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殺戮無數,但從不碰這3類人,這也是他稱霸的祕訣

成吉思汗殺戮無數,但從不碰這3類人,這也是他稱霸的秘訣

在開始敘述之前呢,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12世紀的中國版圖。當時的中國大陸多民族建國割據,北有蒙古,東有金國,西有西遼,中有西夏,南宋在南,西南方則是大理與吐蕃。鐵木真他就出生於12世紀的60年代,當時正值金世宗治下,金國處於鼎盛時期,蒙古地區的各個部落盡在統治之下。然而也另一方面因為金國對蒙古人的頗為忌憚,對其統治以分化、掠奪、殺戮為主,也因此滋生了許多血仇。在這種境況下,鐵木真自小就深藏著對金國的仇視。

成吉思汗殺戮無數,但從不碰這3類人,這也是他稱霸的秘訣

其父雖是乞顏部的首領,但在他9歲那年就不幸被敵對部落下毒害死。突然喪父又年紀尚小,他與母親無力執掌部落,導致大權旁落,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對其母子多番羞辱。然而苦難的生活,並沒有磨滅他的血性,他一直牢記自己的血仇和志願,再艱苦也不忘學習各種知識與武藝。

成吉思汗殺戮無數,但從不碰這3類人,這也是他稱霸的秘訣

待到他18歲那年,因為奪妻之恨,他對蔑兒乞部宣戰,並獲勝。隨後,憑藉自身的才幹,在他二十幾歲的時候,正式被推舉為乞顏部的可汗。這也引起幼時結義兄弟扎木合的嫉恨,又因為扎木合胞弟慘死,對方聯合其他12個部落向他部發起戰爭,因兵力懸殊,他無奈退兵。此戰也成為他有記載的征戰史上唯一的敗仗。

成吉思汗殺戮無數,但從不碰這3類人,這也是他稱霸的秘訣

但,一場敗仗並沒有打倒他,他反而愈加勵精圖治,部落的力量在逐漸的增強。待時機成熟,他就開始了自己的征伐之路。不但成功為父報仇,還一步一步逐漸收復蒙古諸部,終於在1204年打敗曾經最強大的乃蠻部,成功統一蒙古。於1206年,他在諸位首領的力推之下做成了成吉思汗,也就是“天賜”的大汗。

成吉思汗殺戮無數,但從不碰這3類人,這也是他稱霸的秘訣

稱汗之後的他,金國是他的首要目標,然而金和西夏之間存在盟約,兩國也都與己毗鄰,他要覆滅金國,就要先斬斷兩國盟約。故而,他先攻西夏,在金國坐視不理之下逼得西夏俯首投降。隨後,他正式與金國決裂宣戰,率軍親征南下伐金。多年鏖戰,打得金國毫無還手之力,他的鐵騎也日益強大,不但掌握了眾多先進的攻城器械,還在迅速下達軍令上有了極大的進步。同時,他的征伐也逐漸顯露出屠戮殺伐之氣,在其戰勝屠城之時,只有三類人可以免於一死,一是匠人,二是炮灰,三是散播流言之人。

成吉思汗殺戮無數,但從不碰這3類人,這也是他稱霸的秘訣

這些舉措,更是被他靈活運用於對花剌子模的各場戰役上。當時,因為他派往花剌子模的商團被殺,遣使討說法又被斬殺主使,他一怒之下放下伐金之事,全權交予木華黎,自己在1218年親率軍隊先滅西遼,1219年開始西征。在這些征伐中,他每攻克一座城池,就會下令屠城,但那些能工巧匠則是被俘虜保護起來,因為他需要他們的才能,為自己提供先進的工藝,不斷增強自己鐵騎的實力。

成吉思汗殺戮無數,但從不碰這3類人,這也是他稱霸的秘訣

第二類人之所以稱為炮灰,是因為他們只是普通百姓,被蒙古軍隊驅趕至戰場上,開戰之前幫忙準備攻城事宜,開戰之時作為炮灰抵擋敵軍箭矢,開戰之後傷殘無用之人盡皆被殺。最後那一類人,則是被故意放跑的平民,通過他們往前方的城市帶去鐵騎的鐵血威名,對其起到極強的威懾力,往往能力挫其士氣,有時還能令對方不戰而降。

成吉思汗殺戮無數,但從不碰這3類人,這也是他稱霸的秘訣

後來,在西征結束,他討伐背盟的西夏時因病過世,但其子孫不但繼承了他的遺願,也繼承了他攻城屠城的策略。此後幾年間,西夏、金國、南宋先後覆滅,又是無數的無辜百姓被屠戮。話到此處,我們雖然感慨於成吉思汗那冠絕古今的優秀統帥之能,卻也不得不對其屠城之令感到震驚和難以接受,即使那舉措,對於當年攻城掠地無數的蒙古統治者來講,是最有力有效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