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这些年来誉满国内外,但你知道吗,其实他还发表过“北方谈话”。

1978年9月,邓小平在沈阳听取辽宁省委党委汇报后,发表了包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移工作重点等在内的重要讲话。这次谈话和邓小平此行前后在本溪、大庆、哈尔滨、鞍山、天津等地的讲话一起,构成“北方谈话”,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基础。

彼时,辽宁省工业总产值155.2亿元,占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7%,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的54%,工业总量居全国各省区第二位,地位举足轻重。

此后的40年,辽宁、黑龙江、吉林一起经历了老工业基地的衰落、调整、复苏。2018年上半年,辽宁省GDP在全国31个省区排名第14位。

“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既是对近年东北传统工业努力探索创新的肯定,更是对辽宁乃至东北未来发展的战略指导。

i5的力量:从拼命追赶到领先一步

“以前是给人下生产计划,现在只需要给机床下生产计划,本地连接、异地连接共同构成智能生产生态。传统意义上100人的车间现在只需要5人左右。” 在沈阳机床集团工作7年的工艺工程师夏梓珺介绍说。在这里的体验中心,有40多台智能机床同时运转。

机床工业在世界上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也已发展近百年。但决定它是“旧动能”还是“新动能”的关键,不在于其年龄,而在于它能否产生技术升级的动力,能否通过技术突破支持中国制造业升级。


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还部分保留了当年的厂房设备。摄影/陈建

伴随着共和国一同成长、曾制造出我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沈阳机床集团,凭借历时10年研发成功的i5智能数控系统,从传统工业跃入智能制造前沿,稳居世界机床第一阵营。数控系统长期都是中国机床工业发展中的短板,i5数控系统成为中国第一个不跟随外国领先者的技术轨道而开发出来的数控系统。

基于i5数控系统,2014年,沈阳机床集团推出六大系列的智能机床,这些机床不仅能够加工零件,还能够以毫秒级的速度传输数据,每一台设备都变成了一台拥有智能、互联性能的通讯设备。

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沈阳机床集团体验中心有40多台智能机床在定制化制造生产。摄影/陈建

依托机床智能、互联的优势,沈阳机床集团面向企业和区域,签约建设有76个智能工厂和12个智造谷,实现了机床工业的分享式经济,用户无需购买机床,带着订单即可入驻生产。

2017年11月,沈阳机床集团将i5核心技术封装,以APP形式推出工业领域首款操作系统i5os,被称为“工业界的安卓系统”。目前,工业云上共享机床1.2万台,累计提供服务1660万小时。

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沈阳机床集团,工程师在调试设备。摄影/陈建

沈阳机床集团企业文化部部长黎先东评价沈阳机床集团的发展说,“与德国、日本等全球机床巨头相比,我们原先是拼命追赶,现在在数控机床方面,无限逼近、彼此互有优势,他们的某些产品线更加丰富,但是在智能制造和云服务方面,我们领先一步。”

“中国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对于我们来说,饭碗就是核心技术。”“‘不核心,无以立’。研发需要耐心,中国工业发展缺的是市场的试错机制,在推动关键产业的研发、试制中,要有试错的政策和市场安排,尤其对从低端进入中高端的行业,更要给他们机会。”

当下的沈阳机床集团,正依托旗下优尼斯工业服务公司,努力从传统制造业向工业服务商转型。

一束光:从第一台国产CT到影像云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大陆蔓延,7000多人确诊感染,4000多人死亡,病毒恐慌波及全球。接到几内亚医院的紧急维修需求后,驻守当地的东软医疗工程师周文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除问题,“埃博拉患者需要做脑部CT,当时东软医疗的CT设备是这个国家唯一可用的一台CT机”。当年发挥重要作用的那台CT机至今运行良好。今天,在东软医疗总部智能远程服务中心,位于世界各地的设备运行和工程师工作的实时状况,尽收眼底。

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沈阳CT生产基地。

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4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CT设备市场报告》,我国每百万人口CT设备拥有量由2013年的7.8台增长到了2017年的14.3台,与日本的92.6台、美国的32.2台相比,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尽管国产CT设备的总体保有量占比较低,仅为18%,但在新增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定地位。据2017年的市场销量显示,GE、西门子分别以26%、19%占据前两名;国产品牌东软、联影分别占据了16%和9%的市场份额。

这距东软医疗1997年研发出第一台国产CT设备并于1998年正式上市,终结我国长期进口二手CT设备的历史,倒逼进口设备降价20%-30%,已经过去整整21年。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生产CT设备的国家。东软医疗也已拥有2000多名员工,成功研制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九大产品,设备销往全球110多个国家,服务9000多家医疗机构,总装机30000多台。

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 2018年4月,秘鲁北部皮乌拉市圣罗莎秘韩友谊医院进口了NeuViz 128精睿CT,图为该院院长讲解操作流程。

