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界的“网红” 又一全国首例手术在大医一院直播

10月10日,第二届中国结构周进入第三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的介入专家团队连续带来了两台高难度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手术演示直播。

此次手术演示在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和大会国际共同主席、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Hasan Jilaihawi教授的指导、现场解说与点评下,由阜外医院宋光远、王旭教授以及大医一院TAVR团队的郭然教授、刘金秋教授、骆铁波教授、栾勇教授等共同协作完成。据郭然教授介绍,主动脉瓣狭窄(AS)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形成,AS的发病率和患者数量与日俱增,而瓣膜置换是严重AS唯一有效的治疗途径。然而,鉴于该病多见于老年人,其患者具有年龄大、体质差、病情重、合并症多等特点,多数患者无法耐受高风险、高创伤的心脏外科开胸手术,故重度AS的病死率极高。TAVR手术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技术,不需要开胸,可通过外周动脉穿刺途径,将特制的人工瓣膜推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以此代替原有的病变主动脉瓣,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绝对优势,因此更适合于基础状况欠佳的老年患者。随着AS人群的不断扩大,TAVR手术势必会越来越多,其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因此,该术式,成为除了心脏外科开胸瓣膜置换手术之外瓣膜病治疗的新的突破,也是当前介入心脏病领域最受重视,发展最迅速的手术技术。

自去年6月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Venus-A瓣膜上市以来,大医一院心血管团队凭借卓越的心血管介入优势,不仅在东北率先开展了这项技术,而且持续保持东北第一的例数和成功率,将这项技术扎实稳健深入地推进,成为大医一院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患者的平均年龄84岁。其中年龄最大的2个患者91岁。在这些成绩的基础上,2018年第二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周,群雄争霸中大医一院脱颖而出成为全国40个手术直播中心之一,其中本次手术演示的2个男患,一个91岁,1个87岁,合并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主动脉瓣狭窄病变加重之前可以快步疾走,每天至少运动锻炼2小时,发病后活动明显受限,轻微活动就气短。通常患者在接受TAVR术后症状立即缓解,第二天后可以下床行走,而本次1例患者采用了颈动脉入路,术后立即清醒,6小时就下床活动了,大爷竖起大拇指说简直太棒了,再也不气短了。这例手术是全国首例不经过大腿的股动脉途经手术,术后患者清醒后就可以下床,让全国的医生观众耳目一新,据统计,此次手术演示过程中,全国有30个省市、近33000名医生通过手机终端聚焦了此次直播,近1000家医院通过远程终端设备进行观看。

大医一院副院长夏云龙教授表示,TAVR手术技术复杂,涉及多个亚专科和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大医一院集全院之力组建了精英汇聚的TAVR团队,包括临床心血管病专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专家、冠脉介入专家、电生理与起搏专家、心脏影像学专家、心脏外科专家、心血管麻醉师专家等技术精英,以郭然教授为主要术者,各位专家成员发挥各自所长,配合默契,使每一次手术均得到高质量完成,在业内享有盛誉。大医一院的TAVR技术正在让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保障了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不仅能长寿而且能健康长寿,更能够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等多学科医生团队,又一次在全国心血管病治疗领域再现锋芒,是大连人民的骄傲和自豪,是大连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手术界的“网红” 又一全国首例手术在大医一院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