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为何76岁高龄被马活活拖死?为什么说是孙承宗毁了大明?

孙承宗是明朝末年杰出的军事战略家,而且还是曾经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孙承宗早年的时候在自己的县里为学生讲学,后来因为常常来往边关的缘故,因此经常和一些老兵交谈,于是孙承宗有机会了解到了边防的一些知识。公元1406年的时候,孙承宗考中了进士,于是开始入朝为官。


孙承宗为何76岁高龄被马活活拖死?为什么说是孙承宗毁了大明?


明熹宗继位之后,孙承宗有段时间充当讲官,明熹宗每天听孙承宗讲课,觉得自己深受启发,于是就格外的关照孙承宗。公元1622年的时候,清兵再次入侵,原本的兵部尚书郑鹤鸣投降,于是明熹宗就任命孙承宗为兵部侍郎。

孙承宗上任之后,对明熹宗提出了许多建议,对明朝末年的边防事业起到了显著的提高作用。孙承宗知人善用,明朝末年的一干武将都是在这个时期被重用的。后来孙承宗又自请做了督师。孙承宗坐镇辽东的四年,与天津巡抚李邦华、登莱巡抚袁可立遥相呼应,守住了一方的和平。

后来魏忠贤看孙承宗的功劳非常高,就想攀附孙承宗,但是孙承宗就没说什么。魏忠贤因此记恨孙承宗,于是就让人在明熹宗的跟前诋毁孙承宗,最后孙承宗辞官回乡。明熹宗死后明思宗继位,后袁崇焕私自与清兵讲和,清兵有再次大举进攻,朝中大臣都建议明思宗把孙承宗给召回,于是孙承宗再次俩挽狂澜。但是无论如何,明朝的大势已去,孙承宗最后称病想辞官回家,遭到明思宗的拒绝。后来孙承宗在高阳住了七年,明思宗多次想召用他都被他决绝了。

孙承宗怎么死的

孙承宗的晚年过的并不顺遂,孙承宗巡视松山、锦州的时候,对关内外的一些事务的一些看法都上书给明思宗,明思宗不但全部都采纳了他的意见,而且还嘉赏了孙承宗。不但加封了孙承宗为太傅,而且还赏赐了蟒服钱币等。

就在加封嘉赏之后的三个月,古屯、大凌河等城都被毁坏,孙承宗派人重新修筑。无奈这个时候清军又突然压境,孙承宗在慌忙之中赶往了荆州,还派了些人前去救援,但是因为辽东巡抚改变了出师的日期,导致前去锦州救援的吴襄等人被清军岁打败。而这个时候刚刚修好的大凌河又被毁坏了,于是朝廷中的许多大臣都责怪说是孙承宗修筑破旧的城池导致看了这次失败,还说孙承宗是丧师辱国。于是孙承宗就再次以病请辞,还上书了边关政事十六件事,但是这些建议明思宗看了之后并没有采纳。孙承宗就在高阳城住了七年,尽管明思宗多次打算召用孙承宗,都被他给拒绝了。

公元1638年的时候,清兵再次大举压境,十一月的时候清兵到了高阳城。孙承宗带着全家人守城,但是这个力量简直是螳臂当车。很快高阳城破,孙承宗全家被擒住。最后多尔衮下令把孙承宗绑在马尾巴上给拖死了。

孙承宗墓

根据历史的记载,这位明朝的将领最后就被葬在了现在高阳县的西北方向二里地之外,因为清兵入关,孙承宗的墓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就被毁了,现在能看到的那一块墓碑还是孙承宗的十二代孙子给孙承宗立的。一位爱国将领,最后连墓葬都寒碜的只剩下一块墓碑,真实令人唏嘘不已。

孙承宗后人

清兵最后攻破高阳城,而带着全家人守城的孙承宗也被清兵给抓住了。而且多尔衮还下令把孙承宗绑在马尾巴上给活活拖死了。孙承宗的家人也没有好运气,孙承宗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还有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全部都战死了。在这次战役中孙家还有一百多个人遇难,可以说举家殉国了。

历史上关于孙承宗后人的记载非常的少,但是我们根据历史事件可以推测一下。孙承宗一共有七个儿子,但是死了只有五个,除去早夭或者儿子无后,孙承宗是不可能没有后代的。另外孙承宗有十三个孙子,但是战死的只有六个,说明孙承宗还是有后人活下来的。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只能根据历史事件和相关的记载,对孙承宗的后代做一个判断。相传孙家的族谱现存于湖南的某个地方。

为何有人说明朝的战略家孙承宗毁了大明?