东软医疗CEO武少杰告诉记者,“当国人在大型医疗器械领域能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时,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制衡进口医疗器械的价格。”“我们的128层CT只用原有辐射剂量的1/4就能达到同样清晰的图像,充分体现人文关爱的理念。”“针对腹部成像的难点,1.5T超导核磁共振研制推出了NAIS腹部临床解决方案。”

在武少杰看来,随着设备的发展和普及,未来的医学诊疗将越来越容易。“目前我们的产品完全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也能满足医学科研的需求,但我们还在不断提高,今年发布的NeuViz Glory耀世CT的技术,已经进入国际超高端CT行业。”

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东软医疗NeuViz 128精睿CT为秘鲁皮乌拉市患者进行扫描。

东软医疗的车载CT也受到许多关注。东软医疗将全身CT应用至车载领域,实现CT上门服务,“可以深入到社区、干休所、养老院,为患者体检提供便利,对救灾、国防、野战支援也有重要意义”。

目前,东软医疗正面向基层医院推进影像云平台的托管模式。“影像云平台旨在推出分级诊疗整体解决方案,形成针对医疗影像业务的远程会诊平台,为县域内医疗机构和病患提供远程求助、院外阅片、云端存储、电子胶片、数据服务、协同医疗等服务”,“只要有网络,影像云就能够让医生随时随地看片、会诊,不受工作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未来智能医疗的方向,是降低医生的劳动量、减轻放射专家的工作量,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据标准及数据所有权问题,在武少杰看来,是推动当前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棘手难题。

时光胶囊:中国智造对接德国工业4.0

10月11日,随着一份辽宁日报、一份德国日报、一枚欧元硬币、一枚人民币硬币,外加一掊泥土被封装进“时光胶囊”,华晨宝马铁西新厂宣告开工。

宝马集团和华晨集团宣布,将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宝马集团将增加30亿欧元投资,用于沈阳生产基地的改扩建项目。预计铁西新厂建成后三至五年内,华晨宝马的年产能将逐渐增加到每年65万台,并创造5000个新的工作机会。这也是今年7月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双方签署的框架协议的落实与深化。

在沈阳振兴和工业升级的道路上,华晨宝马扮演着先锋角色。自2003年5月成立以来,华晨宝马建有大东和铁西两个整车厂,还有一个德国之外唯一拥有铸造车间的动力总成工厂。自2005年以来,华晨宝马已经连续12年成为沈阳市的最大纳税企业,2017年纳税额超过240亿元人民币。2009年以来,宝马集团在沈阳生产基地的投资超过520亿元人民币。华晨宝马还为当地创造了18000个直接工作岗位。

“沈阳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为华晨宝马提供了一支非常优秀的人才队伍,当地的年轻人充满才华与热情,工作素质、技能和态度都是一流的。沈阳的营商环境也非常友好,无论是辽宁省政府还是沈阳市政府,都能以非常务实的态度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魏岚德高度评价沈阳为宝马集团发展带来的助力。目前,沈阳已经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2017年交付给中国客户的约56万辆宝马汽车中,三分之二产自大东和铁西两座工厂。

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10月11日,华晨宝马15周年庆典活动在沈阳铁西工厂内举行。摄影/陈建

在10月11日举行的华晨宝马铁西新厂开工仪式上,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表示,“通过持续的投资,以及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我们坚信中国市场是实现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市场。宝马集团在中国的成功与合资企业华晨宝马密不可分。”

近些年,宝马集团致力于成为电动出行的引领者,并系统化推进在华生产体系的建设。2017年7月,华晨宝马研发中心落成,致力于新能源汽车从设计概念到量产交付的全流程开发。目前,宝马集团在中国推出6款新能源车型。2018年前9个月,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同比增长近5倍。未来,铁西新厂将实现纯电动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燃油车型的共线生产。

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BMW 1系、BMW 2系、BMW 3系以及BMW X1(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均在铁西工厂生产。


2017年10月开始运行的华晨宝马沈阳动力电池中心是宝马集团全球第三家以及德国之外第一家完整的动力电池中心。早在2013年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期,华晨宝马即与中国邦普集团就动力电池安全处理回收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探讨。2015年11月,双方就之诺1E的动力电池回收达成正式的商务合作。在华晨宝马的支持下,邦普集团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拆解和回收水平,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单位。

沈阳市长姜有为评价该项合作称,“华晨宝马诞生于沈阳振兴发展的时期,见证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的成功样本。”宝马集团副董事长彼得·沃夫冈·阿瑟勒则评价说,“中国是宝马集团的家。我们坚定地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始终抱着坚定在中国发展的决心。”

聚焦东北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采写 / 王新玲 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

摄影 / 陈建 人民画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