驚,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風起雲湧,都未改變自己的初衷。所以,文章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文章沒有絕對的高下,但個人還是更喜歡那種富有底蘊,濃於思想的美文。讀了這樣的文,更能對那份情懷感同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