《明史》对天启帝的老师孙承宗的评价很高,说如果坚持使用孙承宗镇守辽东,则满清入不了关内,更不用说拿下江山了!真是这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孙承宗任辽东经略时的成绩。孙承宗之前任辽东经略的是熊廷弼、王在晋。熊廷弼守辽,有大气魄、大战略。他策划有一个“三方布置”的方案。即:“增登莱、津门兵,而重兵屯山海关,待各镇兵马大集,登、莱策应齐备,然后三方大举进兵”。所谓“三方”,分别是登莱、天津和山海关。也就是说,熊廷弼准备弃守关外,将重兵屯在登莱、天津和山海关三个方位。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易守难攻,将关外的军队拉回来集结关上,既可以寻找战机,从正面出击后金,同时也可机动灵活地策应和支援昌、蓟、宣、大各要塞。

能制定“三方布置”者,非有以天下为棋的气魄和胸襟而不能为。要知道,把军队收缩入山海关,在许多人的眼里,那就等于是把山海关外三四百里土地拱手让人。但如果从战略家的眼光来看,放弃这些地盘,既可以避免兵力分布过散、缩短后勤补给线、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又可以在攻守中反客为主,取得主动放弃的地位。古之善战者,从不囿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是也。可是燕雀不会理解大鹏的志向,目光短浅者不能洞察高瞻远瞩者的思想。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没能实施,他本人也被构陷入狱。王在晋的基本方略在于务实。他没有放弃关外土地,却重在加强山海关的防御强度。

其实,这也是熊廷弼“三方布置”方略中最重点的部分。当然,王在晋也并没有真正悟透熊廷弼“三方布置”方略的内容,他之所以这样策划,是跟他先前担任“总理户、兵、工三部侍郎”调拨辽东军需有关的。在当时,他就深感辽东的用度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在他看来,大明王朝在财政上赤字才是真正关乎国家存亡的大问题,经济的窘迫对国家的危害远胜于任何边患与内乱。出任辽东经略,他就对天启帝说:“年来辽左兴供繁浩,甚以川酋造孽……臣亦当量力而进,不至束手无措,庶免尾大不掉之患矣。”(语见《三朝辽事实录》卷八)

因而,他一门心思想减少辽东的支出,使之不至于成为危害国家的“尾大不掉之患”。到了孙承宗出任辽东经略,一切都变了。孙承宗废除了八里铺修筑重城的工程,出关二百里,兴建宁远城,另外还准备在宁远城之前修一道边墙,大力扩军,大量造办军械、甲仗,并且广泛提拔干部、增设衙署。王在晋离职之前,已经和漠南蒙古诸部谈得袁崇焕修复宁远城,并令驻军尽速恢复山海关至宁远沿线被焚弃城池、营寨和战垒。也就三四年时间,孙承宗心中的关宁防线已初具规模。他不无得意地说:“臣来关外,止有八里铺一堡,中前所一城,以安哨马。臣与各將吏拮据四年,有四十七城堡”(《崇祯长编》卷十三)。“四十七城堡”外,还修了数以百计的“台”。孙承宗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汇报:“自八里铺起历宁远城,堡十有二,台六十有六,抵中左为二百七十里,北偏为边,自铁场堡历永安迤□而东,抵椴木冲锦州界,有边堡二十一座……台一百二十六座,地与西虏为邻。”((语见《明熹宗实录》)卷三十三、《崇祯长编》卷十三)

凭借着这条防线及防线上的城堡、兵台的保障,他将明军防区一步一步地扩展开来。天启五年(1625年)夏,他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自称防线由宁远又向前推进二百里,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此外,他又一手提拔起一批将领:满桂、祖大寿、吴襄、赵率教等。天启三年至天启六年,大明东北四年无战事,“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在波澜不惊的表象下,明军已不知不觉地“收复”了辽西,明朝兵部尚书王永光由衷大赞道:“兵家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可是,对于孙承宗的做法,使得军队一下子就从原来的五六万膨胀到了十四万!

这还不算,孙承宗还没有停止的意思,他还打算通过这种方式继续修下去,一直修到将努尔哈赤赶出辽东为止。孙承宗认为,只要将防线延伸到后金的地盘,但凭自己的十几万兵力,就能解决辽东问题了。而问题很现实地摆在面前,杨镐兴兵十万,在萨尔浒败了。

袁应泰和张铨曾议兵十八万,到头来,沈阳、辽阳丢失了;王化贞拥兵十五万,广宁同样溃败得不成样子。按照这个情形推算,要彻底消灭后金,没有二三十几万的兵力肯定是搞不定的,而要议兵三十万,国家财政就必须支两千万两白银来凑饷。可是,孙承宗上任不到一年,庞大的军费开销就已经逼得朝廷财政接近透支。很多人看不过眼了。

其中,工科给事中方有度就上书痛斥孙承宗祸国殃民,他说,北方九边重镇(蓟镇、辽东、保定、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宁夏、甘肃)的“正供”加到一起才三百四十多万,而如今孙承宗在山海关一处的十万军队,每年光吃喝拉撒就要耗费粮饷四百万,而天津、登莱、通州、密云、张家湾、京师、蓟镇、东江等协助辽事单位不得不跟着增兵,又得加饷近一百二十万,两项合计足有五百二十万之巨,逼得“百姓敲骨剔髓,典子卖妻,以供诛求,年复一年”。

按照这个形势发展,方有度一针见血地指出:“即今东奴恋栈,长伏穴中,不向西遗一矢,而我之天下已坐敝矣。”事实上,后金攻陷了广宁,却挥挥衣袖,打道回府了。也就是说,后金连广宁都不要,那么象宁远、锦州、大凌河、右屯这些地方,他们哪里看在眼里?所以说,孙承宗闹腾了好几年,所谓“恢复”的失地,全是后金不要的地盘,而辽东问题已成明帝国财政的“尾大不掉之患”矣!孙承宗势成骑虎,欲罢不能,只好硬着头皮将防线从锦州延伸至右屯,再由右屯之又向三岔河挺进,眼看就要拓展到三岔河以东的耀州城下了。

修筑城堡和兵台还只是一方面,有了这么多驻地,还得有兵马驻守。前面说过,孙承宗大力扩军,把军队从原来的五六万扩编到十四万,就是为了充实这些驻地。这十四万人比方有度上疏时的十万还要多出40%,每年要消耗五六百万两!孙承宗只好把这些军队分插到各个城堡作出长久驻守的态势。

这么一来,后金理都没理,朝廷的财政却扛不住了。每年分发给兵马的粮饷要四五百万,就省十八万,足见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要知道,外地的士兵来服役,都是光棍一条,每月定时给他们发放军饷就行;而本地士兵屯田,拖家带口不说,还要给他们添置耕牛、农具、安家费等等用度,所以朝廷的负担不但没减轻,反而更加沉重了。从所,孙承宗自天启二年八月走马上任后,就觉察出辽东经略的职责不是自己的能力所能担任得了的,从当年十月开始,到十二月、第二年一月、四月、六月、十二月、第三年四月、第四年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多达十余次上交请职申请书,请求离开辽东。可天启帝认为是老师太谦虚(孙承宗任辽东经略是自告奋勇、毛遂自荐的)没有同意。

最后,是孙承宗咬紧牙关、顶硬头皮,动用了数万兵去偷袭后金只有几百人据守的耀州,落了个柳河之败,这才阉党以之为借口参劾孙承宗,孙承宗不得不自请罢官返乡的。错了。现实的情况是:未攻耀州之前,辽东的总兵力是十二万人,柳河一败,只剩下五万八。

也就是说,有六万多人逃散了。这些逃散的,有的是在三岔河直接溜号的,但有更多是在大凌河、松山、宁远,甚至山海关就跑路了的。

孙承宗实在是没脸再在辽东呆下去了,继续申请退休;而朝廷也看出了他是个大草包,批准了。这样,孙承宗才从辽东撤下来的。一句话,孙承宗下课,与阉党没半毛钱关系。而他在辽东朱由校有多么的昏庸!


渔家

【原文】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撑船篙的手冻僵了,呵气取暖也没有好,冰冷的月光照在船上,只见一片模糊的雪影。

画家们不了解渔人的辛苦,却偏喜欢画在下着雪的寒冷江面上垂钓的图画。


孙承宗为何76岁高龄被马活活拖死?为什么说是孙承宗毁了大明?


【作品鉴赏】

《渔家》描摹出一幅幅风花雪月图,借以派遣仕途失意惆怅和苦闷

大凡诗人画家总爱把渔家生活想象成悠闲恬适,充溢着闲情逸致。因而,在失意于官场仕途,倦怠于羁旅行役时,也总把渔船钓竿,湖波江浪作为寄情的物象,柳荫船蓬即成了休憩避难的桃花源。在他们笔下,日月晨昏的渔夫生涯显得轻松舒畅,撒网逐浪的岁月也变得碧波荡漾,其乐无穷。但是,孙承宗的渔家别具一番情调,道出了渔家的艰难与哀怨,对诗人,画家号为“渔家乐”的时弊提出了诘难。

诗的前两句白描了两幅画,一幅是雪月江上风波图,一幅是浪尖捕捞图。在一个雪霁朗月的冬夜,迫于生计的渔夫撑着小船颠荡在浪尖上。江上北风凛冽,船板上涂满了清冷月光。遥看岸上厚厚的雪,在月色下闪着模糊的寒光。在阴冷的背景映衬下,凸显出打渔人家的辛苦。一个“呵”字,一个“提”字,生动逼真,人物神态毕现。呵一呵冻僵的手,试图让体温来驱走些弥漫的寒气,再拿起结满冰霜的竹篙来撑船,一股凉意直透心底,手还是麻木的,渔夫艰难的撑着篙,费力的撒着网,生活的小舟随波逐流飘荡着。

第三,第四句,直陈对诗人画家好为“渔家乐”流弊的不满。深斋重阁中的许多封建士大夫不去真正体察民苦,“不识”大自然的险风恶浪,却想当然的描摹出一幅幅风花雪月图,借以派遣仕途失意惆怅和苦闷。 要想如实描绘出渔家的苦乐,没有深入民间的勇气,是不行的。此诗观察细致,格调清新,文句简洁,描摹传神,笔力矫健,是为民请命的好诗。


孙承宗为何76岁高龄被马活活拖死?为什么说是孙承宗毁了大明?


孙承宗

孙承宗为何76岁高龄被马活活拖死?为什么说是孙承宗毁了大明?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而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皇太极包围京都时,朱由检急召孙承宗主持议和,皇太极因孤军深入,所以同意退兵。但不久之后孙承宗就为此遭到朝中大臣弹劾,孙承宗再次罢官回乡,在家高阳县住七年。累官至兵部尚书、太傅等。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时路过高阳,孙承宗城破被擒,自缢而死,阖家四十余口全部遇难。弘光元年(1644年),获南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清高宗时追谥“忠定”。著有诗集《高阳集》、军事著作《车营扣答合编》。


孙承宗为何76岁高龄被马活活拖死?为什么说是孙承宗毁了大明?


  • 中文名
  • 孙承宗
  • 别 名
  • 孙稚绳,孙恺阳
  • 国 籍
  • 中国(明朝)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地
  • 保定高阳
  • 出生日期
  • 1563年
  • 逝世日期
  • 1638年
  • 信 仰
  • 儒学
  • 主要成就
  • 修筑关锦防线
  • 代表作品
  • 《车营扣答合编》
  • 谥 号
  • 文忠(南明)、忠定(清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